 鲜花( 70)  鸡蛋( 0)
|
当宝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时,妈妈照老师叮嘱的错一点儿,宝宝就会急得直掉眼泪,仿佛天要塌下来了。妈妈一抱怨老师要求得太细,宝宝就不惜与妈妈顶牛。妈妈们都担心,宝宝这样刻板地理解和执行老师的要求,不只性情上日趋胆小和急躁,在行为方式上是不是也丧失了灵活变通的能力?# g1 k) ]7 `6 R* t
% ^% Q+ ~$ T V8 {1 A( v0 h我们来看看过来人是怎么处理这一矛盾的。7 x2 c8 i2 v. p; y E4 ^3 G
5 Y. y0 a3 p( ?- K$ i
故事 1 易拉罐的悲喜剧
3 n1 W% M4 F" M0 n( i" w9 B
9 y! @) L' y2 F. }3 C. U7 O琳琳这天回来说,班级要办植物角,老师要每个宝宝带一个易拉罐去幼儿园栽种水养或土养的植物。琳琳妈就从阳台上找了一堆易拉罐的空罐子让琳琳挑。琳琳说不对,老师说了不要可乐罐也不要雪碧罐,要八宝粥的罐子,琳琳妈就找出两个八宝粥的罐子给她看,一个是银鹭桂圆八宝粥,一个是VC芦荟果纤粥的罐子,琳琳急得说,不对,不对!老师要亲亲八宝粥。琳琳妈只得摸黑去超市买,可巧,超市里也没有,跟琳琳商量说,别的八宝粥罐子也是一样的,琳琳很固执,说不行不行,老师手上拿的就是亲亲八宝粥。害得琳琳妈只有驾车跑到仓储大超市去买,心里忍不住抱怨:不就拿个废罐子种植物嘛,至于要求得这么细?!
6 U4 _3 R# o# k4 ~( g9 f1 `% O9 R0 ]7 q
● 真相:
7 [. V3 u+ ~! f* _( ~
/ l' d2 C- V* q' ~" `# E( `% \要是妈妈与老师通个电话,让老师在电话里对琳琳亲口说明,琳琳与妈妈的较劲就会告一段落。$ F9 z( P2 A& R( Y
; I" Y* T# s, M' S1 ?( w1 \其实,老师是要求过不要带碳酸汽水的罐子,这是因为这种易拉罐只能拉开一个钥匙大小的口子,如果要“全开口”用来种植物,就要用剪刀剪去顶盖,而剪出来的敞口边缘锐利,容易划伤小朋友的手;而易拉罐的空罐子顶盖是一次性拉开的,就没有这个问题。老师并没有具体规定用什么牌子的八宝粥罐子,而琳琳不惜用“老师手拿的罐子”给妈妈当范本,是出于这个年龄的宝宝特有的讨老师喜欢的心理,为了100%达到老师的要求,不惜“折腾父母”。妈妈与老师电话沟通,一方面是请老师来说服固执的宝宝,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老师,以后提要求时,一定要给宝宝尽可能宽泛的选择域,这样,宝宝、父母与老师三方面都轻松,宝宝在执行老师要求时,心理负担也小得多。, D6 `$ c3 H, `' W& d5 [
6 }9 p1 I; I, B& G: ^; a2 L7 R
● 妈妈经验:2 ], m3 X; t% j2 c& Q |! M* H
3 o" |# M3 _# Q# J$ G# g" o. X0 f
有些时候,与老师的电话沟通是必要的。- S3 |$ T7 i( H" r; H
+ x5 j! v' j# P故事 2 让人为难的“复印计划”
: i9 q% `" r0 c/ o( K+ o. l6 e9 O5 ]. o
毛毛上大班之后,毛毛妈就有了一项额外的经济支出:为毛毛班上的全体同学免费复印数学题和小故事。但全班有40个同学,毛毛老是非常积极地复印任务拿回来让妈妈执行,妈妈也受不了呀。妈妈曾经尝试在公司的作废资料背面复印;也曾尝试在一张A4纸上复印两份小讲义,这样,在外面文印社复印的费用就要少一些,结果毛毛又哭又闹,说这是不符合要求的,复印应该一人一张大白纸,背面不能有任何东西;还说,他好不容易从其他同学那里把复印的任务抢了来,老师是看他表现好,才把这“光荣”任务交给他,“就你小气,不就是花个二三十块钱蚂?”毛毛还说:“人家爸妈复印都是不花钱的,怎么你连这点儿事也办不成呢?”很看轻毛毛妈在公司地位的样子,毛毛妈气笑了:第一,老师怎么能把这任务交给家长呢?第二,老师怎么能光图自己省事,利用小孩子搏得老师喜欢的虚荣心,把转嫁经济负担的事,当做小孩子人人争抢的荣誉?这是不对的呀!
: y8 P6 G" Z `/ H6 w/ l9 y- V3 @% j/ f
● 真相:
8 l) E8 i/ ~; v5 i% d' F( p9 N T8 ] P$ D$ k. K, E
幼儿园老师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大班小朋友的这种教学任务,属于“自愿加料”,是没有文印方面的经费保证的,为了几次复印收钱的话,有些家长又会抱怨。所以老师让“有条件”的家长义务奉献一下。
/ P1 {3 ~+ [3 ?) A U* Z0 W0 Y* @8 R s' A: j
了解了这一点,妈妈就可以请老师转告孩子:既然是做奉献,就应该给予小朋友轮流的机会,不应该把这种负担集中在少数几位家长身上;老师不让你复印,不是嫌你表现不好,而是上两次已经增加了你妈妈的负担;老师还可以特别要求小朋友:“在作废文件的背面复印是值得提倡的;一张A4纸复印两份也是值得提倡的。一棵大树只能造2000张打印纸,节约纸张,就是保护大树,保护森林。因此毛毛妈妈做得很好呀,毛毛,我们都为你妈妈的行为感到自豪!”这样一说,毛毛的心结就打开了。. t( y# r7 c @
( o) C! I/ H) U0 S
● 妈妈经验:
6 q$ S$ L1 L$ P- Y9 o. s9 |: v/ F& [8 z, f9 s5 v
让宝宝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以及“为班级做贡献”是不需要攀比的。* Z1 K" b* m0 k7 V
$ g1 `4 R7 Q5 M: `, _9 E) U2 D' l l故事 3 亲子游咋变成了“啼哭游”
, U7 h/ H+ t" R& _5 ~% Y8 ?0 |$ u; W3 n# R! p, N0 Q
春天到了,小芊所在的幼儿园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亲子游活动,陪同的妈妈不仅要给宝宝当全程“导游”和全程摄像,还要与宝宝合栽一棵“亲子树”,一起为树苗培土浇水,体验“树苗与宝宝一同成长的快乐”。本来是小芊一定很高兴很期待的一件事啊,结果呢,小芊从头天晚上就开始哭哭啼啼闹脾气,一直到第二天上了车,眼睛还肿着呢,什么原因?第一,老师说明天妈妈要和宝宝穿亲子衫,穿运动鞋。妈妈找来找去没找到与宝宝一模一样的厚棉恤,让她出门买,她说商场都关门了;呜,谁叫她加班加到这么迟的,不穿母子衫,小芊要挨批评的呀!第二,老师说了小朋友第二天要早起,最好六点钟起床,七点钟就要到幼儿园,结果妈妈却把闹钟定在了六点一刻,还说,“你瞧吧,七点钟肯定不会开车的,你们那个小老师,每次说七点钟就要到,实际上包车八点钟才来,她就是怕你们拖拖拉拉,才设置了这么大的提前量!”结果,小芊发现起床迟了,哭了一早上。妈妈看着泪流满面的女儿,又心疼又后悔,对小芊爸爸说:“早知道这孩子胆儿如此之小,就算老师要求五点半起床,我也提前带她在寒风中等着!咳,我真是羡慕老师啊,小芊啥时候能把咱俩的话也当圣旨呢?”
: Z4 @- S6 p0 }3 ]: ?5 \6 E
4 h2 B7 g/ L1 Q) p8 e● 真相:
$ x. K- V' n4 d5 F( g' K7 g% N( C
! g2 M0 I3 I H$ w其实搞这样的大型集体活动,幼儿园老师也很紧张,因为园长也会给老师下放很多压力,要求她们绝对保证小朋友和家长的秩序和安全,经验有所不足的年轻老师,就会把压力层层下放到小朋友身上。& d; B# r4 L$ t# l/ C* m
' A7 N3 ]$ f, \* F
就比如小芊的老师就曾将迟到问题上升到“班级荣誉”的高度,不仅把集合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用来讲“安全规则”,还吓唬小朋友说:“如果你迟到了,就把以前得的所有的五角星都抹掉!”小芊妈妈的确不知道是老师的这一句玩笑话引发了孩子这么大的情绪反应,与老师沟通后,老师特意去安慰小芊:“迟到最多会扣掉一个五角星,不会把所有的五角星都抹掉。昨天老师是跟大家开玩笑的呀!何况小芊今天动作快,表现好,又没有迟到!赶快擦干眼泪,开心起来,要不,老师真要生气啦!”老师也向小芊妈妈她们致歉,说提要求时没有考虑得很周全,其实要求穿母子衫是为了让参加活动的妈妈尽量穿休闲装或运动装,方便与孩子展开户外活动,因为前两次亲子活动,我们发现有些妈妈穿着紧身裙子高跟鞋,行动不方便,很难与宝宝尽情互动。老师表示以后有类似活动,要考虑到孩子们不折不扣的“执行热情”,尽量将“母子衫”的内涵宽泛化,比如,穿同样颜色的衣服、围同样颜色的围巾,穿同样的牛仔裤,都算母子衫,并不强求都要穿颜色一模一样的厚棉恤。
( ~8 h( m/ a# f& C# |7 X/ ^% U' f& p$ `# s* T
● 妈妈经验:+ X- D% z! z4 ~$ j
6 J$ i5 B$ C% ~( F# b
与老师沟通,老师的澄清可以消除误会。
5 K6 C5 \* l" K. X
0 e5 G: M5 ]6 a9 X' q; W+ y) U- j故事 4 “假传圣旨”- ]" c* ^( \$ J- K
/ R( o' B6 A _# n% z" `, t
小明这两天跟爷爷闹脾气,妈妈一下班,爷爷就诉苦说,孙子嫌弃他了,嫌他老,嫌他记不全老师交代的功课,嫌他把老师要求带的东西给忘了……孙子一定要父母去接送他放学。
' h+ R) m/ u3 J( [0 Z# y7 v
5 A' Y2 [/ T2 D3 d小明妈妈一问儿子,才知道是老师对孩子的父母总不露面有意见,老人的记忆力不好,讲话比较口罗唆,与老师沟通不力,孩子第二天上课用的东西总是没有带齐,一来二去,老师对小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心生不满。这可让小明妈妈太为难了,妈妈公司对日常考勤抓得很严,一天四次用指纹考勤,要是爷爷不去接送,妈妈每月的全勤奖就泡汤了。与老师商议,让老师费点事将每天交待的事用短信群发家长,或者小明的“家园联系簿”上写上明日要带的东西,老师也同意了,可第二天,小明还是对爷爷去接他的事实心生不满,还说,“老师说的,要是妈妈不来接,以后宝宝就不要评小红花学员了!”妈妈避开儿子打电话给老师证实这一说法,老师很惊讶地说:“只有犯了严重错误的小朋友,才会在某一个阶段评不上小红花学员。谁来接送宝宝都可以,要看家长的时间安排。我哪有说过爷爷接送就不能评小红花学员?”小明妈妈一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原来儿子不仅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还学会“假传圣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了,这还了得?!
3 h- r, `+ }2 o( Q. {2 h! l& G" h& c. e8 ~0 Z1 `
● 真相:* P: {- A" q0 C7 z
0 t" D- O5 X* t6 f) T
如果你问才4岁的小明,老师是不是说过“爷爷接送就不能评小红花学员?”小明一定极其真诚地、眼泪汪汪地点头!) @- O, o; y+ w1 {
- f9 J7 D5 g/ j. Q
这说明孩子的“假传圣旨”与有意说谎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分不清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在哪里,他们往往将自己推理想象的东西,当做真的。我们不妨称之为“真真真相”;还有一些属于老师没做具体要求,但显而易见会讨老师欢心的选择,我们称之为“假假真相”。“爷爷接送就不能得小红花”就属于“假假真相”,完全是孩子从老师对谁来接送的态度上推断臆想出来的,最终,连孩子自己也认为,老师是做过这样的要求,讲过这样的话了!3 x* W* J3 y: O6 U
2 T; g4 z ^" g5 A5 l6 Q
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一定不要急着给孩子扣上“假传圣旨”的帽子,与其跟孩子较劲,非要说老师没做过这样的要求,最终把孩子给逼哭了,不如让老师自己去跟孩子明确地谈一次,把“谁来接送都可以”阐述清楚,只要老师亲口告诉孩子:“假如你不对爷爷发脾气,对爷爷有礼貌;能自己记清楚要做什么作业、要带什么东西、不要妈妈和爷爷来提醒你,老师就给你发小红花,让你评上‘自立之星’。”孩子就很容易接受让老人而不是父母来接送的事实。此外,老师和父母还可以开辟其他的沟通渠道,如每隔一天互发短信,在MSN、QQ上联络,或在幼儿园的网站上留言等等,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老师要及时将对小明爸妈的“满意度”讲述出来,以消解孩子心目中的不安。* W) M9 f3 K5 U$ Y% |- }, [
8 F% c& A s( c' g● 妈妈经验:
# b/ g# u1 }6 Q3 w) L: I$ J
5 d- ?' p, Z7 G# ]3 Q从孩子的角度讲,“假传圣旨”与说谎有着本质的不同,家长要理解孩子,必要时另开辟沟通渠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