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9)  鸡蛋( 0)
|
转贴一个文学成的博客,很喜欢珍妮的回复,这个也应该是个可以引发很多讨论的话题。! B" O/ d/ \' \6 d2 j
9 ~9 B+ L1 w& b* U2 \8 o你好!真妮姐姐,看了你的博文《什么是成功-中青报冰点特稿》,忍不住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写出来,想听听你的看法。
. |; B. J6 R7 B' R& ~' s0 o/ h2 Z. _6 v; y. T* z) I
我是从八岁开始学习弹琴,一开始是自己想学,吵着要爸妈买。爸爸妈妈也很支持,带我买了琴,请了家庭教师教我。一开始进步还是很快的。随着时间推移,兴趣和新鲜感被枯燥的练习曲取代,所以就不愿意练琴。练琴时总是要爸妈提醒督促。现在回想以前,每次老师来上课,我弹得大概也就5分熟,结结巴巴。爸爸妈妈只是每天提醒我练琴,不问结果。练琴期间没有呵斥、凶过、打过我,最多也就骂骂我啰嗦几句。就这样马马虎虎学了几年,后来由于功课渐渐多起来,学琴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想,如果爸妈当时对我要求严格点、凶一些,我一定会弹的很好的,键盘特长也会更突出一些。
& ~+ n' n' n( Q6 M. F4 @2 O" r
0 w! G" b1 |6 O+ {2 } 还有一件,就是我初中毕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上中专,一个是上高中。爸爸他们还是希望我上高中的,他当时这样对我说过“如果你想上高中,上市重点,分数不够,我们也愿意花钱买。”可是我却一意孤行坚持上中专。按说他们也是尊重我的选择,没有强迫,后来我就去读了师范。但是,,若干年后,应该说工作以后,我却非常后悔没有上高中,没有上大学的经历。虽然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个当时15岁的孩子究竟懂得什么呢?+ _: X2 g' U7 D* A" P
) H% ~1 {, k& @6 j) \
现在,如果我的儿子要开始学一门乐器,那我一定会严格督促他,养成每天练琴的习惯,持之以恒。必要时,会用一些严厉手段。因为没有哪个孩子真的会凭兴趣一直坚持学下去,适当加一点压。在今后他人生选择大的方向上,我也会参与。
; T8 M/ `0 ?! g4 K, w- C( b
1 Y3 K+ q3 ?6 Q 尊重孩子要有个度,父母如何把握,我想听听真妮姐你是怎么说的。6 V. o7 f9 h( c) h: d+ a
" A- c) F5 x1 K- X6 ~% ~ 问好!
+ f% t9 M' V% H- `0 F
3 |& o2 n. B+ o. X蓝蓝
& g( C2 T( B0 X
- w( X2 p- E, j1 L' b5 h ' N' d5 f0 C1 r6 |" J$ v( j
' q& }! v+ L$ J, {& [6 \1 N& v; u
6 \0 ^) Z r) V+ M5 Q0 B5 l
5 l9 D% e2 g: O. N5 X' U7 X
蓝蓝:: j- D9 b- h, U$ s4 k9 H/ F) G
8 I" l5 p$ E. l1 I8 F. |* s人的眼睛会倾向于盯在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上,但是谁也不知道走上另外一条路会不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E) w2 j# `) {( P, h/ \; u& A0 o
* I. s* ^& S/ o6 B# Z0 s# j 你在信中说,当时你一意孤行要去上中专,而你父亲提到上重点如果分数不够,他们可以出钱买,从这些信息中,我分析你当时的状况要么是对于高压下的紧张学习生活心生厌倦,再也不想继续那种日子了,要么你认为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很有限,觉得即使上了高中也不见得可以考上好大学。如果你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逼你去读高中,因为你自己很抗拒,学习压力又特别大,很可能的结果是你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最后上了个很差的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遭遇。就像另一个网友讲的,她想去上烹饪中专,结果父母逼她读高中,最后她没能考上计划内的大学。如果是这个结果,你会不会埋怨父母没有尊重你的意志逼着你走了你不想走的路,毁了你的一生?, c2 s) p9 ?9 E% ~8 X
" {' }/ \0 \) L3 n7 V, d
说到弹琴,虎妈的小女儿拉小提琴,虎妈给她请了最好的老师,为逼孩子练琴虎妈花了多少心力在上面,那真是常人所不能及。小女儿已经拉到青少年乐团的首席了,但是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对弹琴的反感已到了疯狂的地步,虎妈不得不同意她放弃了。如果你父母小时候逼你弹琴,你会不会最后也对弹琴厌恶不已?
& w. l- T G( H/ Q4 G, N9 i
" R( D9 A) v" g. J 我觉得你是在用你想象中的另一种选择的理想结果与你的现状作比较。你父母的“度”并没有多大问题,他们在你练琴的过程中,也曾骂过你、嘟囔过你,而你希望他们进一步打你凶你,可你自己的承受度有多大呢?不要用你现在的心智水平去衡量,设想一下你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一旦你承受不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W0 X/ P8 |7 T5 [/ U& {1 {
( d8 r* v& N6 K. h
父母通过“逼”孩子的确能给很多孩子逼出成绩来,如果全都是“恶果”,那么谁都不会去逼了。但是也有很多逼也逼不上去的孩子,还有的孩子父母不逼他,他反倒能出成绩,一逼给逼得兴趣全无,破罐子破摔了。还有的一些人虽然被逼出来了,表面很风光,但是却在心理上留下了创伤。
. t- ^. {- s" b5 Z5 p% {# W2 U0 \; O, |+ j3 w' p( U
昨天有一个朋友和我通信,说她妈就是虎妈,她一直很努力地达到母亲的要求,从小就被人称之为“神童”,后来考上了顶尖大学,妈妈很为她自豪。毕业后找到的工作也特别好。但是她说她自己知道内心里并不快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别人只看到她的风光,却不知她心里的苦涩,她一直在看各种心理书籍,可是儿时留下的印迹是很难通过成年后的努力来矫正过来的,她自己深受虎妈之苦,所以现在选择当“羊妈”。7 o, [7 R% G$ j
+ s$ j* l2 W X" [2 ]- }% B0 X 很多人认为当“羊妈”尊重孩子就是放任自流,不管孩子,那是完全错误的。尊重孩子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并不比逼孩子学习弹琴的父母少,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5 Q5 z3 E0 ^ H/ f' A
( D7 q: o# }0 t7 Y+ W. ~1 d7 g
在孩子成熟之前,他的人生重大选择父母一定要参与,这是职责所在,要把利弊都帮孩子分析清楚,但绝不能逼孩子走他不愿意走的路。除此之外,我觉得父母还要教会孩子从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要承担自己的选择后果。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个取舍的过程,让孩子认识到,不可能经由一种选择而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
+ ~4 |6 S) M' I5 J# Q9 F* B- K3 }/ `7 L2 v6 G# X" L# `2 j
下面是一个在北美做儿童咨询工作的网友在我另一篇博文后的评论,讲的是尊重的含义:
: E9 ^- {) p/ T9 B. [, M$ J
, k6 W. p! D" E6 m }尊重的意思可不是什么都顺着孩子。尊重的意思是,让孩子的自我得到保护。比如:吃饭。孩子不情愿来吃饭,要玩。家长可以说:你可以选,现在吃饭或者不吃,但如果现在不吃,等一下就不可以吃了,因为大家的午饭时间过了,要做别的事情。如果孩子坚持不吃,家长表示尊重,包括等一下没饭吃时也不要给予任何东西吃,这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等孩子觉得饿了,还是要支持孩子的选择:不吃。一直到下一顿饭开饭。最不好的做法是强迫孩子吃饭。另一种做法看上去差不多,但也很不尊重孩子——孩子选择了不吃饭,等他饿了,马上就给他饭吃,然后开始数落他:你看,不吃饭,饿了吧,下次要好好吃!结果是:下顿饭他仍然不肯吃—一是因为他半当中吃了东西不饿,二是他觉得他已经失败于自己的选择而家长总是会来帮他收拾残局。所以尊重孩子,是尊重他的选择的同时也尊重他的承受能力与认知能力。8 K4 e% B) M8 {/ S6 j9 y; y$ g
. g9 D( u5 @! w+ X( X, L! }要做到尊重孩子,父母要有很多的坚持、耐心还有方法在里面,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和兴趣的前提下去引导去影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2 z/ q2 n9 u8 j
2 @, \: A- [. H3 k7 ?( [- e
你在来信中提到的关于自己对儿子练琴的要求,我觉得除了“严厉的手段”之外,其它的都很好,适当的加压或者适当的减压有时候都是必需的。孩子不一样,教养孩子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我家三个孩子我都得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你可以多多参与到孩子的练琴中,却不一定要使用“严厉的手段”,孩子不是东西,哪个地方一旦没弄好,可以修理补补,伤害造成就无法抹弥补了。你尽管对自己父母的培养方式不满意,至少你身心正常,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在中国实在难得。你父母是好父母,希望你儿子也能有你的幸运。
5 E- u5 G& P) A5 c% f) }$ U0 }
$ v, D% a( e) s; f衷心祝福!; M& x0 x0 A$ s1 R ~
" s& G0 p/ H' j7 w9 k: Y真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