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4)  鸡蛋( 0)
|
转载一篇文章:昭君的博客+ Z4 z8 L! X! {# F$ R
, z v: H: _# @( V9 @3 Q$ y! Z
* Q- x! _' U& x% H% N& S用英文写东西是我工作中每天都要对付的事情。这里说的“写东西”,大到专业论文,中到课程大纲,小到同事和上下级之间的日常交流和讨论所用的“备忘录”和各种电邮来往, 等等。有意思的是,对我来说,写作的困难程度却是和上面这个顺序正好相反--论文因为有正式的格式(我们专业是用APA 格式,虽然繁琐,但至少有“案”可查),而且文章的结构也基本上是“八股文”架构,所以没有什么太多的“不确定性”; 上课用的东西呢, 也一般都有固定格式,比如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设置,就由 university curriculum committee 制定好,自己只要将具体的内容加入就可以了。 其他如Project Guidelines, Grading Metrics等,也比较直接了当。反而是那些讨论性质的文件往来,因为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写起来总是疙疙瘩瘩的,让人烦恼。有些较真的同事和上司,还可能在回件中给你修改语法和标点呢。1 _- R9 H. d% T
7 ?* }. r3 ^4 y. q4 w4 f
, X% O, f9 C& u& P. Y
其实我们这一代中国学生学英文的时候,好像对读和写的要求大大高于听和说(现在不同了,新来的中国学生的英文听说能力往往让我惊讶)。还有人开玩笑说,中国留学生对英文的语法掌握,甚至高于一般的美国人(如果让普通的美国人去考托福,得分不见得能超过中国学生的平均水平呢),但我们往往在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上“露馅”, 而中国人写英文最容易犯的错误,大概就是介词和代词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上面了。我最近兼系里人事小组组长,要给还没有终身的同事写评审鉴定和留任意见; 这种文件要在给出委员会的评审意见的同时,指出候选人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既要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又不能太harsh, 还要平衡各位有投票权的同事的意见,很费脑筋. 我写的两封信,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 但还是被一个教“Business Communication”的同事“逮”到了几个style 的错误(比如逗号句号放在了引号的外面呀,间隔的行距有的地方不统一呀,之类的)。我开玩笑说她犯职业病的同时,也承认这些小小的细节正好是我写英文的“软肋”, 也许应该上她的课“回炉”一下。
+ O1 s4 ^" z& _! o7 s
2 {0 u( f2 X! j: ^7 n! m
' a, y3 n# F8 e& F* F+ y老公工作中除了经常和同事老板和客户写备忘录和商务书信,还要动不动和IRS 有书面来往(代表客户找他们解决争端)。 刚开始的时候他老板开玩笑说:“不看你的落款名字,就从那么些the, a, an, 和in, at, on这些上面的小错误上,就能知道这不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 写的东西!”其实这些代词,介词和副词的用法, 是中国人写(和说)英文最容易犯的毛病,也是最难改的地方。其他常犯的错误还有时态的混淆,人称的混淆, 人称的单复数和动词单复数不匹配, 动名词和进行时的用法区别,从句到底应该用which, who, whom, 还是 that 起头等等, 主动被动语态的区别(经典例子:"I'm bored" vs "I'm boring"), 以及经典的 "He", "She" 不分!这些对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是“second nature”的东西,到了我们这里,就往往卡壳,得要多想一下,才能找到合适的搭配。 比如,到底是“He got a job at Google", 还是 "He got a job in Google"? “The God bless you", "He should make efforts", "We have done it at our last meeting", 都是很常见的错误。有些东西在我们看来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但对于美国人来讲,就会觉得别扭,久而久之形成你英文不够好的印象。还有很多见的,比如把“its" 写成 "it's",该用“e.g." (meaning "for example")的时候用“i.e.” (meaning "that is"), "different from" 用成 "different than" 等等。当然这些错误,美国人也会犯(我就经常遇到学生把“loose" 和"lose", "affect"和 "effect" 甚至"you're"和 "your"混着用,drive me nuts! / [ p* s8 ~; B& \8 o
! O! L- W$ J& Y5 U+ f. a% o6 g这里随手摘几句我遇到看到的例子,大家来做个“改错”练习吧:
. B0 \. h2 R+ a; v% z6 Q& A8 s( _ x( p7 \$ t% b, R7 S
7 w& G3 b$ R$ B. D1) The test results, therefore, can illustrate how location and strategic factors interacting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an foreign enterprise in the emerging economy./ |0 ]: C; J2 g7 t8 p
0 u& J2 n6 e. ^/ L2) I was absent because I sent my friend to the hospital yesterday.3 M: v# d. s7 X) g+ p$ Z) M
) Z: S! v' M4 j" d4 p7 y3) I prefer this assignment than the other one.
2 c0 D( ~7 ]0 G( k7 r+ D
; W- q7 L4 V. s; I8 @4 S/ f& S4 ]4) How to say?6 J1 \' S" u% _6 R4 r
4 k* [& b0 h7 d H1 _+ G1 V6 C U
5) I'm going to home tomorrow. - ~5 U4 y. a& `0 q+ G
w4 _# t! h% \5 {7 n3 y' O6 O6) China and Japan ar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East Asia.
8 t9 }* A2 v% d/ G3 z) z# V* l- r) u0 [
7) To illustrate how entrepreneurs to create valu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start ups.....) D% w- N( o- ?( H6 e5 E5 q
) l+ P; X/ C1 _. E7 c e
8) There are not consistent findings on...." r, s+ L2 O9 W5 D7 o& N$ e6 c9 z$ }
/ L! O1 T* i- h9) However, few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explanation to the differently effeccts of .....: M" t8 h& z( o
* X( W! n) u4 O# @10) Especially in the US as the largest economy....
' Z X8 V. p# q8 Z+ \8 r; O( i% K' B2 R* O5 _5 U! q
5 ]* s7 R' {# D% D1 P- B$ A; L: A5 N Y
每个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也许做科学和技术方面工作的朋友,对英文写作要求不会太高,至少那些实验报告呀技术手册呀什么的,也应该有固定的格式。但许多朋友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被提升为管理人员,对各种书面来往的要求就会大大增加。虽然多数美国人对我们这些非英语本土生长的同事或者雇员会比较“网开一面”, 但工作就是工作,这些语言上的“初级错误”犯多了,妨碍了正常的交流和工作,肯定不会是好事。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尽量主动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除了正式回到课堂(比如上面提到的Business Communication, 就应该是很有帮助的),平时看书读报的时候多注意语法和各种表达方式,甚至向孩子们讨教(这个可能对口语更合适,写作就不见得了),都是可以使用的方法。3 a: W6 T$ t" C# W
3 g3 D, I, `! |% _2 Z. k7 O
0 a" n* S0 Q5 @$ ^5 `# ~( y
一点职场观察和心得,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有什么“经典”案例,欢迎发言!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