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L n, M% h l7 C6 ^ d2 k/ n% y9 g
" }0 c+ F. L3 x0 V) ^# b据联邦统计局昨日(周一)公布的报告,第三季度本国的家庭负债率再次上升,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更超过了美国的水平。数据公布后,联邦总理、财长、央行行长分别向民众呼吁,应当注意减轻债务,否则可能在将来遇到极大风险。3 c$ }8 F0 a0 b
不过,本地经济学家则评论,由于本国家庭债务的主要来源于房屋按揭、并不是奢侈品,而且大多数加拿大人并没有“二次按揭”,所以并不出现两年前美国那样的债务危机。( S& ~" d- n- B2 ?
数据:家庭负债率创新记录
8 b& `6 s- E. Z) f* e5 o! k( V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本年第三季度加拿大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与负债比率(Household debt ratio)从前一个季度的143.3%(即每收入100元便支出143.3元)升高至148.1%。这一数字不仅创了下新的历史记录,而且超过了美国同期的147.2%的水平。
* y3 y6 n, `8 s6 v4 r7 T4 \报告也指出,负债率破记录主要原因是各人平均税后收入下跌了1.5%,造成负债的比例更大。本国家庭负债总值比去年同期前多6.7%,增幅不及年初的7.3%,但是仍比收入增长率差不多高出一倍。( G0 T! }8 X- }
( V/ s5 n; r8 u2 ]/ V+ _5 L7 W6 Z% v第三季度,家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资产值增长了2.7%(1,620亿元)至6.1万亿元,为本年最强劲的单季增幅。以人均计算,当季国民净财富(household per capita net worth)为183,500元,略高于前一季的182,800元。
% ?# S+ n, D% W3 R统计局还提到,房屋在家庭总资产(household equity)中所占的比例呈持续下降之趋势。这一比例,现居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
+ _1 J/ ?* H% Q同日,业内出台的一项民调报告显示,大多数高收入的加拿大人(收入超过10万元)并不担心债务。有76%的接受调查者表示,他们对目前的债务水平很“安心”;其中,更有四分之三的人称“有能力借贷更多”。不过,仍然有64%的人表示会在明年致力于降低债务,这包括将大宗消费(如购买新车、升级住房)延后。
! c5 z' h( u. s. g此外,TD 银行的一项节日民调也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被访者表示将在今年的圣诞假期就开始实施明年的新年理财愿望。
; \; v6 t; q! W4 n9 D( `在该份调查中,接受访问者被问及2011年的理财愿望是什么的时候,53%表示将减少开销,并避免购买本不需要的东西;38%表示希望能找到更多优惠价格的商品;30%决定要制定至少能够省出两个月生活费的“省钱计划”。7 ]" r4 e, |% H+ v5 g5 T; u
联邦政府和央行发出警告
0 A3 }' ~& [+ }6 g7 |" A家庭负债率的报告公布后,联邦总理哈珀和财长费拉逖(Jim Flaherty)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国民减低债务。: n7 H E2 b8 ^4 G5 v
费拉逖在出席了国会的会议之后向记者表示, 由于报告称加拿大家庭债务负担增长,政府已经准备好“在需要时”再度收紧抵押贷款规则。事实上,他正不断与各银行讨论消费者负债问题,若果有需要的话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不过,财长也表示现在情况并非十分“迫切”,而且还提到本国新屋开工依旧“充足”。% F* Y7 b! v3 E( p2 n
据悉,联邦政府曾于今年春季收紧抵押贷款规则,为膨胀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在这些措施当中,借款人即使能够获得更低的浮动利率贷款,现在也必须申请五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与此同时,政府还将房主为其抵押贷款再融资时从中提取的最高价值从95%降至90%。
2 F- Z* h- K% z+ ?& ]比起联邦财长,联邦央行行长坎尼(Mark Carney)对家庭债务的态度则显得更加急切。虽然上周末他刚刚就家庭债务发出第三次警告,但是昨天仍然“老调重弹”,呼吁民众应对日益增加的债务“上心”。4 M& S) w6 C8 c: o6 a
行长表示,虽然本国的低利率政策对刺激经济复苏效果明显,但由此带来的家庭负债率大幅上升问题令该国金融系统承担的风险不断增加。他警告,一旦利率从低位急升,过度借贷的债务人将面临亏损。如果不从现在就“大幅改变行为”的话,日后受到沉重财政压力影响的家庭比率将会持续攀升。
! l7 c9 m5 F4 T" R, P. T$ z专家:本国不会出现美式危机
8 y) g+ ^$ q+ z1 r对于本国的家庭债务,业内的经济学家也持两种观点。有的人认为,现在的债务已经达到了令人忧虑的水平,政府应该立即采取遏制措施。不过,也有人表示,本国家庭债务的主要来源于房屋按揭、并不是奢侈品,而且大多数加拿大人并没有“二次按揭”,所以并不出现两年前美国那样的债务危机。* O1 C P0 e: m2 E+ m. j9 A
帝国商业银行(CIBC)在最近分析中将不良债务(bad debt)与优良债务(good debt)区分。不良债务固然是美国出现金融危机的祸根;但是加拿大人所拥有的大部分都是优良债务。很多加国家庭借了款后购买的房屋,而不是快艇及豪华汽车等奢侈品。
' t; E: b* t9 v- e& K/ o! K5 }帝银经济师泰奥(Benjamin Tal)也表示,加国人一般较美国人支付更多首期金额,他们也不会将房屋重新按揭,拿钱出来购买消费品,所以受到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 x2 d& M! \. x# X& t8 u道明银行(TD Bank)首席经济师亚历山大(Craig Alexander)则指出,家庭负债率破记录,财政部自然会考察收紧借贷的方式。不过,他表示自己并不相信民众负债局面到了危机地步,虽然债务与收入对比增加更快一点,但问题并不严重,不会出现美国式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