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35|回复: 7

人生三重境界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2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9 b; l5 F4 g6 z5 H  H6 {
3 U# Y! E& A6 ?0 h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0 s, G5 U) {  w2 M7 k6 D. l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1 K/ T! k3 I4 h8 r* u( C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T" ^0 B5 |* k: f' l

& z2 A, W( c1 e8 R# e) m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3 A# n$ q# m+ b6 T# F$ H- R

7 Q6 M& A5 ^9 v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 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2 c8 k3 C) j2 w7 g0 E+ }1 R, w' \3 j9 q4 q8 u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 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 `' ^; F9 _  Y; N3 {$ d$ o3 y
$ I2 {' b0 G. I+ [- Z3 B; v[ 本帖最后由 沧海月明 于 2007-7-30 05:49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一副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修德,养身须先制怒。也许有人会说,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谁不曾遇到过生气别扭、令人气愤发怒的事呢? 然而,生气发怒无论从人体养生还是修心养性上讲,都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宽怀大度,忍辱不辩,自然就能远离是非,无忧无虑,度过一个逍遥自在的人生。 《论语·卫灵公》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小不忍害大义”;民间也有“忍能生百福,和可致千祥”、“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养太和”的谚语。唐代张公艺写的《百忍歌》中说:“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大堂上也曾高悬着“制怒”的警言,这说明中国的古人们对发怒的危害性早有认识。林则徐官至两广总督,一次他在处理公务时无法克制,盛怒之下把一只茶杯摔得粉碎。当他抬起头,看到自己的座右铭“制怒”二字,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因此立即谢绝了仆人的代劳,自己动手打扫摔碎的茶杯,表示悔过。与人相处时,不分是非曲直、话不投机动辄发火,这是一种没有涵养的表现。火气太大的人,应该像林则除那样,要有自知之明,加强修养,注意“制怒”,心平气和,以理服人,不可放纵心头无名之火,否则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
2 h) O3 B8 l. O  v: [9 q& f9 L% v中国古代的中医,对于“怒”有着精辟的论述。中医认为,怒皆由气而生,气和怒是两个孪生的兄弟。由怒忿不平,而怒火勃发。怒气会使“血气耗,肝火旺,怒伤肝”这些常识早巳被人们所熟知。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生气、盛怒而身亡者。俗话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历史上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在恼恨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的故事人人皆知。世人的许多怒气大都来自贪欲与私心,邻里之间的争吵,马路上的争吵无非为了一点小利,或受了一点小损害。如果能用一颗淡泊的心对待世上的功名利禄,怒气自然就小了,也就不会为了一点小小的得失而大发雷霆。 ) i# H6 @0 ~" T# x7 u0 `# Q
3 L, q% \  G/ V1 l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让一般人感到生气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到达高尚的精神境界。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忍耐;感激生命中所有结缘的众生,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 n/ G/ p1 c1 S0 P7 w% ~* J( S$ w7 U
; v, z9 S  M9 y! E* l& {[ 本帖最后由 沧海月明 于 2007-7-30 05:51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2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大型搬家
鲜花(754) 鸡蛋(0)
发表于 2007-7-2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特别看不了这密密麻麻的字句。老了老了。
鲜花(6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2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 ^, z" g7 C3 n' e' y  b& _; L& N/ I2 N; F5 Z# C; @% d$ [
[ 本帖最后由 杏眼乜斜 于 2007-7-30 00:28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30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山水月 于 2007-7-29 23:17 发表
: Q3 m4 F9 i$ r) q8 t! ?( i9 [特别看不了这密密麻麻的字句。老了老了。
/ w; ~7 j3 f5 B- v& n* G; r$ @) b
& p/ N9 a0 D' ^: z- Y1 b  U' ^$ U
是不是要老杨给配老光眼镜?
' ?+ M& B6 T# P, N* Y7 I: T3 O' ^
我已调到3号字体,现在好看了。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7-7-31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浴火凤凰 于 2007-7-24 20:00 发表 6 Y; p1 r# L2 t' R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 q1 n) U' D3 K& c% W% W" G
5 ^; @& j5 q- F5 Z" m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w2 }: |2 s# o8 x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s# x/ C: A% I) n, p9 n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a( W9 ]% Y/ i5 @& B1 p

* `1 p/ Z% |2 F! h+ h6 q. J8 t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P; J; m, T- Z6 q: v
  G, `, a: |1 t- I% _2 ~) P3 O' A! J

/ F) b/ T! X+ \' B" }, {/ h7 j' |1 X9 U7 m/ Q9 X8 W& S$ E) Q
受益非浅!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3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让一般人感到生气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到达高尚的精神境界。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忍耐;感激生命中所有结缘的众生,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3 X8 q$ H" g  O$ u% b, u# c7 c4 h/ F. b4 d) t# B
严重同意,继续修行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4 15:01 , Processed in 0.25782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