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x9 n0 v! I" V0 i% V 講經說法要有能力:第一要有慈悲心,第二要有智慧,第三要有善巧方便。
( \6 r4 v/ V! F2 J6 E : J% ^& d1 `, D, |
第一,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不能講經說法,即使講經說法了也是有目的的,這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慈悲之心是真心希望衆生離苦得樂,最好有大乘的發心,大乘的慈悲:要拔除衆生痛苦,要給予衆生安樂。有這樣的發心是純正的,自私自利這些雜念自然就會消除。" j9 j3 u, B# r% r3 ]
9 P' V$ o3 W! R+ c+ x* {, s- `) Q
第二,有智慧。如果不精通佛理,沒有究竟智慧,很難講經說法。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家業,我們在給釋迦牟尼佛“打工”,講經說法是荷擔他的家業。講的時候必須要正確無誤,精通佛理,精通意義,不能隨心所欲。; F% o3 B$ @& f7 P
6 e) S2 X2 ]+ ^- j+ ?6 m 要利益衆生,要講三藏的內容,要起到何種作用?要在衆生的相續中産生戒定慧三學的功德。如果不精通意義,就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不僅要精通詞句,還要精通意義,這樣才算有智慧,才能講經說法。
/ c- R2 b( {3 n& z
- l8 ^% R) ~4 x/ E; c7 | 第三,有善巧方便。當時偉大的佛陀講經說法的時候是怎麽講的?是以衆生的根基和意樂講的。衆生有不同根基,不同意樂,佛講的法也不同。對有些衆生要講小乘的內容,對有些衆生要講大乘的內容;對有些衆生要講顯宗的法,對有些衆生要講密宗的法。八萬四千法門,對不同根基、不同意樂的衆生,講不同的法門,講不同的方法。3 O! f6 ^2 p( v3 |$ `' d
5 g" B* {6 o- S4 x; {
講經說法是最殊勝的,要用一生的光陰來講經說法,就像我們的上師如意寶一樣。我們做爲佛弟子,做爲大乘修行人,應該用自己的生命來傳播佛的智慧,用自己的一生來講經說法。有情無情的衆生都需要佛法,都需要正能量。
2 O0 N( M" H9 @. W, J! \
" v. x* I8 T C' h9 {0 b5 j 《普賢行願品》裏講:“天龍夜叉鸠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衆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所有的音聲都是說法,通過各種語言講經說法。怎樣才能做到?要回歸自性,在空性的見解中講經說法才能做到。不同的衆生能聽到不同的語言,不同種姓的衆生都來聽法。這樣講經說法是最殊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