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立秋”。专家表示,立秋这天,我国民间流行“啃秋”“咬秋”“贴秋膘”等民俗。
% K7 C8 {- M5 \& z( g 在线医院咨询专家介绍说,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熬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8 X7 N8 Q7 k1 p' l$ A
立秋这天,很多地方有用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立秋后,秋风渐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最好办法就是“贴秋膘”(也称“抢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7 W. x5 H5 b0 ~. ^# B' D4 q7 ^5 m$ Y 立秋除了“贴秋膘”,我国民间还流行“咬秋”和“啃秋”。城市里的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西瓜啃,抱着山芋啃,抱着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7 ^* S5 g4 A+ C# L+ z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以防止腹泻,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6 _( R; Z# l+ K- E+ t) L
此外,在浙江一些地方还流行吃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s1 H" P/ Q( f/ @
在线咨询医生qq表示,有心的公众不妨在立秋日尝试一下这些习俗,感受一下立秋节气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