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2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就只好和稀泥?”
8 b; \9 F$ a: h( _" v) E$ o前一段国内发起过这样的争论,最后卫生部部长都出来说话,算是告一段落。
' k5 Z0 i2 x2 a! b$ P2 aNo offence, but I do doubt his credibility. 中医现在仍然在官方提起之中,作为一个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打官腔而已。
) H4 c$ W7 `7 k; U2 D# X0 Khttp://health.163.com/special/0018223L/angey-doctor.html& z5 l5 a0 e- |( V, {* g( E) |
http://www.tcmer.com/Article/tcmll/sk/200803/20080307113059.html1 e" @4 e' _1 j! g0 h" u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8ttf.html4 o8 l# S. `; l) G* ?; V
# S! O6 s9 g- B1 J4 v$ [9 O
“首先,你所谓的“西医”.......医生的第一目的是解决病人的痛苦,而不是进行科学研究。”2 u2 A" H$ C& X' q$ Q" v! v4 {% T/ F3 S3 h" X* _- ^
现在医学生的课程大致有34门左右(各个学校不统一,美国的也大致差不多),内容无非是解剖、生化、生理、病理.......中医学院的学生也大致学这 些,只是又增加了一些经络、中草药方面的课程,所以如果说“西医”是“现代医学”,那么倡导“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算什么呢?/ a: l- j, G, o. D" _- B
中国因为历史原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政治力量试图把中医提高到与现代医学并列的地位。所以,中医在中国人的心中站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实我们看到的是,中西医结合很难跨过科学的门槛(有人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课题的评审,他举例并评价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重点课题,认为“没有研究意义”,“没有创新性和科学性”)。中医学院的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和尴尬(很难找到工作)。社会上,有关中医中药的虚假宣传让人目瞪口呆,很多中药中偷偷掺入了西药的成分来达到声称的效果。
# l2 z$ W# p: @. P简单的例子,在任何一本西医教 材上都找不到“春天容易上火”的话语,但这一常识没几个国人不知道吧?究其生理原因,我们可以臆测“温度上升毛细血管扩张,内分泌系统失 调.......”,老实说,找不到什么令人信服的结论,但这确实是存在的。% D6 }8 @( I4 q! K3 r8 i
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认为“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模糊,笼统的说法,因素很多,因此现代医学不可能找到一个对应的称呼”,他举例说,“口腔中的“上火”可能是由于维生素B2缺乏造成的口角炎,唇炎;也可能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造成的牙龈,粘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疗。缺维生素引起的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药。”他接着评述道,“ 如果“上火”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没有什么特效药物了,除了对伤口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炎处理防止继发感染,主要还是要注意口腔卫生、多喝水、注意休息,靠自身的免疫抗过去。”他最后评述到:“如果你喝了凉茶、吃了清热解毒的中药,几天后觉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实未必是药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为了降火而去吃中药,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险”
2 ] @; { `% r, B: r4 {# ]% F% h很明显,虽然“上火”这个称呼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但是“上火”的症状并不是。现代医学并不是不研究“上火”,而是试图按照起因来区分症状,对症采取措施。中医式的思维则是,“上火”了,那就喝点“凉茶”,吃点“清热解毒”的牛黄解毒片吧,反正没什么坏处。可惜,牛黄解毒丸不是没毒的,而且能在身体里积累。没办法,要不然以毒攻毒吧。. X. ~) d: t/ p9 }
/ w7 v( O% c' d: s东西方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他们实证观点要强得多,所以这些也正是中医需要加 强的地方。# z& U* M: e% O7 y" V2 q; W% U/ J
但是如何去加强呢?如何去发展呢?是国家对中医投入不够的原因吗?是人们不够重视的原因吗? 如果把所有最聪明的并且支持中医的人集合起来,让他们去想怎样发展中医,挠破了头,最后只能说,“反正我坚信, the light is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却也想不出一条具体可行的办法的话,实质上是承认了中医理论是不可能发展的(除非上帝老人家能帮一把,呵呵)。现在好多反对中医的人的观点是,废医验药,既摒弃中医的理论,中医退为民间,作为传统文化加以保存;用科学的方法检验现存中药的有效性,加以选择性的使用。% r7 p3 H# M, i3 ~
0 x8 f1 C, ?2 S- ~" h/ [, m1 a“或许这个结论听起来很刺耳,.......治标治本,没有副作用,信不信由你?”凡事没那么绝对的。见识过老中医治病,对一些顽固的皮肤病可以说手到病除!
8 L% C+ U; F- b# B。。。中国建国60年缺医少药,就靠那些“赤脚医生”实现了全民卫生体系,人均寿命并不差。
& ]7 ~2 C- y5 w8 |5 i/ Z
# ~$ J* X8 k4 c( W0 s刚刚看到有位朋友在网上发表的自己的经历。“记得女儿两岁左右时,我们家电视出了问题,经常间歇性花屏,爱看电视的女儿每每在出现花屏时哭闹,甚至急得在沙发上蹦跳起来。次数一多,小家伙自己总结出来了:电视如果花屏了,我在沙发上蹦跳几下就能恢复正常。于是,我发现小家伙不再哭闹,而是每次电视出现花屏时,就一脸严肃地站起来在沙发上蹦跳,问明白她为何如此以后,联想到中医把中医的治疗和病愈之间联系起来的方式,忍不住捧腹大笑。”
5 b2 [2 G6 H* |- f6 e
) i" k3 W+ c8 o) {0 T/ b具体到某些事上,急症应看西医,普通疾病也以西医为主,但一些顽固性疾病,或者说西医教材上没有治疗方案的疾病,就应考虑中医。比方一些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类似XX综合症等等。要是中医也治不了就该找藏医朝患处吐几口唾沫,很神的,现在西藏人的平均寿命达到了65岁!
* U! E- _# g. c/ n# c/ ?实际上,很多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类似Bardet-Biedl syndrome,Muscular dystrophy,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etc, 有很多病例被证实是由单个基因突变造成的。现在很多研究集中在基因治疗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神经退行性,代谢性疾病方面。虽然很多数疾病,即使是发现了病因目前,现代医学仍然无能为力,但是,这不意味着中医就能治疗现代医学不能治疗的疾病。
: Y4 W7 ^/ d) A) |+ j# t
% s, _# X( \7 _9 ~$ h有兴趣去看看《内科学》《外科学》教材,就知道上医院需要冒多大的风险!中药的毒性有大有小,病急重时就毒性大的药,病缓解时就毒性小的药,但“是药三分毒”,还是有兴趣看看《药理学》,有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中医让人糊度的活”孕妇当然不应吃药了,中药西药都不应该,谁也无法说清哪些药能通过胎盘血屏障,那些告你没问题的,就是有问题了。还是这话,兼听则明,多条路多种选择,权力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2 J) I, s1 O; ]! r/ L y( ?. g不好意思,没有看到这段话有多少逻辑在内。暂且不做反驳。
% o% e# C, q! F9 A# ^+ D% w
) h$ r" S4 R& h% l: A. n[ 本帖最后由 no7li 于 2008-4-12 13:5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