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539)  鸡蛋( 0)
|
下面是从文学城转来的.呵.有点道理.好像今天也叫FRIENDSHIP AND CARING DAY (主要是针对孩子们和学生的).这边的VALENTINE'S DAY过得很广义.夫妻,情人们过,儿子女儿给父母也有买玫瑰送巧克力的的,学生给老师送卡片巧克力的的,孩子们之间也送卡片的.我们是有空的时候就想着给对方买点什么,忙的时候就去它的吧.今年的打算就跟春节一块过了.女儿最兴奋,昨天自己写卡片写到9点多.然后今天可以换来一堆卡片和糖果.9 V9 h5 S$ v) x, _& |) Z
听说今天也有很多人过"反情人节"(Anti-Valentine's day).好玩儿.4 N Z7 r. c' A r9 N
# b+ t# B" \# E/ e8 z" J: m
[转贴]
2 v4 ~) @+ t( D$ @1 P全世界只有中国在一本正经地过“情人节”? 翟华
- E" c. J4 I: P6 `: d" W什么东西从外国舶到我中华酱缸里就难免稍稍变一点味道。比如上好的法国葡萄酒,我在北京某大餐馆吃饭的时候,服务员小姐热情推荐在法国葡萄酒中勾兑美国雪碧,生把洋酒变成了汽水儿。“情人节”这个所谓西方的节日也是一样,在英语中本是Valentine’s Day,直译是“瓦仑丁日”。' Z' v% j! y# N4 {/ m6 p
/ g) ^( t4 t' g Z关于“瓦伦丁日”的来源,一种说法是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即使得足够的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丁(Valentine)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被送上了绞架。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 Valentine Day,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f% T' R3 z& [$ u2 {
% O1 R' z+ Y0 R7 l1 {1 t9 ~+ j/ h这样一个神父瓦伦丁怎么就成了汉语里的“情人”的对应词?无论是英语、法语都是“瓦伦丁日”,在日本Valentine’s Day也是采用音译,用片假名バレンタイン・デー拼出,听上去是“八来恩大一恩・代”的声音,并没有使用“情人”这个汉字词。
, [5 d9 s! R6 }& M3 z
* h3 @/ r8 i5 D$ I在西方,“瓦伦丁日”实在不是个什么节日。男性在这一天向异性、甚至同性朋友说声Happy Valentine’s Day就如同元旦说一声“新年快乐”一样,并没有任何暧昧的意味。但是在中国,由于“情人”二字,使得这句原本普普通通一句话却难以启齿了。" x1 N; R1 e6 @5 c& ]7 G/ _
% s1 p3 V9 p4 {" T% H“情人”这个词在中文中的含义大家都清楚,不必多解释。不知道是否“情人”二字惹的祸,以至于媒体上开始严肃的讨论“情人节” 是否即将变成 “捉奸节”、“二奶节”。狡诈的国内商家,更把“情人节”炒作成了不买东西送给女朋友就是无情的游戏,不知多少无辜的中国男人在这一天因此受到了感情的挫折。# o9 `; w) Z5 g5 S
- y# m% P2 |5 W0 ^) u全世界只有中国在一本正经地过什么“情人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