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8-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pala 于 2009-8-7 10:25 编辑
+ r$ m+ Y4 k7 A Y( S' X# B) t9 e, |0 f. [3 k6 C
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未来世界的新格局之二(2009-05-27 07:09:48)
' S) P% F1 ]2 E' E, D标签:国际政治 经济 历史 世界 杂谈 中国 . G' f/ _/ @5 B M0 ]" S+ U
" f# j5 O7 ^: G二
0 @2 f0 f1 a9 O$ ~. c% g+ i; L& ?" m' T) i/ b$ q
) \' K# s: ^) {! R
0 _* u' }* i# P9 H& X; A6 P% r
5 K4 g. K' Z! e! J' I+ ?3 r( }
有不少读者对俺的这个看法,表示异议,认为俺过于丑化了西方这个道德神圣的世界。俺只好举一个例子,给大伙儿开开眼。
* R1 x% K5 c% h& q
: g- r5 z; j# k( n/ R0 W& ~话说在2008年3月29日,在德国莱比锡,开了一个国际运输论坛会议,东道主国家的总理,就是俺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位成天把人权挂在嘴上的梅克尔女士,应邀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作为欧洲最大的生物燃料制造国家,就是在如何把人吃的东西,转化出来给汽车吃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的国家(不过以德国人的科技能力,当年可以成功的把人转化成工业燃料来烧,那水平不是盖的)的首脑,针对有些人士,批评是因为生物燃料导致的世界食物短缺和价格高涨,表示反驳。+ y: o" ^7 o5 b' E0 V
3 k% d( a, i, C e) w- j1 e# n梅女士抱怨的问题,是那帮印度人居然开始讨论一天要吃两顿饭的议题,那才是世界粮食紧缺的大问题。她让大家想一想,只要印度人的三分之一开始每天吃第二餐,那可是比欧盟人口还多的三亿人啦!而中国人居然开始喝牛奶,这些都会造成人家欧洲人生活不便啊。' D4 A ~, z' L5 j
7 Y/ p* A9 I* N3 v可是你有什么办法让人家印度人不吃第二顿饭呢?当然最好就是让他们自己乐天知命。印度人不是太争气,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暂时对西方威胁不大。可是中国人却不会善罢干休,全心全意发财下去,那可是不太好对付。直接战争成本太大,出师无名。靠台湾议题发挥,现在又掌控不了,周边国家介入,也没有明显效果,确实对西方国家来讲,是一个焦头烂额的头痛问题。2 d" Q5 \1 e7 P0 K5 m
$ ?' \$ I1 q8 @6 s( v Q2 A- ?而且关键点是这几年,大家还企望中国做冤大头,为世界经济危机付账,可以把各位从泥坑里拖出来呢,因此要摊牌,尤其是军事上的摊牌,估计还是一个中期的展望。
4 Z' T2 I+ \% h0 f, `) {' `2 r( z
- ^/ R+ o( L3 J( {7 H# F但是短期来说,西方不是没有劫材。其中一个比较好用的,就是碳排放和相关的贸易。
& [" \( n0 s! S2 V) a, H# Z* S
3 h1 ~% c! S- p从这个角度来看,以美国众议院议长,也是美国政府第三位实权人物,佩洛西女士带队的美国议员访华团,去和中国谈论国际气候和合作问题,而不是她比较拿手的这个独,那个独,这个权,那个权,显然比较有看头。# G; b2 H9 s& q/ i$ V+ @
3 _2 `: n5 W4 z3 C' F8 |8 f
看碳排放的问题,首先是这个立足点非常高,可以占据道德的珠穆朗玛峰。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啊,那可不是假的,很普世的(不过印度人民只有一天一顿饭,不知道算不算普世)。因此在这个议题上,玩花花,你是没有权利抗拒的。! M8 u% h b- k- Q; c
g4 B* m) ~+ {; z3 x
大家都知道要减低碳排放,就是要把那些放碳大户给收拾一下。何谓放碳大户?从企业的角度讲,就是你那些技术上比较落后,财力上比较拘谨,在能源利用上水平比较低。从国家的角度讲,如果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你的主要强项是在制造业上,那么放碳的可能就比较大。而且如果你的最大的能源又是煤炭这个碳排放大户,那么碳排放政策出来是对付谁,就不用问,也可以知道答案了。' L# t8 R9 D- g0 F* h
: G& v+ I# }) b, S. p+ i- D! U0 M
那么现在中国在全世界的碳排放处于什么情况呢?- L! K: E! M. b7 N8 l
E0 g% t( A# J) k0 |& V! _$ N看一下下面这个图就比较清楚。
, D( E$ I# C5 ?2 _2 C: A
8 l" [* M9 A& F. d
8 l0 g0 }5 L D; y4 D4 A) |
$ x! z5 L, _% Y: e" ?& _: b/ {, u图一 关于世界碳排放的一张旧图0 L8 y1 {; w: h6 |
1 V% z$ j6 W9 {4 W9 z3 x9 P
; P+ ?* a: q" }5 `# U! z1 v( }5 ~8 s, }8 u$ a. ~, C6 n/ h
图二 2006年数据中国已经变成了第一排放国. E2 J, ^+ M. t9 v- J3 J5 d2 W
3 y6 n9 C$ X0 ]+ B# l 6 O9 U3 {' ]4 _& f. s* [
6 i& O. v& b: E
第一张图看起来的数据是比较像2004年的数据,因为第二张图上,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户。而由于油价原因和经济放缓,美国2008年的碳排放下降了2.8%,因此如果碳排放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中国受到了影响应该是最大。
4 R2 T% @* ?: w: I5 }
1 s5 `" J8 W2 j1 F; o/ A中国在碳排放的最大问题是,不得不依赖大量的煤炭来发电。在中国的煤炭发电中,好的煤要用来冶金,化工和民用,通常是差的煤用来发电。这些差的煤,又不是那么容易去清洁化和液体化。要降低煤的比重,就是要靠增加核电,水电,或者是其他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石油,以及风电,地热电和太阳能电等等。
5 c5 ?# L; @! D# V2 }, e4 W$ ?
; I/ N( s2 U/ s! d1 K' _) H对中国而言,最大的自有资源就是煤,从山西,内蒙到新疆,挖都挖不完,最便宜的也是煤。天然气来之不易,当然要首先考虑城市的燃气需求。石油来得更困难,而且贵得很,当然也烧不起。而水电和核电,前者是投资庞大,后者不光是投资大,而且中国还没有关键技术,只能任法国,日本和美国三家痛宰。要搞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则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当然没有办法把煤电用量拉下来。
1 ], b0 D: S+ I" ]: Y
$ ?5 O3 p' ^" x$ Y6 d0 L8 T% P+ F因此一旦西方利用国际舆论,把碳排放拎出来说事,中国确实需要有好的对应方法。% }, Y: o* S/ ]% t
7 `" N2 L) _# D s: \碳排放的操作,就是所谓的“限制和交易(Cap and Trade)。从国际的角度来讲,就是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大家商量一个目标,然后每个国家谈定一个排放量,然后每年递减。那么这个排放量是怎么定?是按国家的土地,还是人口,还是经济总规模?8 e6 I; S! w2 _) m z
' N6 s- o; K2 G2 B# Z7 U% ]要是按土地,那么地大人少的国家自然好处大,比如说俄罗斯,加拿大等地。要是按人口,那么中国和印度就比较划算。从人均来说,全世界的平均碳排放量是4吨一年。中国现在大概是3吨。德国是11吨,美国是20吨。要是按经济总规模,中国也不划算,对比美国,人口是人家的4倍,可是经济总规模人家是你的4倍。- P* n9 d# o; W4 r7 b
3 u$ C* J V/ G! q2 p6 _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经济,而且人家的制造业水平高,技术先进,因此在减排放上比你有优势。
2 Y0 L( e! Z9 p* N* j( ^( m( n2 Q1 F" |
所谓交易,就是如果你达不到排放减量,那么就得花钱到排放量大,但排得少的国家去买你的排放份额。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比如印度,人口不少,土地也不小,经济总量还可以,因此分得的份额可能比较大,那么加上人家不用发展制造工业,老老实实做软件外包和接听电话服务这样的清洁工业,那么就可以把多出来的碳排放额,卖给拼命发展经济和拼命干活的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