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7)  鸡蛋( 1)
|
如果有人要问,奥运会期间,鸟巢、水立方、工人体育馆等奥运场馆里,每天成千上万个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肤色、讲不同语言或方言的观众,喊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加油!奥运过后,加油(jiayou)这个词已经成为英语词汇中的一员。0 D2 l m4 v7 N; ~
/ c9 n2 [; C7 y0 M《中国日报》特稿,在观看8月17日晚鸟巢举办的田径赛时,观众席里声嘶力竭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而当俄罗斯田径运动员萨米托娃在女子3000米障碍赛决赛向终点冲刺时,“加油,加油”更是伴着她现场打破世界纪录并摘取金牌。) A1 } |6 M8 s7 t+ f0 K7 A* N4 p
/ m2 K: L, ?( J/ O2 S! R8 `" W* y7 w听到这“加油”之声出自来北京看奥运的众多老外之口,让人觉得心里热乎乎的。前些年和外国同行打交道,听他们讲英语时夹杂过一些诸如“下岗”、“关系”和“三陪”之类的中文词。当然,这些记载中国社会变迁的汉语词汇最终似乎没有在英语里大行其道,原因可能是它们在英语媒体中传播不够,或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词覆盖了旧词。$ J9 F; l: p" {' U
! }$ I2 T- Z/ u7 h
但是,“加油”这一词看来命运不一样。除了无数次在观众的口中被大声喊出来(很有点李阳式的疯狂学汉语的味道)之外,“加油”被许多人贴在脸上,写在T恤上,以及印在老外们带回去的礼品上。更重要的是,它是这一阶段英语媒体中关于奥运报道的高频词之一,今后也会在世界各地被华人或老外喊出来。4 t, i+ g7 F( b1 E" t
" T& l5 G* o+ Y. m7 e/ k《中国日报》(China Daily)就一直直接用汉语拼音jiayou为“加油”走向世界而加油。当然,它采取的是拼音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说“牙买加加油”时,既用“Jamaica jiayou”,也说“Go, Jamaica”。
% [6 o# Y: f6 a. D
& P' G2 C- m k2 X- k在奥运会期间,见到的更多的是如下三种表达方式,它们都毫无例外地保留了“加油”的汉语拼音,举例如下:0 s8 c, {& ~, H
" i! }3 c% z4 }9 d: Q
① 加油,巴西!—— Jia you,Brazil,并紧跟一个解释:Let's go Brazil (美联社 8月22日)( y# ?" ^, [ K* ]8 W0 f3 p0 `* O
9 c* Y' o; Z/ {; f m; q. g
② 中国加油!——“Zhongguo Jiayou!” 或 “Go China!” (纽约时报 8月24日)
2 c/ ^+ J8 p6 R" o$ M. U. I8 `$ G" y
9 v4 Y' b$ Z4 T5 s* x/ E③ 加油!—— Jiayou! Go! Go! (泰晤士报网8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