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   鸡蛋( 0)  
 | 
移民加拿大 你适合吗?) A1 h& a7 D+ s7 j0 g 
 
! a% i0 ^* Z. \0 ]5 ^0 T6 B一位中国老人谈技术移民在加拿大工作、生活的情况# L' h, e- t0 M1 `' a 
# l) j7 b# W8 b1 Z 
一份工作几十个人来争已是司空见惯 失业危机感更是挥之不去的心理负担———) d$ v7 P/ R; X! Y% r8 y 
 
! q7 S/ U# n2 ]7 B' r  M  安大略省专业工程师协会董事马丁日前表示,加拿大的工程师需求早已饱和,以工程师为职业的专业人士,不应再盲目移民加国,否则只会令工程师就业更加困难。马丁指出,“移民部缺乏明确指引,加上某些移民顾问不负责任的吹嘘,还有那些从未做过调查研究的媒体的宣传,让许多专业人士抛弃他们原有的良好工作,来到加拿大面对残酷的现实。”8 E) y* }( D, `! G6 g: V 
. Z, B! c9 [" e1 c 
  而现实如马丁所说:“加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就业机会增长,都是呈一种缓步上升的趋势,但工程师类移民数量却是在迅速增加,其增加幅度是经济增长度和工作机会增加量的数倍。”加拿大人口毕竟只有3000多万,工作市场只有那么大。- t0 s* D+ e: F9 {, e2 [) A) e 
% g: U/ J' p0 v& }$ a# M 
  2004年下半年我和老伴去加拿大亚伯达省埃德蒙顿市探望女儿。女儿、女婿携外孙三年前是以技术移民身份赴加定居的。7 b, o) {# r. _2 U4 J) y5 w 
8 @. U# a! c5 w1 o6 ?: Q: ] 
  埃德蒙顿市是亚伯达省的省会,俗称爱明顿。它的位置在加拿大西部,在温哥华东北约700公里的地方,它是加拿大北部的最大城市,人口七八十万。7 w! n. t/ ]2 y9 @ 
9 w/ t% `8 w: g! F8 C 
  据说爱明顿的就业形势比多伦多、温哥华等地都要好,然而所见所闻并非如此。这里就业仍相当困难,尤其最近两三年新来的技术移民较多,工程师数量早已超出实际需要,一份工作几十个人来争已是司空见惯。即使找一份体力活,如打短工、小时工也不容易,找一份技术工作更加困难,不少技术移民不得不自降身份,隐瞒本科、研究生学历去寻求初级的技术工作。加拿大不承认国外学历,为了找一份技术工作,国内博士不得不在此降格读硕士,硕士重读硕士,甚至重读本科、大专。在同一个班里,就有来自国内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同学们戏称此种现象为“大洗牌”。 
3 ~) y. v* e% }# u  r1 ]) d. L4 w- Q3 x9 j9 [( o. @ 
  我所接触过的技术移民,从面部表情上看,心情轻松,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为数较少;而心情沉重、愁眉不展,时刻担心被老板辞退,从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人为数甚多。许多人不得不不断地寻找工作机会,求职简历几十份成百份地寄往各个公司;有的虽有工作,或担心随时被炒,或不满目前薪酬,也不得不寻求新的工作机会。失业的危机感是很多技术移民心里挥之不去的沉重压力。 
8 A0 @/ ~' j. ]9 t$ _7 I4 t  m, a- Z  j 
  下面是我见到过的几位技术移民在那里工作、生活的简单情况。 
4 g& y2 g4 F- h3 H! }  V1 l0 X, t2 p+ @2 g- w 
  ■为生计,生物硕士改学护士* _2 r3 z1 [' g) h$ g7 f! l 
9 b& I# m- |. v' F4 d* Q- p/ B 
  小G,来自河南郑州,国内双学士,生物硕士,有住房百十平方米。来加拿大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经常想回国,但无脸见江东父老,妻子坚持不回。生活先是靠学英语领到的补助每月900加元,孩子的奶金补助230加元,后来为了就业与维持生活改学护士专业(相当大本),现在实习阶段有些收入。像小G在国内拥有高学历到加拿大改学低学历的人为数还不少,每忆起郑州的情景,非常留恋。他的爱人在国内做财会工作,来加后先是打工,现在学习英语。 ! k# Z0 K" Q- K4 _* G 
0 z# r' }7 Z9 a7 r5 a2 T 
X女士,大本,来自国内某电力公司,决心来加开创美好前途。移民两年多,主要工作是为保险公司推销保险,推销对象是华人移民及探亲旅游者。她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经常深入教堂广泛与华人移民接触,并很快接受了“洗礼”,她称是融入这个社会的速度较快者。丈夫是国内某大学的行政干部,开始不愿来,妻子说不来就离婚。丈夫来后打两份工,白天在加油站拆仪表,晚上到商场当搬运工(体力活每小时七八加元)。现在购买了一套18万加元的房子,为了交纳分期付款,夫妻俩不得不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她是义无反顾在加定居者之一。她说在加发财的可能性很小,但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维持生活。5 p8 k" g- W" y' b2 C/ V+ R0 s 
/ A) k- E7 D1 S3 j2 h 
  L先生,四十七八岁,清华大学环保专业博士,国内某大学教师。来加五年,经朋友推荐到爱城某大公司任水处理“准”工程师(干工程师的活,但无正式资格与任命),年薪五六万加元,已购住房(分期付款)。按说他在技术移民当中,算是工作稳定、薪酬较高者,但心里仍很不平衡,他的上司项目经理,加拿大人,36岁,大本学历,年薪十多万加元。他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很难进入管理层,永远是打工一族,几年来每天午餐,仍独自一人进餐,很难融入白人圈内。再看国内同学,各方面进步都很快,自己却无可奈何,现在回国工作,和国内同志又差了一大截了。他说内心很憋得慌。 
6 }, X6 z# `$ u6 ?1 z" C. B( W6 I- G 
  J先生,夫妻二人来自北京,均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已有十年工作经历,月收入六七千元人民币,且有自己的住房。来加后一心要找一个合适的技术工作,不肯打工,然而加国不承认国外学历和工作经验,于是只好去读硕士。为交学费贷款一万多加元。丈夫毕业后求职仍不敢说自己是硕士,找到一份工程概预算工作(初级技术工作,老板不用高学历者),小时工资13加元。半年后有了加拿大工作经历跳槽后小时工资22加元,跳槽时才说出研究生身份,但目前工作仍为初级技术工作。妻子现仍读研。孩子在幼儿园。工作、学习、照顾孩子压力都很大,生活水准远不如北京,他们比较苦恼,是留是回,很费斟酌。 ' x  @6 B$ u- T 
 
+ Y. v& h8 O- X5 n0 D■心态好,靠救济也凑合过2 N- R+ P" c- f# A/ K7 J 
( [6 w9 L2 z" Y; f, e0 r# P  O2 } 
  D先生,华东某大学环保专业硕士,毕业后曾在某省会城市从事水处理工作十年。因嫌国内工资低,三年前移民加拿大,来后三个月即找到一份绘图员的工作,开始工资每小时12.5加元,现每小时18加元,从2003年开始在加国又重新读环保专业硕士,因加拿大不承认中国学历,现在是半工半读,十分劳累艰辛,工资也相应减少了3/5。妻子国内某财经学院毕业,来后经过一段专业培训,现在一家银行做录入员,小时工资11加元。夫妻二人性格开朗,都很乐观,工作学习不怕低就,不怕吃苦,身体也好,他们比较安心地在加国呆下去。有一小女,在读小学二年级。1 t! [" p- N( k7 z1 y 
 
6 @- T& ?* y- Q2 y6 Z  Y女士,江西人,没有正式学历,在国内月工资人民币400元左右。爱人是博士。四年前随丈夫移民加国,来加后生一子,后因家庭经济问题离婚,男人说我亦失业,无法给孩子供养。现母子二人生活主要靠政府和教会救济为生。补习英语政府每月给900加元的补助,孩子有230加元的奶金补助,住房靠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每月只需200加元。到加拿大以后,基本上没有买过衣服,全靠救济,孩子上幼儿园也是申请免费,吃饭每月200加元左右,选买最廉价的菜,维持一个很低的生活水平。2003年还给国内父母寄去2000加元(目前1加元=6.8元人民币)。像她这样靠救济的人在中国技术移民中比较少见。她认为自己确实到了“天堂”,因为她在国内工资每月只四五百元人民币,父母退休金也不足千元人民币。目前她表示不愿找工作,有了工作收入很低,还要交税,取消了补助,还不如现在吃救济的生活水平。 
9 P7 L. k8 }0 q3 `- W: E8 n0 m" I. | 
3 J' w% g0 n6 m% ?  ■技术移民四个注意& z; O1 A" E6 Z' E) J1 v 
 
% I" p7 W2 v6 h, x2 J7 X5 [6 D  从以上几位技术移民工作和生活情况来看,有的人适合移民,有的人则不适合。适合不适合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y7 |8 o1 y$ d: m, n4 c& r 
 
3 P) B! O0 E. O1 q  u& h2 V, j) N  一是年轻力壮身体好,不怕吃苦不怕累,能够胜任体力活。找不到技术工作在所难免,司空见惯。此时就要有一个好身体去打工。即便做技术工作,体力也要能一天兢兢业业坚持八小时,时刻不能松懈,老板的监督是很严的,虽然表面上很客气,但他可能随时$;$; 辞退你,事前并不给你任何教育和警示。如果年近40岁,或身体比较弱,一介书生,没干过体力活,受不了苦,就不适合选择技术移民这条路。. q, ?6 n# l( `* \" c+ h& j8 P8 o' u 
 
0 i: Y/ b6 ^" _  二是心态要好,乐观,有克服困难处境的坚强毅力。遇到不公平甚至被歧视要能想得开,能较快地适应当地文化。加国法律规定种族歧视为非法,但对有色人种的就业歧视、学历歧视、职称歧视、工资待遇歧视等等,实际上是存在的。国内的工程师、高工、硕士甚至博士能找到一份绘图员、概预算员、电脑录入员、化验员等初级技术工作,就算很顺利了。否则,当杂工、清洁工、搬运工者也不鲜见。如想熬到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公司中层管理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另据当地一份华文报载,移民工资比当地居民同样工作要低15%左右。面对此种处境,或者说是不同的文化观念,如无充分的思想准备,会是很痛苦的。如无法忍受,不适合技术移民。   |( f4 }* U+ y% T3 B7 K 
三是英语要好,尤其听说方面要有较高水准。或者学习英语的能力要强,起码日常生活用语和技术工作用语要能顺利交流。英语不好,应聘面试这第一关就过不去,即便你有技术才能也没有机会展现;找到工作也可能很快被辞退。有的人原来基础太差,或者年龄偏大,经过一两年学习仍不能过关,在那里谋职就有更大困难。融入当地社会最大的障碍也是语言问题。如自己英语较差或学习语言的能力不强,最好不要去做技术移民。 
8 [4 Q. |; f2 q9 W 
% X. C7 h2 I; C# k3 f0 l  四是在国内后进地区,如西北、东北等地工作,工资很低者,移民加拿大后感觉良好,此种情况比较适合移民。否则如在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工作,有自己的住房,每月家庭收入在两三千元人民币以上者,则不适合移民。在加国月工资虽能挣两三千加元,折合人民币一万多元以上。但那里物价昂贵,尤其是房租、蔬菜、水果。如西红柿每磅(9两)1.99加元,最贵时卖到5.99加元,一杯豆浆1.49加元。在北京每斤西红柿只卖1元人民币,一杯豆浆不过1元人民币。实际生活水平,在加国月工资两三千加元和在北京两三千元人民币,大体上是相当的。在北京家庭收入每月在四五千元人民币以上者,要比在加生活宽裕多了。有些人想多挣些加元回国内消费,这是相当困难的事。除非把生活水平降到比国内低很多(加国税收很高),否则是剩不下几个加元的。 
; E2 t0 J0 S; |! h' R9 U0 Y+ n5 Y8 X* f' a. @! T% a  [4 O 
  总之,我个人认为:具有同等学历、同等工作能力者,留在国内工作比技术移民加拿大更有发展、更有前途,精神上更加愉快。) @0 d: V4 X1 M9 U( }' [5 D 
% w5 O! [) v9 }$ ^) T 
  ■前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2003年去多伦多的唐人街与普通市民会面,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当地华裔或中国人的支持和欢迎。由于加拿大市场有限,而近些年来高科技类工程师移民数量却在迅速增加,其增加幅度是经济增长度和工作机会增加量的数倍,造成许多高科技人才就业更加困难。(见图) 2 x8 Q& `- f9 w9 q9 Y7 t 
7 V, @6 M: |+ j1 u4 m2 G5 T" J4 M% K+ e 
)  
+ Z& a& z7 ^: a! s0 ^- |. B 
' v$ I% @1 B2 T" f7 n[ Last edited by 小李飞刀 on 2005-4-5 at 08:48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