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7 A' r2 b/ ^! B" V) |8 }
) K' p: |# x7 r0 I9 j8 Y加拿大华人B女士为父母申请团聚移民,由于其父感染艾滋病而被拒。B女士在安省性病法律诊所(HIV & AIDS LEGAL CLINIC ONTARIO)和加拿大法律网络(CANADIAN HIV/AIDS LEGAL NETWORK)的帮助下,向联邦法院提出上诉,成功获得了重申机会。7 f0 U2 m4 J- m! y
5 y+ N' h1 c3 }2 N+ t5 l
据联邦法院公布的文件,渥太华居民B女士现年45岁,2001年由中国移民加拿大,其后获得加国国籍。她有一个妹妹,在2007年移民加拿大,也住在渥太华。
4 Q: |0 y+ K- c7 OB在加拿大生活稳定之后,于09年9月,为父母递交了团聚移民申请。她准备了所有的材料,而且也让两人去医院做了体检。
$ C3 D$ p( N1 m/ h5 e在2013年3月,移民官给B女士的父亲发来一封信,告知他艾滋病检验结果呈阳性,并可能给加拿大医疗系统带来额外负担。不过,移民官当时并没有立刻拒签,而是允许B女士对其父的体检结果做出回应。
5 J6 k3 d. _, z- b9 qB女士在当年的7月,提交了详细的资料,表示自己愿意、也有能力承担父亲的医药费。同时,她还向联邦政府申请人道主义援助(humanitarian and compassionate relief)。: i# y# g+ ^ T7 Y6 g" G7 T. y, I
2014年5月,移民官拒绝B女士父母的移民申请,理由是如果其父来加拿大,他不认为鲍女能够支付每年1.5万元的医疗费。至于B女士的母亲,尽管她身体健康,但是由于她是同丈夫一起递交的申请,所以一同被拒。
" M, C/ T! f1 `: F8 [7 f' eB女士向移民和难民委员会的上诉庭(IAD)上诉。2017年5月,上诉庭驳回鲍女的上诉,并表示她父亲的情况不足以获得人道主义援助。
\% x, N1 Z" u5 r在连续被拒两次之后,B女士只剩下一次向联邦法院申诉的机会。于是,她找到了安省艾滋病法律诊所(HIV & AIDS LEGAL CLINIC ONTARIO)和加拿大艾滋病法律网络(CANADIAN HIV/AIDS LEGAL NETWORK)。两家机构派出律师,做为介入诉讼人(intervener),出席聆讯。( h. `* R& J$ f- d I! s
B女士表示,IAD在裁决时,忽略了她的文化和家庭背景。她做为家里的长女,有义务照顾老人。同时,一旦其父感染艾滋病毒的消息公布,他会在中国饱受“歧视”。
+ s0 L* f: C; z8 |5 L0 \* t% @在今年12月19日,联邦法院判B女士上诉成功并搁置上诉庭的决定。法官表示,B女士的父亲感染艾滋病,不是因为他有婚外情或道德低下。他的情况很特殊,值得同情,所以政府应向他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i6 a, E" P3 Q* t* K H法官同时要求上诉庭的另一评审团重新审理该案。
7 i# _( e8 X1 m+ T9 T/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