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回复 #1 扁舟 的帖子
三界二十八天--佛教的宇宙观之一
1 T; F4 w& z4 m' ^# H1 J' U& w
r/ r: X) P, s% M3 ?3 m5 V7 M; o- B1 R
/ s& t& _0 L0 e) ^ j& h
壹.前言 2 g# O; q2 T3 C* a b5 B; Z
" `$ p6 a% ^+ }% L. _古德说:“无三界可出,无涅盘可入。”又说:“一念觉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堕入轮回。”
5 _' s9 V! W0 X1 r( W9 |" K' j+ t- o" d' O. R5 t$ E( z" W& k" y' O
“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的三个阶级,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称“三界二十八天”。三界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是都属于迷界,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为圣者所厌弃。 % ~2 a; [) A: v6 }- q+ ?) p0 x3 A
( Z; Z+ F, e$ Y6 B+ J; O: @3 ]
《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化城喻品》说:“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意思是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因为三界迷苦的领域有如大海的无边无际,因此三界又称苦界、苦海。一般常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便是劝人出离三界,勤求解脱涅盘之乐。 + z! }& f- E5 \6 E2 S& G3 b* g
+ i+ h9 O e5 N8 L. I' h4 l
贰.三界 4 ?# E+ t; z1 c; C; V
7 E* O, v/ y. L, b q& z( E9 T0 e
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3 j, L1 S" T* D. f z
8 O$ n% c4 c; q$ n- i" m G4 l1一、欲界
+ ]* r2 X( l( A2 @' P% G4 v7 G) }8 W* z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间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罗,下至畜生、饿鬼、地狱等,因为此界为男女杂居,多诸染欲,因此称为欲界。 + _2 ?# Z( L. K& Y3 J% P" [3 }
; B: v# D) y7 W+ B' e: {
1二、色界 - M1 |6 @# X; x5 t5 z8 i
! M5 b: Q9 E, U+ w
色界指远离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也没有女形,众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宫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为此界尚有色质,因此称为色界。
$ Z) P* j+ z2 ^+ b4 x, y7 T
7 \# H- d1 W7 B( @: V' }8 I! B1三、无色界 - R8 s( u2 L* a! T' c! p5 g
. Y6 O/ ?/ ], L+ m. ^$ y* `1 u* r无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没有任何物质之物,也没有身体、宫殿、国土,只有心识,住在深妙的禅定之中,因此称为无色界。
) n4 M& O; A' X
( @( `( ~% [) h# n6 D6 ^7 `. ]参.二十八天 & U/ j5 h0 d' _* i
/ _! W+ H- f4 F. K& m, j& d) j
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禅十八天、无色界的四无色天。 2 Q: ]/ E/ O, f2 G4 V* k1 r3 n
, ?7 \- {/ e" V( M8 E& ?; y
1一、六欲天 - E0 n, r/ z$ E! _7 {; g$ z
$ ?# N" A$ b8 Y# H# a
欲界六天又分为地居天与空居天。 2 w- K: @& H; `$ t, C% R; {# i
2 v. b6 H% e, }; O) B, V$ Q& t□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
6 f4 \4 f# E, Y6 m4 e% |2 v* G5 l" r! x9 F8 Q! r
□四天王天:东为持国天,住须弥山黄金埵,由提头赖吒天王统领干闼婆(香 神或乐神)、富单那(热病鬼)二部。西为广目天,住须弥山白银埵,由毘留博叉 天王统领毗舍闍(噉精气鬼)、毒龙等。南为增长天,住须弥山琉璃埵,由毗留勒 叉天王统领鸠盘荼(厌魅鬼)、薜荔多(饿鬼)二部。北为多闻天,住须弥山水晶埵,由毗沙门天王统领夜叉、罗刹(速疾鬼)等二部。四天王天的各部合称天龙八部。
: Y+ r6 @- H, S6 E' i6 T$ @/ U1 S* Z0 s" n! m R) z) Q. w
□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在佛教的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须弥山顶,中间为善见城,天主为释提桓因,四方各八天,共为三十三天。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所载,分别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地天、住俱吒天、杂殿天、住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树园天、险岸天、住杂险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处天、住柔软地天、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天、清净天等。 % M' l+ K" i% U, H
: Q# }. @* {3 z2 F3 Q
地居天由于居于须弥山,因此名为地居,天神的男女淫事与人间无异。
6 n0 w; B" X& s7 u/ K) K# i: v4 W% N8 S7 C/ ^
□空居天: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 C; D9 b5 {1 K: A) q6 x
- X& @* @5 Q/ P8 Y6 v! b□夜摩天:夜摩意思为时分,此天对于欲境知道节制有分,以相抱为淫事。 5 P! M; A, T. N8 P% h
' c! ^1 a* Z- s- I5 M□兜率天:兜率意思为知足,对于欲境知道止足,以执手为淫事。 9 l' p5 y H( Z; q
$ S% j: p/ w" g& y
□化乐天:乐于变化,欲心微薄,以相笑为淫事。
! [( p. R; `: e, K C' ]+ R+ w/ k* E5 N* P$ e
□他化自在天:于五欲境界自在变化,欲心渐无,因此以相视为淫事。 : c& }" D+ E& o; `7 Z
3 _- P6 P, V7 x0 J0 t5 [: U( d
1二、四禅十八天
% k. L! G4 |) w, k4 J9 G% K% ?# @
色界四禅天依禅定的深浅粗妙而分四级,共有十八天。 2 q- l, X L; t. g) D, F! R
1 t. w% W+ s/ r/ I& _1 U□初禅三天:指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以上已不食人间烟火,因此没有鼻、舌二识,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识所生起的喜、乐二受,以及寻伺思惟的能力。
k" C0 @. ?/ d1 H5 n) X4 b8 e" a6 N% H& C) R. ?
□二禅三天:指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二禅以上只有意识,没有眼、耳、身三识以及寻伺思惟,因此只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5 |/ h% r7 i4 u: f, N2 f
% D1 J; m, t; `+ A, s3 i/ l1 T□三禅三天:指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天只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 + [; c2 N8 ~, \# {
1 Z+ d- p4 k7 t3 r$ ~# |, x□四禅九天:指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
$ _9 \) d, m5 p' l# }' G
3 K5 g* b1 T: s+ h% G1 v* s$ {善现天、色究竟天等。四禅天只有与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
8 I; D! r1 w7 ^- N, z
) ^9 h- S' ~/ }3 j1三、四无色天 : W% c% y- c# @" k
5 K- `+ \" V$ R2 ]3 E" d# h0 F3 j9 x( c
无色界的有情,虽然没有物质,但依定力相应而感得的业报有深浅不同,因此也分为四级。
7 {; ]( m' ]3 w+ `
1 E& M* q, T0 q□空无边处天:指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欣求虚空无边,由加行入空无边处定为因,所得定地的果报。 & z3 I' e& ?! d
* w) {. P4 F; R, J3 r4 G
□识无边处天:指厌离空无边处天,由识无边之定所招感的果报。也就是思惟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识之相,观察照了无边的识相,以先思惟无边的识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第二无色定,称为识无边处。 ! L: V! T5 b" a" U0 S
3 o2 ?/ D. L& T2 D# m g) U□无所有处天:指厌患识无边处,舍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动,到了加行成就时,不但所思惟的空没有了,连观无边心识的能观心也没有,因此名无所有处天。 ! _$ l3 `. w" Y* ?: \
& v' k- b/ s% c, j1 r- L□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的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因此称为非想;此天尚有细想,因此称非非想。此天位于三界九地的顶上,因此又称有顶天。 / Y# k- b5 j( \3 W1 t0 m8 o- v1 L( D
$ u( |7 O8 j) {* Y% X' g
肆.天界的殊胜 : [. r' \; g/ R6 o1 h
3 R, T$ |& K( L* w6 l9 C0 p! ^
在十法界中,天道比邻人道,两者都是苦乐交集的地方,而且各有殊胜之处。根据经典所载,天人有以下几点殊胜:
$ `* }- H7 I9 |' {2 g( K9 h% |7 b9 Y, a3 J8 c
1一、寿命长久
6 X y, H- }8 ?- w! J, N% c8 e8 @- U2 D, Y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寿命五百岁,约等于人间九百万岁;忉利天寿命一千岁,约等于人间三亿六百万岁;夜摩天二千岁,约为人间十四亿四百万岁;兜率天四千岁,约为人间五十七亿六百万岁;化乐天八千岁,约为人间二百三十亿岁;他化自在天一万六千岁,约为人间九百二十一亿六百万岁。 # L+ c) D9 P' Y" C
' \/ R: y+ n, o, d# K# ~% b. W3 z色界天中,初禅的梵众天寿半劫,梵辅天一劫,大梵天一劫半;二禅天的少光天二劫,无量光天四劫,光音天八劫;三禅天的少净天十六劫,无量净天三十二劫,遍净天六十四劫;四禅天的福生天一百廿五劫,福爱天二百五十劫,广果天、无想天五百劫,无烦天千劫,无热天二千劫,善见天四千劫,善现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
9 A. ~# W2 m' R% @% A- j" V1 R* h1 q# S: [* j, F
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二万劫,识无边处天四万劫,无所有处天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天八万大劫,约等于世间成住坏空八万次。天人寿量之久,可见一斑。
$ [- e& K. ?- `9 [& F8 c
2 Y1 i* h4 n, C7 M1 L8 k- j+ P1二、身体高大 : ^' Q' j& s7 c# r/ n7 N' {: y! ^
8 C2 R9 _6 C( G. O四天王身高半由旬(约人间十里);忉利天身长一由旬(约二十里);夜摩天身长二由旬(约四十里);兜率天身长四由旬(约八十里);化乐天身长八由旬(一百六十里);他化自在天十六由旬(三百二十里);色究竟天一万六千由旬(二十二万里)。月球距离地球平均只有二十二多万里,色究竟天的人,手不必举,便能摘下月亮,宇宙虚空之广大无边,及天人身体之高大,实非凡人智识所能想像。
4 @4 h# Y. Q. `- R/ w2 M5 m% G! ?/ |# \% g, W9 X8 D
1三、衣食殊妙 2 n. A6 t: u3 ~7 j! c1 \) c) D
; s* }, m3 t. A" c( j天界众生身体越高,穿的衣服越轻。如欲界四天王天衣长二十里,重半两;忉利天衣长四十里,重六铢(一两有四十八铢);夜摩天衣长八十里,重三铢;兜率天衣长一百六十里,重一铢半;化乐天衣长三百二十里,重一铢;他化自在天衣长六百四十里,重半铢。 " M3 Y& ~8 g0 p( I6 t0 \# H2 y: m
! w1 u% Y) X- Y' j O
色界的梵众天穿衣与否,并没有分别,随着身形自然有光明胜妙的天衣披身。
8 o/ q% `# p! ] o" N8 Y: U( b$ d1 u( Y6 K
其次说到饮食,欲界的众生吃自然食、净揣食,以衣被细滑为食、澡浴感受为食;色界有情以法喜为食,以禅悦为食;无色界有情则以意识为食。 ' n# G( `$ {' V( H, a
& a- ?3 i) k) o
1四、禅定法乐 & h4 P$ E7 o; o3 U% F
T0 `, {" r% J/ t3 ?9 }+ @从色界乃至无色界的众生,已经不再以世俗纷乱动荡的欲乐为满足,而能安住于甚深禅定之中的静谧轻安。
6 o- ]6 C5 y) ?, b! I( q/ N% ]# E4 g* z7 {- O: p
天界虽然有许多殊胜妙乐,但是天人一旦福报享尽,难免五衰相现,依旧要堕落到六道轮回受苦。 ) U/ |2 A3 U$ p4 I6 _3 b
# f+ k f& M/ d0 h8 l3 b
另外,天界仍属三界之内,仍然难逃成住坏空的劫难,当世界坏灭时,还会产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打三禅的三种苦难,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即使无色界也逃避不了国土危脆、诸行无常的现象,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报,但是天界并不是一个最好、最究竟的地方。因此,学佛的人不应以求生天界为最终目标。所谓“三界如火宅”,如何出离三界,如何解脱生死,获得究竟涅盘之乐,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