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8-3-31 19:06 编辑
7 S0 i4 r/ z$ z* h; @7 ?: t/ n
/ {1 Z( i1 X2 R3 ^7 ]4 E7 M) a; K4 p. h 105岁老人话养生:画画让我颐养天年呐!
! G; z# ~& i r3 L1 l
2 g; ?" a0 Q0 S! O( j- q孙菊生(1913—),业余习画的物理学教授,但是他的画并不业余。他是国内画猫流派中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猫王”之称。, A# S8 i, ^5 ~, i7 j- |4 k
$ f# b7 b* v- R* ?6 P' u X
孙菊生先生是一位心胸开阔豁达,待人直率真诚,乐于成人之美的老人,而且越老越幽默可爱。虽然耳朵近年有些聋,但眼睛特别好使,思维敏捷,脑筋可“急转弯”,让年轻人也自愧不如。' H# q0 Z- N7 P. k
/ U" j, T' i# E, z' @! T他有一位叫“阿里雷公”的朋友拜访他时曾说笑间问道:您老长寿,儿孙满堂(儿女六七位,最长者已经八十多岁),猫人儿也有万千,肯定也是桃李满园。1 @7 T( F9 v* A2 B- H. n
* P3 s5 N6 [$ N% X老人听了呵呵笑眯了眼道:“弟子不少,可都让我给狗熊掰棒子,一个个儿的弄丢了!”我问怎么丢的?他说:“我从年轻时起就有了不少学生,您想啊,饥荒、事变、战乱,我都发配到武汉大学教物理化学去了,哪儿还顾得了画画的徒儿们?只有回北京这近30多年过上个消停日子,能画画写诗,日子过得挺红火!”# o' P8 R1 g2 l _8 |* K/ Y7 y
3 h1 U# M7 E% ^1 [别具特色的养生术
: C& f3 Y; r, j: {5 d' u9 _) g; U( [/ U* Q" y( |3 j8 b
问及孙老长寿的秘诀,孙老爽朗的笑了:“哪要什么秘诀,身体好、精神爽完全得益于我的职业。教书、读书、写诗作词、画画让我颐养天年呐!”孙老说, 自己自幼体质虚弱,经常生病,或许是职业的原因,成年后,他不但极少生病, 而且身体越来越好。
1 {6 x& A' I! r2 V$ o# r3 p7 w6 `. t* o
读好书,足以养生祛病
8 W- L% b9 V- j1 t3 K7 ^8 n( u. k1 \
孙老说,他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从物理学专著、数学论文、中国诗词、美学理论,西方美术史,凡是认为有益的书都兴致浓厚地通读。读书时心安神定, 旁无杂念,耳不听外界声响,只静静领会书中意境,继而进入一种“豁然贯通” 的特殊境界。
3 p0 ]. `4 H! G4 X8 \ F* T, N- `( F# M* p$ v9 c
此时,除了感受心灵的宁静、洒脱,对书本之外的世界会全然忘却。 读书所产生的宁静状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境界。但是读书也应该节制,不宜用脑太过。劳心适度,能劳能逸,才会有益身心,身体才会“毫无衰惫之气”。
$ }* g7 j2 P! Z9 U; T' s2 l
; M T9 h8 m* u, x9 X7 Z% ?绘丹青,将万事看空
& X# O. j2 Z7 ]1 Y. S7 h5 q1 |% X; S) a: L( [, o
孙老说,中国各种职业中,以书画家的平均寿命最长,历史上有许多书画家都很长寿。, `# v6 A j) R& y, `$ Z: j
" b9 ~7 T# {9 J9 D0 }' E孙老说,写字作画时需澄心闭息,切不可心猿意马。精神专一, 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迅速进入一种入静状态。只有在端正姿势,调心入静,调匀呼吸的前提下,使心息相依,意气相合,最终才能达到意收笔端、抒怀写态、酣畅淋漓、乐以忘忧的效果。尽管我平时没有参加体育锻炼,但绘画的过程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锻炼,它是最适合我的身心锻炼方法。
4 a5 y; f: J+ V; r- E) U, b
2 \: k: F' ?6 f0 ]) ?* J# q从事书画创作本身就要求人看空万事,别无他想,无妄念,除私欲。做不到这一点,往往心胸抑郁,怨天尤人,这样不仅不能修养品性,也难以保持强健身体。如今有的年轻画家急功近利,把精力过多放在追名逐利上,这样既不利于创作,也不利于身体。微利必争的人,必抑郁不满,伤肝结气。年岁一高,百病齐出。从事绘画艺术工作,就得有点牺牲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对功名权欲要看得透,个人利益要看得淡,人际关系要看得穿。达到个人得失不足计,荣辱贵贱不足忧的境界决非是一日之功。
. V2 o& G# m; h5 U* x& L* Y1 J6 J1 ^& f; D
我就奔着250活吧! k5 K8 P: _0 N* Y- N! y
* L8 @- K6 @7 v! E
和孙先生道别时,大家祝老人家健康长寿,我祝他长寿超过150。; l+ B. j& e5 O& u: e9 Y
( v% p. R4 u; G4 P$ Z: N$ |老人说:“别150,我就250吧!”大家哈哈大笑。
D c+ f5 `+ h5 P, Q) F# I0 Y3 y1 K0 u& H( _; K
马上他问:“你知道这250怎么来的吗?我们打小用的铜钱都是用细绳串起来的,一串叫一吊,一吊一百个铜钱,50个算半吊子。咱们现在形容有些人不着吊,就说他是半吊子,不是实打实的百分百的人。说这个人连半吊子都不如,就值250个铜子,就是250,我就奔着250活吧!”+ `: x9 x/ C9 F* r
5 a% Q; b* s( e% r饮酒得陶公,黄花盖菊丛。5 v1 P; T' b3 \3 g3 G
别愁逢夏果,入夜足秋风。# q+ l3 A* V; F) j/ _
上国经年住,迎猫达岁丰。: ]/ w* N& z/ g
山邻三径绝,交结白头翁。7 q1 m% d' E) g0 p- x N ]: V
——孙菊生集古诗句题画& I8 M: [& W) J& t4 y
0 d' r5 C, F- J/ i! D: R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mhTpIAN0Qnwr7Sb1L2bOdA
& p: z% U$ {/ d*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