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的是我的卡尔·蔡司(Carl Zeiss)的镜头故事。我在本版潜水了太长时间,觉得很多的讨论就是在照片本身了,什么锐度了,细节了等等,对器材的讨论也是在它成像了,价格了。我觉得,爱好摄影的人,还是应该知道一点和摄影有关的文化历史。我这帖子就说点历史故事了。9 m) L r' x0 p0 x
6 A" h( j: b% H* l! w1.关于蔡司8 _& s6 m4 ?1 D# r( {/ F. n' P
蔡司是以光学而闻名全世界的公司,光学产品尤其以镜头而著名。全称为卡尔·蔡司(Carl Zeiss),但蔡司没有自己的照相机,只生产镜头,这一点怕是让我们很难理解,但事实就是这样的,这个公司可以为世界各名相机代工镜头,但自己偏不生产相机,德国人就是这样怪。比如大名鼎鼎的禄来就用的是蔡司镜头,还有早期日本的雅西卡相机上也使用蔡司镜头,当然德国的康泰时相机也使用蔡司镜头,所以现在的康泰时镜头是绝对正宗的蔡司血统的。不过蔡司分为西蔡与东蔡,两者的品牌全是蔡司的正宗分支,东德蔡司的产地在Jena(汉译音为“耶拿”),所以东蔡司镜头的标识是“Carl Zeiss Jena”,习惯上被人叫做“东蔡”或“蔡司耶拿”。5 {# \( d3 j- V6 ^! b+ A+ m+ A
1 K0 S7 g! h) S+ V不过东蔡西蔡现在都让我们叫混了,凡是德国产的镜头我们习惯上都在“蔡司”呼之,尤其东蔡,梅耶,潘太康等品牌与蔡司也有着渊源,因此也被人们习惯称为“东蔡”。但实际上本质上并不全是一回事儿,其实西德产品著名的还有罗敦斯德,施耐德,莱卡,施坦海尔等。 " U# s7 m! P: c4 ?# [5 E 4 t1 o, V! \. p$ T6 \* @德国人认真,但不知道变通,有很多产品质量非常过硬的公司最后全倒闭了,为什么呢?不是产品不好,而是他们不会讨好人。比如德国镜头很讲究做工与用料,但德国人很瞧不起小日本在电子方面弄些噱头的做法,因此德国人并不生产自动对焦甚至自动曝光的镜头,电子时代到来后,他们也不跟潮流,极少生产数码相机。其实这就是德国人的不对了,自动对焦毕竟比手动对焦方便得多,镜头的素质再高,不对焦也拍不出清晰的照片呀,自动曝光毕竟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数码相机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德国人忽略了这个现实,因此很多超一流的厂家早早就弃世而去,比如福伦达的镜头简直就是人世难得的精品,但厂子不存在了,我们用到崭新的福伦达镜头,其实全是日本确善能公司复活的。- t) W- N e. f* I% W3 o
( P: _" \8 \2 l. Y2.关于我的CZJ(Carl Zeiss Jena的简称)75-200/3.8镜头的来历% w! Y# x+ N' G6 |6 C( K1 c
8 `. a. \& F9 x# Q1 d0 {, P m( m
德国人不但不会去生产自动对焦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他们也很少生产,他们太注重一只镜头的最终成像了,所以对于有损于成像质量的变焦他们是不屑的。可是俺手头的这只镜头就明明白白地打印着“Carl Zeiss Jena”呀?这是怎么回事?! j' B6 f6 C) K C# V
& A l* U* S8 W. q% h其实这只镜头是日本生产的。是日本适马公司从德国Jena进到的一批数量很少的75-200镜头的镜片组,进工而成的镜头。为了研究学习,适马公司极少量地引进了这样的一批镜片组,而且适马有加工自动变焦头的能力,所以后面加入了电子触点,镜头内部加进了集成芯片,于是这只镜头产生了。并且适马为了研究,加工了几种卡口的这个型号的镜头,如PK,佳能FD等,尼康AF只是其中的一类。 D \& I9 U+ u& G& `, X7 i; A# T7 q/ M) K+ Y) k" d% d
我的一个在日本的朋友也喜欢摄影,并且对镜头很通,因此发现这只镜头后第一时间通知了我。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此他在日本的二手竞拍市场上拍到了这只镜头,从日本给我通过EMS发来。这就是我得到这只镜头的经过。 ' r' t. p5 ` N# _" t# J, D9 j( u 8 b" i- x" E5 q* s. ?3.成色与规格说明) b5 ?) \1 @9 |% U
( z7 S! f. r* o' h( e此头外观有90成以上新,从做工上看就知道很讲究,不是一般的标准,可以说是很精细了。镜身上的印字很清晰也很漂亮,镜头前端带有一圈红圈,是专业镜头的的标志。有对焦距离指示窗。后卡口加工很细,镀铬很亮。镜身上的景深标志印刷很细致。对焦环定位相当准确,变焦阻尼很好,将变焦筒拉到200mm端不会回落,说明镜头使用很少,里面的阻尼很好。镜头的外层筒是一般韧性很好的塑料加工的,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很脆的工程塑料,里层用手指敲击会发出响亮的金属声,从重量上也能感觉到金属的材质。 _8 @6 q8 y$ m' X0 |: Z , U) _/ N, A, s! u) }前口滤镜为55mm,显得镜身更加小巧,且是3.8恒定光圈,比照尼康小钢炮只小了不到一档的光圈,但重量大减,外出旅行带上它应该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个人以为从重量上讲,从实用上讲完全可以替代小钢炮。& `1 Z8 w( ^& @) o
最近对焦距离是1.2m,镜头前端标有“MACRO”,是微距的意思,不过只能达到1:4.5,从实际情况上看,算不得是微距,但在200mm端也能这么近距离对焦,实用性还是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