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38. 此针灸非彼针灸
( C- m8 P8 }# o" z/ `1 f7 Z$ V7 k$ g+ ~( W* k- ~
梁宁首先浏览了Colquhoun 引用的否定针灸的文章和他自己列出的支持针灸的综述文章。将他们统一起来看西方针刺的疗效到底是多少。: z6 r* H3 u, L
' m# r% x/ R& ~. i: M, P6 ^他发现,就这些文章的范围内,西医西药 (medicine)的疗效是42.2%,而针刺(Acup)的疗效是42.5%。虚拟针刺组(Sham group)疗效为33.4%. 针灸组疗效比虚拟组仅仅高大约10%。(n =发表的文章数)。难怪西方针刺研究中的针刺组疗效和虚拟组会失去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而被判为针刺无治疗作用。这里的虚拟针刺组就是将针刺针不刺入皮肤,或极浅的刺入皮肤。其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针刺应该没有针刺的治疗作用,如果有治疗效果,该效果就应算作为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实际上,从来没有人证明过这样的针刺除了心理作用外没有任何其它的治疗作用。8 L! m( |% P1 r8 b9 P/ J
: h1 X6 l" ^5 g# @; X( c3 M除了针刺组疗效并不高以外,梁宁接着发现这里的针刺频率很低,大都是每周针刺1-2次,共10余次就结束。如果将这种治疗刺激量换算成平均每天刺激量和总频次刺激量,那么这里的平均每天刺激量为0.26±0.12(Mean ± SD),而总刺激量为2.43±1.71。 4 w" ]' E9 ]8 b1 d4 H6 }1 o5 B! E
) t0 Q! A' }# U, B由于这里所涉及的病很繁杂,包括慢性腰痛,血管紧张性头痛,肩痛,颈项痛,膝痛和偏头痛等。不同的疾病,针刺疗效当然会不一样。所以梁宁接着找到治疗慢性腰痛和慢性项痛的综述,因为慢性腰痛非常常见。梁宁想看一看西方针刺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有多少。他能找到的属于综述质量较高的文章是Furlan AD(2010)的文章。该文涉及的疾病种类较为局限一些,包括急慢性项痛和急慢性腰痛。按照同样的方法,梁宁将该文引用的西方组的针刺组和虚拟针刺组的疗效先列出 (图2):' E3 i1 h9 a8 ], G. V6 }8 _
2 x" j$ k- Z p4 i7 r' R0 J, J7 M
" ~2 d1 f0 R$ u& _2 e可见,西药疗效为33.9%。针刺疗效与之相当,为37.2%(30 篇文章平均数),而虚拟组为25.1% (22篇文章平均数)。针刺组疗效也是高出心理暗示组大约10%。
9 `+ a; o; x' }% d* C7 I/ ?8 k# D) d+ F
那么中国组的疗效有多少呢?中国组针刺组疗效 (图3) 为50.8%, 而虚拟针刺组为12.3%,可惜虚拟组只有一组。难以定论。但是中国针刺组疗效比西方针刺组(30.7%) 高.7 Q: | I, P0 g: @" h# L( J+ W! A+ D
J' l) h/ x( k: B7 Z8 q
在这组资料中,西方针刺的平均每天刺激量为0.27± 0.17 (n=56),中国的针刺研究第一疗程平均每天刺激量为0.79± 0.33 (n=68). 西方文章中总疗程刺激量为2.41±2.20 (n=56),而中国文章中总疗程刺激量为17.61±11.42 (n=68)。这两个指标,针刺的刺激量也是西方组明显比中国组低。- U+ G$ N: P$ I$ A* r4 Y
( l+ }- t: {& U8 R& y( ^4 r% ^
进一步,梁宁比较了西方组和中国组治疗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症,发现以上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所以他又将发表在上海针灸杂志上的临床研究文章加以归纳,发现无论是治疗急性还是慢性颈部痛腰痛,或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或更年期综合征,西方组的第一疗程平均每天刺激量相当一致,大约在0.25左右 (图9)。而同时,治疗这些疾病,甚至包括更多更杂乱的疾病种类,中国各组的第一疗程平均每天刺激量也是相当一致,为0.8左右。中国组的第一疗程平均每天刺激量远远大于西方各组。也就是说,不管治疗哪种疾病,西方组的第一疗程平均每天刺激量为0.25,而中国组为0.8,是西方组的3.2倍。6 p, x9 Y4 w n% R) Z' z
8 Q* S. S+ K' e
无论是治疗急性还是慢性颈部痛腰痛,或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或更年期综合征,西方组的总疗程刺激量也是相当一致,大约在2.4左右 (图10)。而同时,治疗这些疾病,甚至包括更多更杂乱的疾病种类,中国各组的总疗程刺激量也是相当一致,为18-20左右。中国组的总疗程刺激量也远远大于西方各组。也就是说,不管治疗哪种疾病,西方组的总疗程刺激量为2.4,而中国组为20,是西方组的8.3倍。
& M2 `. K$ p% z- n9 U4 g( A- I% m( g; ~
将中国组和西方组在针刺第一疗程针刺的频次加以比较,大约80%的中国文章采用的针刺是每天一次(或每周5-6次)针刺法,而大约也是80%的西方文章采用的是每周一次或两次的针刺法 (图11)。
; I5 g& G d; j C1 X' n : [' Z( o9 `3 w h
图13表示:对比西方针刺和中国针刺的总治疗次数,西方组大多数(76%)的文章治疗次数在10次以内,而中国组大多数在11次以上,25% 的文章采用21-30次治疗。这在西方组是罕见的。当我们将上海针灸杂志中文章(增加中国组文章数量)也包含在内,结果基本一致 (图13):
& U. n: ~3 p+ W, j' G, T
" J7 n6 |5 ^, {! S& y- F. v
0 |- ~5 `4 n6 b( j, K这些资料说明,西方针刺组的针刺治疗间隔比中国组长,而总治疗次数也比中国组少。同时,无论是治疗慢性腰痛项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症,各种恶心呕吐(手术后,放疗后,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率等),以及高血压,哮喘,抑郁症等病的治疗时,中国组的刺激量都比西方组高,而同时治疗效果也比西方组好。中国组针刺的疗效和西药比较相当或更好。
( V, D7 V9 `" s& \4 e. D
* u: }) i9 t3 j1 X# f% E2 ^: l就是说西方应用的针刺法并不是中国组应用的针刺法,此针灸非彼针灸也。! Z' _% f! c7 j5 W* c9 j" c
$ z9 ?% B' p8 ?, e
(注:很抱歉,图片难以上传)
3 [+ c6 `; R" S"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