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43|回复: 10

关注张栋, 美国杀人案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6-2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近日,美国肯塔基大学中国留学生张栋涉嫌杀害女友,被警方逮捕,并被控一级谋杀罪。仅仅一个多月前,路易斯安那大学拉菲耶分校中国留学生罗海明刚刚因杀害一名中国女生,被控二级谋杀罪。2 R% \- m9 \8 }( ]+ n7 d
短短两个月内,两名中国留学生先后涉嫌在美杀人,这对一个只要数万人的小群体而言,发案率不可谓不高;而受害者又同是正处妙龄,且和凶手很熟的花季少女,案情不能不令人发指。( P) l  b" j" j! `7 z4 Z! B/ _
5 D9 s5 O+ W/ ~; G6 J' g
更早些时候,佛罗里达州还发生过一起中国留学生卷入的荒唐凶杀案:这名中国留学生到一名妓女家寻花问柳,双方因故发生冲突,该妓女和男友失手将中国学生打死,之后又把中国学生的尸体放在他自己的汽车后备箱里。  s, }$ k( p( }& C$ }* {

' {4 n; |- M6 {* |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天之骄子”中的“骄子”,中国留学生在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美国,为何频繁杀人、被杀?
9 P) G3 m  ~6 U" s. F' W7 L5 d9 ?) d9 ?. C' n
--橘在淮南为橘,在淮北为枳。难道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水土不服?
# g/ M7 ~1 [# M/ \, m
/ c/ w% [* U# \/ B0 z2 D" _,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难道是中国学生到美国后很快就被美国的高犯罪现象污染了?
/ @% Y% }1 C/ b* O% U3 u, O
; m$ K  h7 @# Y! ]  C  S/ a--抑或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 W+ ~) K! m( i. }, a0 m& r$ h& f  x" j+ A9 s- q
同学诧异7 O2 v; X- ]( N3 x  ^8 q

1 W+ T7 [, j8 e! ^张栋和罗海明杀人案中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或许莫过于两人看上去都很文静、内秀,同学和老师都不相信他们会杀人。
$ \7 J- d/ c8 g( l; w! J8 i0 d/ ?) G- O) `
张栋被捕后,曾和他在同居一室的肯大同学金海浩(音)对肯大所在城市的电视台表示,“他只有24岁。我正在努力想他为何杀人。”4 \' N0 d  L8 |# ^$ q9 J" y. ~
' {; P* c- f! i9 w8 v2 y  L
他说,“我仍不能相信这是事实。我希望人民能够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9 h2 y6 S" r0 M1 E$ d
. _! R9 t$ F* U. A4 K8 S& s- b
张栋的朋友邵志宇(音)说,“我赶到非常震惊。我从未想过这种事情会发生--他会做出什么伤害别人的事情。”9 f7 {* u: k8 R1 a3 P$ c
( i" ~& _( U, Q4 n
无独有偶,罗海明在美国杀人的消息传回上海老家后,曾在上海位育中学和罗海明同过桌的一名姓陈的女士说,“别人告诉我罗海明是杀人嫌疑时,我不相信。后来我在网上看了他的照片,才相信。”
5 M. P5 u: S, ^/ t& _; d" e& Q+ q. R# ?/ ^5 E, V' g0 c
她回忆说,“在我的印像里,罗海明聪明、有趣、脾气好。他怎么会杀人呢?”
# s6 L/ Y# g: v/ r5 U' J3 i# \' s" w
初二时教过罗海明的吴老师对罗海明杀人感到震惊。她说,“罗海明在班上总是一个安静的好学生,这(他杀人)让我非常震惊。那个时候他很内向,不爱参加活动,没有很多朋友,但他成绩好,父母受过良好教育。这样的学生不应该犯令人恐怖的罪行。”  e& r" f5 y; B) V0 M+ T

6 c6 F# `0 }9 @" y而那名嫖妓被杀的中国留学生,据说在学校也颇有人缘,热心助人,在中国人社区口碑不错。
% m$ x. b* W2 E; G6 Q' ^+ m5 E7 p! e0 d5 q% M5 u
为何杀人?* p( N) J! [* G# R
+ B  P+ g% C4 Q
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不必对中国人在美犯罪大惊小怪,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一再杀人或被杀的消息,正同美国媒体一贯热衷报导的中国阴暗面一起,不断强化着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成见。( t, W5 J6 ]! l3 u; u, G5 N; g7 m
  A" ]4 [9 E2 f( ~0 Q+ K( V
同样是24岁的大好年华,未接受高等教育的NBA球星姚明正以日趋完美的球艺、罕见的谦逊和低调,赢得亿万美国球迷的心,改善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负面看法;张栋、罗海明们却在异国手刃同胞,给中国人、中国留学生抹黑。这值得深思。4 F$ e. L$ `# X. x* \1 s8 U
( L  C+ \! d' {/ g$ G
专家对多维社表示,张栋、罗海明杀人可能有独特的原因,但分析中国留学生在美犯罪的深层共性,至少应考虑两个因素。
8 C, }2 H2 D* [3 M; n, i4 _; @; P5 k1 e( I4 u; y
第一,文化差异。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人成年后从一国到另一国,往往会遭遇“文化震荡”。所谓“文化震荡”,通常指外国文化和母国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给新来造成的巨大不适应感。, t( |. U2 l$ c

$ y6 {& k! V: l! {) _美国文化同中国文化的差别显而易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在国内可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美国文化,但这同到美国后完全融入美国社会是两码事。中国学生一般会考试,会读书,但适应性相对较差,尤其是那些在中小城市长大者,或大学毕业后直接来美国的人。他们未接受社会的洗礼,更容易在美国迷失。
& Q' X; h3 W' j8 K! k! ]. t; f. _* h& Y- V0 m1 \# L$ s+ G' x! R( U- O/ J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在国内,从读书、就寝,到吃饭、恋爱,几乎所有事情都有人管;而在美国,正好相反,除非你违法,几乎所有事情都没人管。这个巨大反差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 m4 F$ p1 i& \$ b

# C2 Y4 x6 u. }- {5 V更大的自由应该伴随更大的责任。但野马一旦脱疆,却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 v# {  u+ C3 c" r

, }& d- g$ R9 ]9 [$ U6 E/ e第二,心灵孤独。由于文化的差异,加上语言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的沟通障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普遍感到孤单。虽然美国很多大学都有中国学生会,学生会逢年过节也会举行大型活动,但静下来后,留学生内心深处往往会感到一种因缺乏知心朋友的无助和孤单。张栋、罗海明杀人显然与此有关。4 c8 j1 Q3 `3 o" U; [0 E

' @/ \  p  s) u9 ^为从根本上化解心灵上的孤独,留学生通常会利用各种手段来“交友”,但男生明显处于劣势。一方面,在美国的中国男生总数多余女生,要内部解决问题,女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中国男生很少有能“泡”到洋妞的,而一些中国女生却因种种原因积极同外国人交友,这进一步加剧了留学生男女配对比例的不平衡。( Q% R+ B# I' a4 _
3 F& W5 M. R3 Y; C6 o, I5 ]3 e5 y
国内某大公司一位年轻副总裁曾私下告诉记者一条所谓的“18个月定律”,似乎可从侧面佐证中国女子在美国多么“走俏”。& v8 l8 }# j$ S# J: c
( ~7 d3 ^! l6 V* R
该副总说,根据他的观察,他身边及认识的众多夫妻、情人中,一旦女方在美国单独生活时间超过18个月,没有不分手的。
5 u7 Z9 ~2 d0 n6 N
; W6 ?8 O3 ]! Z6 {& i' y他颇为不解地举例说,他的一位朋友,身价过亿,把老婆送到美国没一年,老婆就死活要离婚,甚至表示可以放弃财产。记者能够感受他说这话的酸楚--他的前女友到美国读书后,在18个月内也和他分了手。$ t; s; m. U/ ~) ~
& A6 L' s, ?3 X
专家最后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犯罪,或许显示这个通常被光环笼罩的群体急需细心抚慰和贴心关注。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4-6-26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怖~~~~出来后真的是挺无聊的~~~
$ k0 _0 a! c% Y; v0 Z不过还不至于心理变态到那种地步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利用别人的好心, 欺负别人老实, 尤其是女孩不要 滥用 异性对你的好感.& x$ r0 t* y2 V8 P' |7 b
小心引火烧身.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6-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言之有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6-2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国就意味着。。。/ p5 ]0 m, X3 i8 ^* Q6 }+ k' o
妻离子散?家庭破裂?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4-6-30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值得注意了!!1 ^: ^  L: X. v# {' ~. {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了~
- ~9 I' \: ]# o) F) Q5 y我们留学生都应该关注一下~~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4-7-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对阿,我发现出来的留学生有些问题很严重的,尤其男女关系。。。都是相互的利用一下,然后回国就打算88的那些。。。。。。不知道都怎么想的,用别人的话说就是各有所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4-7-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 所有在这个版的网友 都不会遇到 类似的问题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7-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这儿的好女孩多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7-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做人还是真诚一些好,不要利用别人。
, h. i; C6 ~  O/ p0 v) I还有感情和婚姻上的事,能在一块尽量在一块。
* x+ S0 ]8 u4 g2 M( k' B我觉得距离产生不了美,只能产生日益加深的生疏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4-7-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zt) 美国梦 加国情 中国心

当我们驾车进入加拿大广袤的国土时,我们感到加国人的胸怀也一样宽广……
* \: w8 z- q% a. n" t数载前移居美国芝加哥,去年移民加拿大多伦多,风风雨雨,颠沛流离,几无闲暇静下来梳理情绪。自去年底,我和儿子藉「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开辟「国际象棋棋评专栏」以来,陆续接到一些读者电话。有些读者也是从美国过来,他们说,在美国就读「世界日报」,到加拿大后继续看这个报。我说,我也如此,话来话去,十分投机。我发现大家有许多相似的北美经历和看法,我概括为「美国梦、加国情、中国心」。
8 ~& c& H) q+ \' }. F) r8 P& X+ E$ O漂泊辗转为梦圆 1 \, [8 e5 \. \( n3 y8 e
记得前年我和太太到底特律加拿大驻美领事馆申请移民加拿大时,移民官 Mr.Mcluokie 最后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已经通过了,欢迎到加拿大。」当时,我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终于我们可以在北美生根了,终于我们不再是漂游浪子了,终于我们全家在这个新大陆有了发展的起点了……9 ?7 z" w1 O3 `8 A* Y5 P: E
这件事放在别的家庭可能不足为奇,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毕竟,我们的「美国梦」没能圆;毕竟,我和太太都已经是 40 岁的人了;毕竟,我们从小每月才能吃到一斤肉的身体再经不起折腾了;毕竟,我们要对下一代的未来负责;毕竟,依中国人的脸面,不混出个样儿无颜见江东父老。 7 [3 ~9 J. `' e2 A! N. }$ [# @* a3 r* }
许多与我有相似经历的朋友和我聊到此,无不深有同感,且感慨万千,大家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位朋友带这儿子先去欧洲,然后经美国,最后落脚加拿大,辗转近十年,跨越大半个地球,才找到人生的归宿,当他们踏上加拿大的国土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d+ K4 A- D  q; z2 Z; }. b
百感交集枫叶情 ( p7 d7 P' j2 N9 e, ?& s7 t
我们是去年在近 40 年不遇的雪暴那天驾车来的加拿大,我驾着租来的卡车,太太开着自己的车,一路上风雪交加,道路湿滑,太太的车不慎滑下路沟,煞车系统损坏。但所有这些都没有挡住我们对加拿大的期盼和寄予的希望。   v3 Q5 I- ?& M4 B& m  N" h
我们都知道加拿大的社会福利佳,医疗有保障,社会治安好。但是如果你没有在美国被老板炒鱿鱼后,自己每月至少要花 300 美金买医疗保险的经历(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很多人一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就战战兢兢);没有天天打开电视就看到枪杀、抢劫、强奸新闻的经历;没有亲身体验穷人在美国社会被忽视、被拋弃的经历。你很难真正理解加拿大社会对国民的关心和重视。 " M3 ~5 I0 {' y: S
我想说的远不止这些。当我们驾车进入加拿大广袤的国土时,我们感到加国人的胸怀也一样宽广。当我们在公众场合用母语交谈,不会遭受异样或不屑的目光,我们不能不感到多元文化的宽容;当我们知道加拿大百分之七十的贸易额来自美国,但没有「凡是美国拥护的,我们就拥护,凡是美国反对的,我们就反对」的实用政策时,我们不得不佩服加拿大的政治人格;当我们的子女可以在学校学习英、法语,在家里和我们讲中文时,我们还愁他们不能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加拿大无疑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升华,具有崇高感。 # F) h  k/ n' B! i7 x) o# n8 w' H
我们在加拿大的土地上每日劳作,流汗流泪,我们当然就是这里的主人,我们拥有自己做人的权利。同时,我们也随时牢记我们对新家园---- 加拿大有完全的责任。我经常问自己:是否向社会表达了对大麻合法化和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态度?是否鼓励子女从军尽公民义务? % m8 s$ ~5 _. x5 `" g' |0 o0 {5 L+ U
远居海外游子心 / R" N' A- X! ^. H
几乎所有经美国来加拿大的朋友都对中国怀有更深的祖国情结。我到加拿大后发现,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和均贫富的理想与加拿大社会的福利主义颇有相似之处;中国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共存甚为相通;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和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更被加拿大所接受。所有这些,不得不使我为中国而自豪。
4 Z0 g, x+ q) t6 u+ K' d$ h: F% c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讲述一对居住在美国的法国夫妇如何教儿子学法语。从美国来的朋友都知道,在美国教孩子学英语以外的语言是多么的困难,而这对夫妇成功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仅仅教法语,而是让孩子知道法国历史上的伟大,高卢血统的高贵,法兰西文化的灿烂。我想一个华人子弟如果有了对中华文化和血统的深深自豪和认可,他就会内心深处无自卑,人生追求就会无止境。
' T5 x. q6 t3 W5 f' X0 q5 E许多到过美国的朋友对美国科技的发达、教育的卓越、效率的惊人无不赞叹,也希望下一代能有机会到美国去拼搏。说实话,我也这样想。当我们全家在波士顿参观第一批从英格兰乘「五月花」号移民美国登陆旧址时,我知道 160 人中有四分之一葬身大海,四分之一登陆后一年死于疾病,剩下的人在第一年秋天摆上自己种的番瓜、红薯,以及打的火鸡,请来曾帮助过他们的印地安人,一起欢庆收获,感谢神的保佑。那时我想,这种精神就是美国发展的基石,是我们移民后辈永远追求的核心,也是我们面对艰难困苦的支撑。
$ Z0 r) a9 I2 r3 ?孩子们:如果你们愿意,向美国进军吧!去开创一片新天地。但你们永远不要忘记你们的加拿大,你们的大中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7 22:57 , Processed in 0.10618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