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飞絮漫舞 于 2007-1-28 18:28 发表$ U7 d2 P. w. D9 I1 t
奇怪了,我指名道姓说了什么了?说了哪个和尚,哪个尼姑了嘛?什么才叫指名道姓?是不是触动了你的哪个神经才说我指名道姓.别人都只是会当作一个游记来看看,就是大头非要说我指名道姓等加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对于大头 ...
( Q4 H/ B+ N: h0 ~: T# A: w5 D" K' f
4 w5 v4 l0 ]) Y4 e" u3 o
再是霓虹闪烁,却但是小家碧玉的瑟缩感。这里的人很少说国语,可以听,但是却执拗的不愿开口说,这也许正是江浙一带人的通病,自古富裕的鱼米之乡,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太多的骄傲感,不愿去改变自己适应的新的东西,唯我独尊的气势,在今天其实早已经是一种固步自封。这难道不是!
原帖由 云山水月 于 2007-1-30 12:51 发表7 R. ?) _6 _) `: b* f) b
! D6 C" V/ P. m' W9 }; D* r9 N
请这位邵兄消消气。楼主这篇文字是很优美的,加精华没有错,这一点上偶坚决支持皮校长。8 l& i1 `# s6 b# F# ^1 l
, h5 {0 a+ t" U% b9 N+ t
至于有些文字伤害到邵兄的乡土情感,这是确实有些遗憾的地方。但是回头看去,楼主这篇美文也并不是刻意要贬损,最多 ...
% }2 I5 A! {1 {$ U$ J+ R P# c& Y t' W( L G
那只是你个人的感受罢了,或者说是为他辩解。我不否认他的这篇文字比较优美,但是带有地域岐视的语言却比比皆是,且都是结论性的东西,很容易给人以误导。而且只会有两种不良的结果,作为一般读者而言,就会认为江浙、宁波、天潼寺就如他所说。而对于他笔下的那个地方的人,比如我,很自然以为他是“酸葡萄”心理。你说呢?还有,其实他一开始就知道我的意思,却还东拉西扯地说一通,居然还说什么和尚尼姑触到某些人的神经,这也太卑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