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近日,一名博主在 TikTok 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提醒大家(尤其是女性和青少年),在加油时要警惕一种新的潜在危险,某些油枪可能带毒,在触碰之后会导致昏迷,甚至被绑架!5 \% }) Q: y) R) A j
J0 R" Q W% t1 Y这位名为 Jenna Lee(@jlee2.07)的女子在视频中提醒大家,某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在加油泵的油枪上动手脚,以诱骗毫无防备的前来加油的顾客。
: |2 i9 l! I- S* C: c. h [* l& j9 K' Q h p' E' _
该视频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病毒式传播,迅速获得超千万次观看。
: ]- C& ^9 _' p8 w! p% W8 c$ N( P" H) D( {6 n/ ?9 X; S
Lee 建议司机们,如果看到加油泵的油枪把手上覆盖有纸片或抹布,最好立刻换一个加油泵或直接换一家加油站。
/ j$ L& s- B8 z, s g% m; t' J2 W, ^8 B- C5 Z; P$ K) }$ [
她在视频中用一个水壶来做替代演示,并解释了这些纸张或抹布可能被涂抹了某种毒药。
5 I7 H/ j4 E' S, N1 _0 ~- b( W! Z* S, q) q
e0 E- D/ M' y: s
# p5 O; n; D! e: E她说:“陌生人会在这些纸上下毒,这种毒药会导致触碰者昏迷。一旦受害者失去意识,犯罪分子就可能实施绑架或其他犯罪行为。”0 ]4 \3 H- D! }6 b
Q. d5 H: n! L% F+ i' |" U
虽然 Jenna Lee 的视频引起了许多人的警觉,但类似的警告并非首次出现。
( x J- h. }3 x. q& p8 O
2 h: I- j8 |, f: ?3 f0 ]实际上,关于加油站潜在危险的传言由来已久,但许多具体的案例尚未被证实。! P7 Y& ~' g1 j" O& D$ |# N
+ N u! F9 T! S% B根据2022年 PolitiFact 的一篇文章,这些传言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尽管全球范围内人口贩卖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以这种方式作案的案例几乎没有记录。
' C3 C8 V% {: a0 C D/ `" q8 F: C
例如,有报道称,在美国休斯顿,一名女子在车门把手上发现了一张可疑的餐巾纸,接触后感到身体不适。然而,专家们至今未能找到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些餐巾纸上涂有毒物,或被用于人口贩卖。8 x# c0 K7 }8 j7 k
2 y8 ^& Q: S7 l尽管如此,保持警觉始终是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在加油时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
; o2 k e% v C b
( J) p4 [8 A; \戴手套加油:自新冠疫情以来,很多人已经养成了这一习惯,这不仅可以避免接触可能的毒物,也可以减少接触油污。
4 p# }9 [: D) v1 t. s, x) y. w% u9 s8 F- n1 h( n9 F
使用免触式支付:尽量减少与公共设施的直接接触,能有效降低潜在风险。
" W0 j" f1 ~. ]) Z
( g, }9 s" @' v* q3 G, o加油后彻底洗手:确保不会通过手部接触将可能的毒物带入口鼻。
. }8 F- d+ v( n. Q0 L+ i4 l' z& z& ] O! D
在上述视频的评论区,不少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安全小贴士。比如说:
* X i( e8 p2 M1 @/ L“我只在Costco加油。”
$ q8 x& }' ]& D$ _5 ?
) P$ R- L+ o `9 W“自从新冠疫情以来,我加油时都会戴一次性手套。”
0 U; u& A& _& p4 K4 r* z/ V6 r8 ^8 r' K2 Z* W4 A
“永远保持警惕。留意周围的人和事物。这对我帮助很大。”
$ g$ H0 f; g2 i7 |" P2 E
3 n, R2 d+ R& k5 a8 b" ]“我从不加油,都是我老公去加油。这就是原因。”
9 U) v8 D# k( ~1 D" k) |7 j( L8 d) t
其他相关传言和潜在风险案例
6 [! ]# F$ E: A6 o0 p8 A0 ]; g
3 ]' N- h2 T3 }( l+ Z$ e8 @1 p# Y除了“毒纸巾”,关于“毒针头”的传言也曾多次引起社会恐慌。例如,曾有人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加油站,曾被传油枪上装有感染HIV病毒的针头。8 I0 `. g/ J& F! G" C
0 R; B. q2 P! O, O/ b k0 `& d此外,还曾有传言称,一些公共场所(甚至是貌似有鼻子有眼地说某中餐馆)的抽纸盒底部藏有针头,而针头上则带有什么什么令人恐惧的病毒或细菌,目的是随机伤害他人。
6 l. q$ M4 `0 m8 Y6 N3 \" H1 P5 x. [) v$ H/ T
尽管这些传言后来都被证实为假消息,但在真相未明之前,大家还是不免恐慌,而且即使后来澄清了,还是难免给一些人留下心理阴影。$ V2 v& C4 m, t3 z& _! s) M+ `
2 _) l8 T7 u9 h6 O
然后,就是在加拿大,还真的发生过一次“拿针扎人”的事件。事发加拿大温哥华本拿比 Metrotown,当时嫌犯手握针管随机戳路人,而且确实有人被戳到了!
& |, ]. \# ]! F
8 W8 i1 s5 S. H: e/ J; [现场的人们都非常恐慌,而听到这个事情的公众也是人心惶惶,加拿大皇家骑警接到报警之后也是不敢怠慢,迅速赶到现场,制服嫌犯……3 z2 S, v5 Q% U4 M, S. P2 n: J6 q
# Z$ b3 B- Q9 A而这件事最可怕的传言,被扎到的人们,是不是会不幸感染什么病毒或疾病。
- c) Y) k& Y$ p3 Y3 h! b
, C* P$ i& X; ^7 K9 Y' A其实,这个嫌犯手拿的针管是盖着帽子的,被他针管戳到的人们,并没有真的被针头扎到。但是,这件事情还是一度引起巨大的恐慌。0 z9 W+ y2 I. Q5 T
4 l7 }6 ^! u8 q% r9 \) l9 v那么,如何面对这些传言?
9 q5 S. B E* ?& r! l1 R- g* ~: O* Y! X1 h9 O& P" I1 ^
这些新闻和传言无疑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压力和不安,但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虽然很多案例缺乏直接证据,但适当的防范措施总是必要的。6 }( c- f; J& r! H
8 Z1 i) }6 H, f6 [首先,不要因一则传言而陷入过度恐慌,而是采取实际行动保护自己。虽然生活中的大部分地方是安全的,但在公共场合多留心、提高防范意识绝对没有坏处。9 B& n0 t6 O4 W
4 B4 h+ t! h1 _4 n5 m# ~3 Z
例如,在加油时花几秒钟检查油枪是否有异常,或者在使用公共设施时更加谨慎,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 o, `, U5 T6 G3 P3 ~5 {( D/ x. V# l, B# ]; E" S; h& j
其次,尽量依靠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要轻信未经核实的消息。如果对某些危险有所怀疑,及时向警方或相关机构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