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B4 f& D `. _0 A2 E: W 通过修慈心、悲心等善心,能不能断除轮回的根呢?不能。我们可以通过修慈心来对治嗔恨心,通过修不净观来对治贪欲,通过修喜心来对治嫉妒心。但是由于这些善心与轮回的根本——我执及执着方式并不相违的缘故,所以这些对治法并不具备斩断轮回根本的能力,即依靠这些善念并不能对治我执。' }; Q# {, r& J1 S% x
, `4 j+ M" v( }4 u4 `/ @: V% J) N' H$ C 只有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才可以对治我执,因为它的缘取方式和我执对自己对境的执着方式是相违的。比如,我执把自我视为实有、真有,而无我和空性智慧是把自我视为无有、空性,这二者是相违的。再比如,对柱子这个物体,我执把它视为常有,而无我和空性智慧把它视为无常,二者是相违的。当一个心识把柱子视为常有的时候,就不会有将柱子视为无常的缘取;而视为无常的时候不可能有视为常有的缘取,这两个是相违的。2 ~+ X& s) X7 @6 U( N
6 y9 r3 e$ M1 `
+ E7 b1 f, ^8 ^5 M" n' t; f2 f 自我实有或无实有这两种缘取方式,是两种相续,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个相续中产生。若相续不同,是可以产生的。比如张三可以把柱子视为实有,而李四可以把柱子视为无实有、空性,但张三不可能把柱子视为实有的同时又视为无实有,这两种缘取方式在一个相续中不可能同时产生。但一个相续中前后时间产生不同的缘取方式是可以的。比如,张三原来把柱子视为常有,后来明白柱子是无常的,所作性故。以这种正确的推理,了知了柱子是无常的。这个时候,他相续中恒常的观点就不存在了,变为把柱子视为无常了。但张三认为柱子是恒常还是无常这两个观点在同一时间是不会存在的,因为它们两个互绝相违。
. R7 J& d& C6 z8 p* v
/ y$ Y4 s) ]$ C0 f 所以,想断除我执就要证悟无我智慧。证悟无我智慧有两个途径(两种方法):其一,通过正确的推理,生起相似的定解,再去串习,最后生起真实的定解;其二,上上根基之人,通过消业、积福,靠上师或善知识的窍诀来了知。对普通人来说,第一种途径比较容易,较为适合。第二种途径,需要消业、积福,还要对上师三宝具足特别坚定的信心,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的殊胜的信心才可以。! C D8 [+ G. K. k0 b- Z' i
' H; ~+ g/ l, ?6 ]- K( {
作为一个学佛修行人,我们要多观察自己的相续和根基,慎重选择证悟的途径。如果自己无法确定可以问上师或善知识,不能糊里糊涂,否则不但会令自己大失所望,还会通过佛法造很多业,最后导致自己无XX回、恶趣中超脱。# x, d/ Q4 l% `- o( ^) H: b
# u3 I* A2 t, X* a) f) n9 l
综上所述,通过慈心、悲心、喜心等善念无法断除轮回的根,无法超脱轮回。通过修持善法,只能把本来快要成熟的果报往后拖延,压制一下。比如通过修行可以压制一下贪心、嗔恨心,但是它还会再生起来。想要从根本上断除,只有依靠无我空性的智慧,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