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1)
|
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媒体:在中国经营就要遵守中国法律!& u( Q3 _. p9 V: ?7 K% m3 u
) {6 ~' i8 v" t# \* ? q' o5 X$ J
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媒体:在中国经营就要遵守中国法律% \4 Q% ?+ l1 T2 g5 }5 M
0 b8 f! p; p( r" G3 M: |2 p 佘颖/经济日报9 q3 t, N! U' l8 W
9 T8 D8 g9 K, v8 G+ | 所有企业,无论中资外资,只要在中国经营,就要遵守中国法律。企业应当赢在产品和服务上。近几年,消费者对洋品牌不再迷信,中国企业应当抓住机会,加强研发、优化经营,用堂堂正正的国潮与洋品牌公平竞争,看谁更受欢迎。
4 ] ~% g& Z( j) b& o/ j% q) m" u Y' ~
主要填充物是普通鸭绒,动辄却要卖上万元一件,加拿大鹅牌羽绒服卖的是保暖费还是智商税?据报道,“加拿大鹅官方旗舰店”实际经营者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因虚假广告,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罚款45万元。
; J# z" y) q6 Q3 y$ i* r8 ^# ?0 l7 T/ W. w
加拿大鹅走高端路线,宣称“所有羽绒混合材料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虽然大多数消费者不懂“Hutterite”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它是不是“最保暖”,但必须承认,这个英文单词给品牌增加了“不明觉厉”的格调。2020年,加拿大鹅天猫旗舰店点击量达到1.81亿次,销售额达1.67亿元,相信不少人是被广告种草。
7 B8 R3 A2 I# P7 M3 E- `2 @
2 r: t) u ` O$ s' P5 q" w' V' C 然而,监管人员询问专家后得知,在禽鸟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羽绒的品质和禽鸟的成熟度有关,和产地、气候无关。强调“Hutterite”产地来彰显羽绒的保暖性,并无事实依据。
) q1 e% F$ M9 i& m: @8 O: z. I: B9 W, Y7 f
监管人员查阅加拿大羽绒协会的海外官网,发现有一种蓬松度1000的羽绒,它才是测试以来加拿大最高品质的羽绒;还查阅了加拿大鹅羽绒供应商的海外官网,确认其知晓存在蓬松度1000的羽绒,而加拿大鹅向其采购的羽绒蓬松度最高仅为800。
( O8 I& s( O* \; |/ c
( ^/ c0 f3 |$ J- ` y ?! @ 被老家的合作伙伴官网打脸,这就尴尬了。监管人员还发现,就算所谓的Hutterite羽绒很保暖,加拿大鹅销售的190款羽绒服装中,蓬松度达到800的鹅绒服占比也仅为9.5%,蓬松度625的普通鸭绒服接近七成。监管部门据此认定,希计公司的广告语以偏概全,与事实不符。- @4 N9 W" e3 E1 b. n2 q2 s
R+ C4 T: L J+ }- J 可以看出,希计公司利用专业知识编织的说辞很隐蔽。能戳破其谎言,体现出我国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监管人员没有被满屏的专业英语难倒,在多个海外网站中寻找真相,才能隔着太平洋(3.550, 0.06, 1.72%),抓住撒谎的加拿大鹅。! s3 |; |* A/ r" X
' O5 C) q7 {+ `% ^% j- S 我国正在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既是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市场主体的考验。随着营商环境与世界接轨,监管水平对标国际先进,再考虑到中国消费者迅速成长,见识多了,真假洋品牌惯用的手段已不怎么见效。 N o+ }3 K6 \& v8 z
( q( J0 t0 ]( f2 `. W3 s
此前,多个国产品牌因为名字和产品介绍硬要“蹭洋气”而“翻车”。部分真的洋品牌还涉嫌“双标”,在中国市场降低标准,比如梦龙雪糕就被网友爆出在国外使用牛奶,在我国却使用低价的植脂。至于那些在国外不过是超市商品,在国内却假扮高端的品牌,更是一个个被识破。消费者逐渐明白,洋品牌不一定代表高质量,也可能是借着信息不对称,忽悠一个算一个。
4 d3 o' ^# b# @8 k! s% W6 s" q7 U, k A. k0 _: V" [3 D
加拿大鹅可能没有认真学习过中国的广告法,也忽略了中国市场的变化。它最初被立案是因为使用了广告法禁止的“最高级”用语。用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是它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同时,监管部门还督促其纠正了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正当权利的违法行为。希望所有企业,无论中资外资,都应以此为戒,只要在中国经营,就要遵守中国法律。
# R v+ j5 J" N3 K1 E: f, i/ F
/ L( ^; ]# ^1 m2 P 外国的月亮没有更圆,外国的羽绒服也没有更暖。不管是给自己起个洋名字,换个洋产地,还是大搞洋品牌溢价甚至虚假宣传,都不是正道。企业应当赢在产品和服务上。近几年,消费者对洋品牌不再迷信,中国品牌正在崛起,大有我用国货我光荣的势头。中国企业应当抓住机会,加强研发、优化经营,用堂堂正正的国潮与洋品牌公平竞争。
- b8 w, i% E- j: `
# p; Y7 S v4 b$ @! n: P$ A2 h1 z2 a C ^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 ... tzscyx2915405.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