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食水如含铅毒,將对人体產生深远的影响。以学前儿童为例,若果所喝的开水含铅,日积月累,血液里充斥铅毒,除了损害健康之外,日后长大,会有暴力犯罪的倾向。5 K# t: V" Y. i x/ D; \- d- Q
& S& o8 p) @3 ~# n* t/ h- S
环境法律专家萨席博士(Dianne Saxe)在她最新的环保专栏文章中,提出了以上的发现。她引述研究员纳文(Rick Nevin)数十年来遍及加拿大、美国、英国与多个工业国的跟踪研究说,暴力罪案犯人的血液,含铅量比一般人为高,显示「谋杀行为,可能与自儿童时期中了很深铅毒有关。」/ s8 G! B3 W2 G% d1 [. B
( G' a8 k6 D) r5 L
萨席博士说,根据纳文的研究,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年,如果所喝食水含有铅毒,日积月累,成长后的智商(IQ)会比常人低。结合其他的研究更显示出,智商低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著莫大的关係。" k1 }" M$ g7 c. \
1 |" T& G8 _8 k
纳文透过分析比较,研究了多个国家的犯罪情况,包括警察实施的策略、经济状况以及其他诱发犯罪的因素,从而得出铅毒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繫。他所研究的国家,每个都在不同的时间,逐渐將藏於汽油、水管及油漆中的铅分消除,强而有力显示,一个人在孩提时受铅毒毒害,很可能造成他长大后有犯罪的纪录。5 O6 q2 K+ s5 n* m4 X+ x
3 W, N: \0 B c7 r' B8 C
铅毒逐步消除 暴力罪案亦减少5 l1 d& D, M/ l! u& C+ R3 Z1 Z1 l
: g6 l( a! L/ ]' B 纳文將从1941年至1986年受到铅毒影响儿童的数据,与1960年至1998年之间的暴力犯罪率相比较,结果发现儿童受铅毒与暴力犯罪存在关係,时间上且有23年的相隔,也就是儿童若受高度的铅毒毒害,他很可能在23年后触犯法纪,而当铅毒逐步消除之际,暴力罪案亦隨之减少。 w4 F+ O3 Q% X/ F7 T( e
7 e4 f4 \6 V' ]! p 根据纳文的观点,消除从汽油及焚化炉释出的铅毒,无疑是公眾健康的一大胜利,大大减少了罪案的发生率。但安省还有其他释出铅毒的渠道。对於两岁以下的儿童,老旧水管可能就是令到他们中铅毒的第一个源头,而经过含铅油漆的室內尘埃吸入的,则佔了整体个案的百分之六十九。2 F9 \( W @0 F5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