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头一次发贴就得到大家响应,我觉得很受鼓舞啊。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记忆,还能记得不少人的名字呢。这些人的书在现在的书店里是找不到了,前几天我看过了,书店里垃圾居多――这么说好像有点张狂,但绝对是实情。我有朋友做出版,也出儿童书,我从来都觉得他根本没安好心,他自己也承认。
/ k7 @" `; `: c% J3 |5 S; {( l4 b
; ^1 U- n( h J/ C- s+ Q) p% `去旧书摊上留心一下吧,或许会有收获,我估计一些网站上也会卖。当然,这么做有点麻烦,可是,孩子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_9 {) S8 C9 ], E1 \
/ o, M( i) T& r8 w5 o先说说我还能记得的几个作家吧!不要担心他们是否过时,美好的情感是划时空地相通的。+ j0 E0 y* P0 j1 _8 K
5 s2 H; B& U) }( z7 U( }! h+ x1、
% |! m% @7 _( F7 F% P3 B* H沈石溪:他专门写和动物有关的童话,最著名的一本书是《第七条猎狗》。我记得他是军人出身,在西双版纳呆了很多年,见识了很多可爱的动物。现代的作家,很难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了。他的童话能让孩子热爱自然,热爱动物――而且是超级热爱。我记得,我那本《第七条猎狗》被很多同学借阅过,后来就不知去向了(他们坏,见不得我有好书)。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都哭了,这是真的,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难过。我相信,大人读起来也会感动的。1 A% R! ^9 }) ?1 ^" X
% t# G+ {+ t' q% u
2、 黄蓓佳。她也写成人小说。早期写过《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小船小船》等等。是儿童小说,不是童话。她是我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 Z* t* y4 Q/ A; K
' U5 w5 a- K# g) b- i6 Z5 O+ B, j
0 U$ \* b, U# \ e$ I6 ^3 h$ X
3、 曹文轩。他也写成人小说,个人觉得不必看了。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不错的,获过很多奖。
9 N9 b" q/ x) J
! \1 e1 l( i3 K. u! F2 p4、 3 P5 ] d+ ?0 v; W b$ ]
叶君健。他除了翻译安徒生之外,自己也是写作。看安徒生,一定要看叶老的版本。别忘记安徒生是哪国人,有人是从英文版本翻译过来的,不算数。叶老参考了其他语言版本,也懂丹麦语。" }" \* x' w3 R; S, A
( H) |+ ^; O# I; `* {- \8 G* q& t) Z2 i3 b, V* d* j9 s e
5、
. o) p0 U0 I/ G& H1 d) T9 k! Q叶永烈。他虽然老为小山智力代言,但20年前的纯真年代,他是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我还记得他写的《明年春天见》,关于一只金丝雀的故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 B/ V6 J6 u5 T. f( T
+ z/ s9 c' H/ V5 J" k% t6、
# A- A% r3 C+ m- b' X$ y陈伯吹。他儿子曾做过北大校长。爱读文学作品的人,不一定会学文科。他儿子就是理科。我记得陈老先生说:“要以儿童的心态来对待儿童,否则写不出好的作品来,他们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类似的话,鲁迅也说过。: e# d: T" {: [" S0 k) k$ F& i
6 J- z0 n! h- o& A
6 z/ M8 X$ @; e9 Z, m6 ]! j' G6 L7、
. f- d8 f6 W0 E6 T新一代的作家,我对常新港还比较有印象。郑渊洁一般般,我觉得他没品味(个人观点啊)。看过了伟大作家的作品,不会对郑感冒。正像看过了张爱玲、苏青、梅娘等,就不会对琼瑶感冒一样。秦文君的系列小说也一般,跟大作家比,她肯定要排后面了,她的作品适合更大一些的孩子看。
( j6 D2 L0 l' q0 ~/ q7 H2 J# \8 M" _9 L* U+ q5 q; s" V1 d& c$ w8 W
8、
) o0 E! v d5 j; g& R中国的,索性全放一起说吧!张天翼、严文井、葛翠琳、任大霖、宗璞(冯友兰的女儿)、袁鹰、冰心、高士其(科学童话)、包蕾、金近、叶圣陶、孙幼军、任溶溶……这些都是老一辈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思想更纯粹,一个成人,能在保持那么纯洁的心灵和孩子沟通,是件很难得的事情。而且,他们的作品,文字质量非常高。文学(或文化),是讲究品味的。其实,有很多大作家是关心儿童文学的。中国儿童文学,鲁迅、郑振铎、周作人等人是奠基人,叶圣陶是开创者。这里面有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大作家的作品总比书店里那些花里胡哨的作品让人放心吧。是不是?即便你读了《虾球传》和《蛙女》,心都会变得柔软,何况一个孩子了?我当年读《大林和小林》的时候,还是繁体字的版本呢,这并不妨碍我决定像小林一样做个好孩子――虽然这些作品是50多年前的(现在恐怕是70年了吧)。就是这个道理!) m7 \, M4 T" M7 L) P4 A
% K& s0 G w- j
) D6 {- o( H0 l9 V4 f9、 5 N; |4 _0 K+ W( j4 e" r) k
外国儿童文学我读过的不多,安徒生童话是要读的。当然,读了全集也够累了。格林童话比较一般,故事性比较强一点,谈不上文学性。因为,格林童话不是创作,是格林兄弟搜集来的。对吧?8 }: g9 G; l2 @ L0 u( H6 @
$ \/ S( Q+ b2 A. r/ Z
10、 还比较推崇的是瑞典的林格伦老太太。小飞人卡尔松、长袜子皮皮、大侦探小卡莱,我小时候都读过,真的好看。要读完了这些,也不少了。
! v, D# \# C1 D) }! C6 u0 I* d
. `$ m: E! q4 r4 r2 F6 N* j0 Y% U) C9 g0 `, z5 X ~9 B8 w6 J% l
11、
. T* d7 z2 v# T客观地说,有一些日本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不错的,在这一点上,日本作家比中国作家更负责。我记得我读过《小意达的花儿》,讲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的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我很久之后才明白那是怎样一场灾难,所以印象深刻。另外,张海迪等人也曾经翻译过一些英语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丽贝卡在新学校》等等。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法国人凡尔纳是不能拉下的一课,一定不能拉下――这人太牛了!近期出版的一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需要家长辩证地看,毕竟中外思维方式不一样,教育儿童的方式也有区别吧。我没仔细想过,纯属瞎说。, ^6 A% l0 b- ?+ `+ r
2 B2 ~# W* D( C/ f9 F: \. t12、
$ q1 ]' T# ^& \另外,一定不要忘记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去旧书里找吧,又便宜又好,我在潘家园买了几本《趣味动物》,一块钱一本。前几天想在书店里买几本儿童科普的书自己看看,没有得逞。太烂了,还不如我自己编呢!我小时候有一本《少儿学化学》,还动手做了不少试验,烧坏了爸爸刚画好的图纸……
% `' e4 N# Z- V( K$ o! ]" c6 }7 b ]. q9 ?
写了这么多,觉得小时候读了很多书一样。其实,童年太短暂,还有很多美好的作品没来得及读,很快就长大了。心里很感念那些伟大的作家带给我的美好的教育,长成今天这个样子,至少,我父母还是非常满意的。(我有很多优点,不在这里论述了。)' ]# H5 e7 _) z! m" [
" k" t3 I; C* a/ X. Q
另外,读图不是个好习惯,个人觉得跟看电视一个道理。只有养成了看文字的习惯,才会对阅读感兴趣。当然,我是指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说的。我记得我妈妈就在被窝里给我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那时候还是文盲。作者是谁?普西金啊!太伟大了!6 i( k: M& h I; W9 l' _
, W O2 G: E& O$ b$ e" U; d
当然,上面的一些书是推荐给稍微大一些的孩子的,我对幼儿阅读,没有任何感受。以上作家的作品大人可以读给不认字的小孩子听,也是一样的。
; y U. [: d3 x6 O' N7 C9 I( a s0 a m( ?/ v4 A5 [* d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 w3 d2 R# q3 Z* } \, c) N: ^0 Z' X1 ?2 C+ S5 C) w9 S
帝国说:“我喜欢孩子!”(魏淑芬儿小姐的语气)
8 A# F$ f8 J B+ E1 M3 i* }6 c U; V/ I1 c9 [: ]
下面的内容是我从网上搜来,不是我写的啊!!!这个周五,可累死我了。: `9 C1 [$ m( t
7 s+ ~4 `5 Z, U! `& U3 N6 p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索引 , a+ B$ a ]) X
; O" s7 @7 o( E& T( o# N( j: p0 ]
笔者以为,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分属两个时代六个发展阶段,即以1949年为界,前后分别属于现代与当代两个有着不同性质的儿童文学时代,以及以晚清儿童文学活动、五四儿童文学运动、20年代至40年代的战争儿童文学、50年代至60年代的新儿童文学运动、60年代至70年代的儿童文学荒芜期、80年代以来至今的新时期儿童文学等为特征的六个文学发展阶段。 & X6 l) v! s6 _$ R
4 `% G) e! S% m* A一、晚清儿童文学活动——萌芽期
! X/ M3 P! T8 t, H$ u0 e. ^5 V/ L从1875年《小孩月报》创刊到1915年《新青年》创刊,大约20年的时间。在儿童诗歌方面,有梁启超、黄遵宪倡导并亲自实践的学堂乐歌。儿童小说方面,有梁启超、徐念慈等人的提倡,以及林琴南、包笑天等人的译述。童话方面,有孙毓修的编述和周作人的研究。理论方面,有梁启超、徐念慈、周作人、周树人等的拓荒与大力提倡。一批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刊纷纷创刊,如下: - F+ w& K( Q! m9 |0 o. L0 y1 C
2 Y" Q+ Y. u/ v. n3 e3 J" R《小孩月报》(1875)
; K$ T7 C& K) P$ o《蒙学报》(1897)
7 j0 i* {) G t4 a《寓言报》(1901) * H, D# P. Q4 o+ w) G6 J' Q
《童子世界》(1903) 8 p: z. H: m3 Q5 f
《少年报》(1907) 8 Y. j" G2 }/ n) g* l! z+ s
《蒙学画报》(1908) 3 R D8 X* y2 s2 e
《少年丛刊》(1908) ; K5 b% |4 G) r/ u7 x9 E. _, H$ n
《儿童教育画》(1909)
) r9 o4 l" h5 J9 ?8 G9 l《童话丛刊》(1909)
. R+ C& I, ^! T9 E7 E j《少年杂志》(1911)
1 H1 x) c9 f D4 P4 j* I《中华童子界》(1914)
/ G( J% H8 L4 Y! A' e. [, l《儿童画报》(1914)等
# J6 L* y; {4 ~. r) _% E4 z3 J二、五四儿童文学运动——自觉期
9 x' p% {1 V4 d& ^4 V6 `- B1 Q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3年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出版,大约10年的时间。主要文学现象有:鲁迅、周作人、胡适、赵景深、郭沫若等对儿童文学的倡导。茅盾、郑振铎、叶圣陶、俞平伯、冰心等“文学研究会”成员发起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儿童文学运动”。创建的重要报刊或儿童文学园地如下: + @) i. n- H" \4 V9 V: _) z( G8 P
7 c4 w9 z$ }9 ]/ ?9 _9 r; `
《儿童世界》(1921) % x* k6 D0 [" _- E
《小说月报•儿童文学》(1921) : g- O: R0 R0 Z( Z) J3 x
《小朋友》(1922) ) n$ I2 e( N. |" P, q' \" l
《儿童文学》(1923) ; o2 m4 F) {1 @& g; U. K
《晨报副刊•儿童世界》(1923)
9 J6 P. D& {% ?/ k2 h3 K% K: f8 A# [重要作品如下:
2 c3 R3 B* I, `- p2 ?《稻草人》(童话) . y# O1 \- p" j( J' ~! M7 a
《寄小读者》(散文)
8 N9 h6 m6 k8 M! Q$ { M《葡萄仙子》(歌舞剧) * k0 k3 \* |& a$ l& k$ E% k& ]
理论著作如下:
5 N" B; W5 Q' Y! t( A* C周作人:《儿童的文学》(1920)、《关于儿童的书》(1923) 8 I% e% `4 c. T/ y. h7 A
胡适:《国语运动与文学》(1921) - p3 w$ T$ L; D
严既澄:《儿童文学泛论》(1920)
. w) X7 C, g6 r$ W; S: @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1922)
5 R" O9 _% q. K }魏寿镛、周侯予:《儿童文学概论》(1924) 1 _. j/ a- q: C
凌冰:《儿童学概论》(1924)等 & O7 t) C! v, j) ]/ q
三、战争儿童文学——发展一期
4 M- D& A) w K5 r从1923年《先驱》发表《儿童**主义组织运动决议案》开始至1948年《小英雄雨来》出版,大约25的时间。主要作家有:叶圣陶、张天翼、陈伯吹、贺宜、仇重、苏苏、金近、郭沫若、沈从文、巴金、老舍、冰心、丰子恺、蒲风、郭风、陶行知、严文井、高士其、董纯才、茅盾、管桦、华山、张乐平、黄谷柳等。 % b# w5 |( b7 _: o
5 W5 `7 l" V) B& G+ P" D: k$ E8 T重要作品如下: ! v) e+ D7 i9 L' v7 c+ ^
《阿丽思中国游记》(1928) ) {/ q8 p5 m1 b/ M- c3 T- z+ K3 W
《小坡的生日》(1929)
3 r+ C. T3 n' G n《儿童亲卫队》(1929) + q$ ?, Y9 V$ k! I; ~$ ], _) E+ o
《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 5 ^" T6 Z/ V9 H
《阿丽思小姐》(1931)
v' x. e/ h1 X1 F% P2 _ \) W《大林和小林》(1932) # [# _9 D$ v& K
《菌儿自传》(1936)
9 V! c" Q4 _ A% [2 I; V% t x《奇怪的地方》(1936) ! R) K8 ]) }' G5 @0 j
《野小鬼》(1939) 3 s1 X6 Z7 H# c- k3 y9 { d
《南南和胡子伯伯》(1941)
9 k v& C$ y) y1 c+ P4 u《木偶戏》(1945)
% }# }: a7 O$ j7 s8 V《鸡毛信》(1945)
7 t- }* |" S, M0 p$ x. s《红鬼脸壳》(1946)
0 ^6 ]1 b" v3 y( |( l1 y《三毛流浪记》(1947) 4 t' }% w1 q' j
《虾球传》(1947)
! X0 M7 b# B' M4 \$ n《凤蝶外传》(1948) - j A5 g Y7 P, W. O/ U7 U: N
《小英雄雨来》(1948)
0 }0 C/ r# s# q主要理论著作如下: ' Z* x/ h* G) w3 s: l- B' i
褚东效:《中国儿歌的研究》(1927) ) z/ c# Y/ J" X; Z9 u8 D
茅盾:《关于“儿童文学”》(1935) , E4 w) q9 f0 h5 y1 ? }1 c
郑振铎:《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1936) * L% k2 c$ |: S8 j
许幸之:《论抗战中的儿童戏剧》(1938) 8 V6 a% Y3 |4 z a
陈伯吹:《儿童文学的编著与供应》(1947)
/ H1 z" g/ f: ?4 j/ p$ v, Q赵景深:《童话评论》(1924)、《童话论集》(1927)
" H N* o; {( x, z8 z张圣瑜:《儿童文学研究》(1928) 9 t" u4 k; J% m' `6 I/ P( s: M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1932) 4 X- e1 | I7 G2 G
陈伯吹:《儿童故事研究》(1932)
% | \$ c( A5 \( ~- b" k, n王人路:《儿童读物的研究》(1933), " s+ n) F& b( q8 s; q3 A, H
仇重、金近、贺宜:《儿童读物研究》(1948)等
8 ?% ` H# d% V2 m8 G四、新儿童文学运动——发展二期 1 @3 P7 w" |2 i
从1949年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至1966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停止出书,大约17年的时间。又称文革前17年。重要作家有:冰心、张天翼、高士其、秦兆阳、严文井、袁鹰、陈伯吹、贺宜、葛翠琳、金近、黄庆云、任大霖、徐光耀、刘饶民、柯岩、任溶溶、孙幼军、包蕾、洪汛涛、刘厚明、童恩正、鲁克等。 * I2 Y8 x8 j( g7 _9 C( n5 ?
2 O* T }( r3 @9 j* `重要作品如下:
E9 x: q3 E+ N& O《小燕子万里飞行记》(1950)
' h. u% P2 e7 t# J; M& A# |《我们的土壤妈妈》(1951)
% ?/ h/ @7 P, l0 H《揭穿小人国的秘密》(1951) 6 f+ [$ ^8 x+ y. s! h8 G- p
《罗文应的故事》(1952)
* G$ A; t9 t4 w; t; m& Z《我和小荣》(1953)
4 P# w8 ]" m- a# f `; m# M《海滨的孩子》(1954)
2 g: ^2 M8 V! T《金色的海螺》(1955)
O$ m- e0 z2 @1 ]/ @' z《野葡萄》(1956)
% t! [7 u3 A! _# N0 A8 y5 Q* @% M《“小兵”的故事》(1956)
3 C7 x# q5 E$ |, K《神笔马良》(1956) " i1 o+ p7 Z* T8 w. D
《宝葫芦的秘密》(1957) 1 x% V) q9 ?# g- N* z. S. U
《“下次开船”港》(1957) 9 k9 i9 @" ?- V4 S) n a
《猪八戒吃西瓜》(1958)
6 x+ z8 t. X1 E' S+ S# x* Y5 f《童年时代的朋友》(1958) 1 k! `/ T H6 A; _: S# R
《小溪流的歌》(1959) , @* }- ], K0 J+ ~$ t0 ^
《小橘灯》(1960) 6 `3 ~; X8 {/ ]) H j. M
《小蝌蚪找妈妈》(1960)
. O, M6 \- M) Z$ Y L, [6 g" I《小布头奇遇记》(1961)
4 G! G) H A( d. L《小雁齐飞》(1962)
2 q2 J5 s6 T2 f" y( M《小兵张嘎》(1962)等 4 V$ y# X1 r0 ^* S4 [
重要理论著作如下:
7 v' R6 W; O* m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1957) / P4 [' N" r9 O: ^, Y7 z" {3 f
蒋风:《中国儿童文学讲话》(1959)
3 k3 [' X5 a- f& @. O5 ~贺宜:《散论儿童文学》(1960) 9 @- l) C6 g; B6 y0 N
茅盾:《60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1961)
: T# ~# B3 `7 }* `+ w \《1921—1937儿童文学选集》、《1911—1960儿童文学论文目录索引》、《1913—1949儿童文学论文选集》(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1961年)等
! m! O( b9 {* T
0 h7 Q- Z* m6 d* I6 t: g4 [ s五、儿童文学荒芜期——发展三期
* P9 k8 k6 }: Y r2 N从上海、北京两家少年儿童出版社停业开始到1977年《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分别在北京、上海复刊,大约10年的时间,即“文革”十年。重要作家有李心田、浩然、徐瑛、杨啸、高士其等。 : R7 K& ^0 \2 g/ O
% _6 K6 z1 } i, T
重要作品如下: 8 e, q! Z+ j: `
《闪闪的红星》(1972) , {- Q. \, O( ^/ t% }9 \
《幼苗集》、《向阳院的故事》、《红雨》、《生命进行曲》(均为1973)等
2 ]! J. ~! f9 R' N% j重要文论如下: - z+ p+ h9 g6 w% V
林尽染:《紧紧掌握时代的脉搏》(1973) 8 U& ?; o% S& F& ~
姚青新:《精心的再创作,可喜的新收获》(1974) 8 J; g: ^2 x" l5 E, E
谢佐、殿烈:《歌颂小英雄,表现大主题》(1975)等
6 I _ N- }3 N5 I: e9 r n六、新时期儿童文学——发展四期
" V B7 _$ E, _/ p1 x2 u从1977年一批儿童文学类刊物纷纷复刊至今,大约25年的时间。重要作家有:黄庆云、葛翠琳、任溶溶、郑文光、叶永烈、孙幼军、金波、樊发稼、高洪波、刘先平、圣野、任溶溶、尹世霖、张秋生、薛贤荣、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梅子涵、沈石溪、吴然、陈丹燕、黄蓓佳、金曾豪、常新港、谷应、周锐、班马、董宏猷、彭懿、郑渊洁、孙云晓、郑春华、谢华、汤素兰、杨红樱、杨鹏、张品成、彭学军、杨老黑、郁秀。
# M# ~3 N; @/ x/ \( X6 {
$ X9 H* D' c/ l1 }' J4 ?7 T重要作品如下: 9 O! Z- S" h) K6 z. {8 `# o
《小白杨要接班》(1977)
* K/ Q6 n K% F6 l f《神奇的窗子》(1978)
/ _/ @* T* O, z, W* g# T《珊瑚岛上的死光》(1978)
" y( I* S$ u' R1 d5 X' E《飞向人马座》(1979) ; @( l. @. C, z8 P
《林中的鸟声》(1979)
. v. f/ C h3 @7 j: {《小灵通漫游未来》(1979)
% ^ o N7 J; u$ m5 C% q7 `% I《云海探奇》(1980)
" ~/ W: Q) n2 c) @《三个和尚》(1981) % X+ s* @# ` h8 D) A# U2 i
《小狗的小房子》(1981)
U1 K+ w$ G: d+ M9 O《宋庆龄和孩子们》(1982)
4 ~$ B: _1 D7 ]! I+ B: l7 @% Q* N《黑猫警长》(1982) , F3 g4 D# @2 `
《骆驼寻宝记》(1982)
% b7 ]' b$ A! k+ L: \( v/ d/ [《神翼》(1984) 8 T9 a A& h* s, ?
《第七条猎狗》(1985) + y+ U0 `5 ~6 l4 }( `
《千鸟谷追踪》(1985) 3 L1 U1 s; r4 S; c
《中国少女》(1985)
* B. Z% ]3 s, i/ }) _《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1989)
$ ?& c) I8 }0 j4 f" m" a0 m《第三军团》(1991)
" Z3 h% ]' ]7 A& o; \《青春口哨》(1993)
& d# J/ ` x' i5 w/ ]《女生贾梅》(1993)
% {% Z, M$ l# M2 ^《花季•雨季》(1996) # m* t. _( c* d4 I4 n- o
《草房子》(1997) 6 i: o/ q4 @: A* q( M
《鸽子树的传说》(1998) & L# m& N/ A r- K: D& O) _; b; D& }8 Z9 Q
《女儿的故事》(1999) " J4 C# T. ~- z% r' x1 t
《我要做好孩子》(2000)
1 L5 v/ X( J) i' E5 {) b《非法智慧》(2001) ! {8 K( G8 n; L
《男生日记》(2002)
0 B. s0 c# N& m冰波:《阿笨猫全传》(2002)
& N7 L7 i+ _) `7 g5 _$ D汤素兰:《阁楼精灵》(2002)等
" q I! p- M& H+ x5 Y( B7 P重要理论著作如下:
U6 M* h/ P. R; {1 y7 A4 q% v贺宜:《小百花园丁杂说》(1979) 3 I' e6 ]" W( n9 y5 o8 D
蒋风:《儿童文学概论》(1982) 5 u7 R$ U0 u7 k1 \* Q; [
《儿童文学概论》(五院校合编,1982年)
1 t3 N" D4 d+ U/ P2 k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1982)
7 d1 ~3 V5 c( r9 K鲁兵:《教育儿童的文学》(1982) 9 T, }: m: s$ b# |- H4 I- B4 R
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1986)
' e8 j0 _1 B) u! G% Y. b3 n: t蒋风(主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1986)、《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1991)、《世界儿童文学事典》(1992) 3 K1 `4 y3 W6 h6 y' }
洪汛涛:《童话学》(1986) 2 c+ u% @4 T! j
王泉根:《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1987)、《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1902—1949)》(选编,1989)、《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文论选(1949—1994)》(评选,1996)、《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2000) 1 X' \, `0 K/ S, m% G$ ]
R5 ^8 m% m: T* h, ~+ \5 z9 O' _
汤锐:《比较儿童文学初探》(1990) ) K* @3 L: L+ U8 z; G8 q5 ?
陈子君(主编):《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1991) 0 z. ^& N( L/ k! o2 I. [$ f- R
《儿童文学辞典》(四川少儿版,1991) % l, o% m1 N& ? L, j
薛贤荣:《寓言学概论》(1991) ( R( Z/ e/ i- L6 z; g# \
金燕玉:《中国童话史》(1992)
+ }- k, n/ d% D6 x2 ?, V9 z p吴其南:《中国童话史》(1992) ) n+ i! f8 F. s' H- W1 x: D b8 h. H
张之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1993)
& E# _7 Q" [) G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1993) & m# O% \) c; P, l9 o0 u
孙建江:《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1995)
& n5 U8 P# F2 i9 |" { `张美妮、巢扬(主编):《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1996)
* A S. w0 T% P( [7 v吴其南:《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1997)
7 E- L- z2 ~4 b4 W8 B+ w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1997) / o* |( k/ F! z& e' }1 x0 b
蒋风、韩进:《中国儿童文学史》(1998)
B6 o- ~; R6 j _4 \/ t7 t, T彭懿:《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1998) % {2 h% }! w! W# {! h
韩进:《中国儿童文学源流》(1999)
* W7 ~" m- X2 S( D7 }! g樊发稼:《追求儿童文学的永恒》(2000)
4 E; l7 U( g; L: F( f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2000) ) U' k X) A7 y @
梅子涵等:《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2001) ( h! T2 N: B6 t; @( v8 b. `
浦漫汀:《浦漫汀儿童文学论稿》(2002) 6 M7 H7 n" u' y# a
哈斯巴拉等:《蒙古族儿童文学概论》(2002) 9 v# B, y+ A" B6 H
束沛德:《守望与期待——束沛德儿童文学论集》(2003)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