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悦音海螺 于 2016-2-18 06:50 编辑
% ]/ H: F7 l8 a- m( Z6 ~
) p' Y0 l! Q5 T7 Q: s1 Y【聖者的足迹24】安忍波羅蜜1 H3 }. S. Q4 | v3 v+ W
安忍波羅蜜,是要安忍。我們遇到一些挫折的時候,要安忍;我們修行遇到一些違緣的時候,也要安忍。但是安忍不是要憋,安忍是很自然的。
9 z: O7 f! X: A8 g- j% B, I- U) ]8 m6 a* S* Z: r
爲什麽安忍波羅蜜?波羅蜜是智慧的意思,安忍必須要有智慧的攝持。有智慧的話,你就可以很自然、很輕松地面對這些對境。其實一些對境都是暫時的,若是你忍一忍都會過去的;若是你能在心裏放松、放下,自然就轉化了,就變成一種好事,一種助緣了。, W, z* G3 s- R8 ~! W
5 |0 W7 L, o8 Q) P& t 若是你自己心裏放不下,自己沒法去安忍的話,這個對境就會影響我們,我們的心會隨著對境動搖,我們的內心就會煩惱,甚至會去造很多的惡業,這樣對自己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因爲什麽?我們自己的相續被染汙了。我們覺得我就該生氣,我就應該出這口氣,其實這個時候你就是在染汙自己的相續,在踐踏自己的人格。從道德的角度、或從我們佛法真理的角度去想的話,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傷害,也是一種很大的過患,不應該這樣。( Z+ I+ f4 R* [% P( `, E( m1 J+ W
1 [1 |8 D3 G- v# Q 好好地去安忍,從心裏去放下,這樣我們的心就沒有隨著境動搖,這些對境就會轉化成我們成就的助緣,轉化成我們圓滿的因素,所以這個安忍很重要。, j) b9 i, a% C" ? s
$ Q9 T8 Q" }# ?. y; H$ Z 安忍也是一種轉念,不是憋著,憋的話會憋出病來的。憋一次,第二次就憋不住了,所以不要憋。自己明白道理了,這樣自然就沒有事了,本來就風平浪靜的嘛!沒有什麽事,都是自己心的一種幻化,也是自己業力的一種現前,沒有別的。所以安忍很重要,轉念很重要。
! L# f* ?8 K1 z+ m6 i2 e; F* R) Q6 E3 Z7 X- j2 [, r
) T1 D5 c: c* C V4 h/ L
, a- V, Y" H" L, x
【聖者的足迹23】如何才能財富圓滿
4 q! J! P8 h& Q( k( Q8 L 財富圓滿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今天我講兩個,這兩個也是做人的原則。
. c0 s( d( I: R/ M
) E: H8 e! P( y% v( w 第一個是穩重。人要穩重,什麽叫穩重呢?就是自己有一個正確的選擇,有一個正確的目標,不動搖、不放棄,也就是穩重,這是很重要的。這個堅信,也可以說是自信吧,是很重要的。不能總是不堅信、不自信啊!有時候懷疑自己的能力,有時候懷疑自己的選擇。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肯定有個過程,肯定有一些所謂的坎坷。若是你自己不穩重、不堅定、不自信的話,就容易動搖。所以穩重很重要。) ] T" P4 {% Z. m
; @. B; h: e" C& } 第二個就是正直。你在社會上做事,人際關系很重要,這個人際關系也是一個財富。人際關系要搞好的話,就要正直,不能太自私。你太自私,只爲自己,不考慮朋友、不考慮其他人的話,人際關系一定會搞不好,這樣可能你的違緣就會更多。將來有一天成功的話,也不一定會有那麽好,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負面的東西,甚至災難。所以我覺得正直也是很重要的,若是人正直的話,人與人之間的這種關系肯定也會很長久。這樣的話,很多事情自然就順利了,自然就會成功。今天講了穩重和正直,這兩個也是做人的原則,是做人必須要具備的。
5 s; ], V% K) ?7 _7 D
; X; z& W# F! l, P+ _
, S6 g d2 J8 h+ j
# g0 X8 P. b2 T0 X5 L& l0 P ( @4 k7 ~5 h9 e' ~$ |( e: z$ ?
【聖者的足迹22】大學生如何選擇自己的工作
! e- b R; l0 ]. y6 x& Q 現在很多大學生從學校出來之後,很著急、很迷茫地去找工作,也不好好地去選擇,這就說明自己還是不自信。盲目地就業,這就是一種不自信的現象。不應該這樣。2 L. y. Q% k8 E' H m" ~ u
0 D& T5 a* H( A1 ]( G/ o
作爲一個大學生,作爲一個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自己應該好好選擇。但是你不要太著急,“面包”會有的。你越著急,越這樣莽撞的,自己可能會更慘。9 V8 @ h2 v& \& P
5 |* K1 e$ Z; d3 V 現在大學生多,就業是個問題。但是剛才說了,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平靜一下,好好地去選擇,這樣一定會對你有用處,一定會有你自己的前途。
) o" K9 P8 }0 ?" \+ N
a8 w& R2 u+ `) P/ ` 無論什麽時候,違反道德的事情我們不能去做。還有,我們一定要取舍善惡,對社會、對人類有害的這些事情不能去做,這叫造惡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個是不會浪費的,也不會有假的。 [+ \. j1 t$ W3 g4 x
, s9 y! t2 `/ q8 O9 C7 { 佛在《百業經》裏講得:“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有一天機緣成熟的時候,你就是要感受這些果報,所以不能做這些違背道德的事情,不能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好好去找一個適合自己、對社會有幫助的工作。好好去做人,好好去工作,這樣的話,將來前途真的是光明的。相信自己的命運,相信自己向善的力量,這個是很重要的。
/ `# O4 }; w! W. W7 P6 B# y1 j9 n. K& H$ S
! ~8 t7 x. l' \1 W& D; N5 o
6 C' ?/ J2 q! x6 e0 w【聖者的足迹21】要將修行融入生活
' g4 o7 F+ e5 z+ }" Q/ W
' v( M/ W9 s: f4 z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學佛修行的,但是好多人都是那種盲修瞎練的狀態,這個是特別不好的。這樣下去,慢慢就會變成佛教的油子,那時,就是佛法也無法救度。
5 E- o2 j; S1 d, p( T) e. O% g. [% i7 ~) _
我經常在強調:你學的是多是少這都不要緊,你修的時間是長是短這都不要緊,主要是你修的這些東西一定要融入相續,融入生活,你學的這些東西一定要用來改變自己的相續,也可以說是心態,這樣我們才會真正受益,才會得到佛法的真正功德和利益。要麽,佛法和相續脫節,修行和生活脫節,這樣你再精進,你明白得再多,也不會有任何成就,也不會有任何利益。8 k) }! t' i1 m1 N- B4 [$ h
3 f7 z1 ]( C1 L: S/ \7 t5 W: ^4 Y( j
作爲一個在家修行人,你不用懂得太多,也不要總是坐著修法或者念經,關鍵是你要明白這些道理。自己修行的時候,讓這個生活變成修行,明白這些道理,這也叫智慧,用這樣的智慧來指導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生活。我們最後圓滿也是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這些一點一滴當中。這樣才叫真正圓滿,沒有別的。+ T+ R1 @" ]/ m0 u
( f2 A, L/ S' h+ r% m3 T
其實,說“我們要到達彼岸”,但是這個所謂的彼岸就是此岸,此岸就是彼岸,沒有什麽別的。你真正自己看破了,放下了,此岸就是彼岸;若是你沒有看破放下的話,彼岸也是此岸。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然後盡量去把法融入相續、修行融入生活,也就是通過修行去改變自己的生活,這個意思。這樣的話,你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美滿,你的人生就會越來越圓滿。拿佛法、拿智慧來改變自己心相續,也就是心態,是很重要的。9 |( z, S0 c7 y: y3 G
& o" E$ A# }2 k( V1 I+ o
! X' u9 W) B$ p. U& _; _ & t0 _2 s. [ G7 \1 [4 l
【聖者的足迹20】爲何修行停留在一個層次上?
1 U! w' A) Y+ |; i/ G5 e1 o4 H( P
聽說現在很多人,修行停留在一個層次裏,不前進,想精進也精進不起來。這個主要原因是什麽?就是這個四外加行的內容學修得不紮實,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些內容沒有真正明白,沒有産生真正的定解,所以才出現這樣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情況。大家好好學修這些四外加行的內容,你就能真正明白暇滿的人生有多麽的難得。這樣的話,你也不可能不珍惜,不可能不精進。
( o7 X4 v1 K& L5 c w- e' t
9 ?# Z" g0 W. {( s" b, p
& X" W7 [; ^2 z, W1 { 然後還有壽命無常。我們的壽命是非常的無常的,就像在狂風裏的一盞酥油燈一樣,隨時隨地都會熄滅。你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也不可能不精進,一定會精進起來的。還有輪回過患、因果不虛,這些道理弄明白之後,自然就精進了,自然就能取舍因果。
/ C: P' Q6 h/ I8 k5 i/ d3 T8 k+ j# w+ r+ ~& R
* p! y4 T: Z( j$ z, X( W# J3 W
這是基礎,也可以說是佛理,必須要好好學修。無論是修淨土宗的、還是修禅宗的、還是修密宗的都一樣。我們爲什麽說這叫共同四外加行呢?這是顯宗、密宗,大乘、小乘,無論哪個法門,都共同要學修的內容。
8 ]1 c; C5 } R5 P5 u
+ R9 f- O q* u7 _0 Y( J2 N0 g6 h) W+ o* T1 x

( E4 ^1 L* ^7 `- K5 n1 H【聖者的足迹19】什麽樣的慈悲最究竟
: G& P' O- A* _% Y2 i4 W, q8 G
& F* ~# V, f+ m, g [7 h* v4 F7 q 我們要對衆生發慈悲心,慈的意思是給予安樂,悲的意思是拔除痛苦,對每個衆生有這樣的一個心,這叫慈悲心。但是這個慈悲心不能沒有智慧的攝持,佛法裏面慈悲和智慧是一體的,慈悲也離不開智慧,智慧也離不開慈悲。但是歸根結底而言,缺少智慧的話,這個慈悲也是不究竟的。/ h( ~, b) S f
大家一定要讓自己好好地聞思修行,讓自己具有智慧。在相續當中産生這種圓滿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智慧才是佛法的核心,佛法的精髓。所以大家要具有智慧、增長智慧,也可以通過一些修持方法,讓自己本具的智慧顯現出來,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無論什麽時候缺乏智慧都是不究竟的,所以一定要努力,然後去增長智慧,讓自己的智慧究竟圓滿,好不好?
. i- f- {' e- |5 n' E( F2 \ z g% l3 F0 K+ P0 G: p7 C5 K9 Q5 z8 w# n* p
9 v$ o+ f, N! D/ J* f1 m
0 l: }5 Q6 L& \4 Y1 S& D4 E
) c* `$ @5 U/ y m' I+ t【聖者的足迹18】學佛首先要樹立目標
9 k8 D" O* e# H% t4 N 學佛修行首先要樹立目標,要麽讓自己今生解脫,要麽就讓自己即身成佛。
& i" J/ c; w* ~9 Q2 q+ ?$ l/ z
0 f1 W: J' D! } 我們的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他老人家一輩子主要弘揚的是藏傳淨土法和光明大圓滿法。我們現在也是,作爲他老人家的弟子,主要弘揚藏傳淨土法和光明大圓滿法。大家可以精進地學修,可以通過藏傳淨土法讓自己今生解脫,也可以通過光明大圓滿法讓自己即身成佛。
# b! `$ q6 P3 `- \9 ?1 z3 N
8 T! F' V( H9 O! B9 \ q% w9 @# E 這兩個法門,對末法時期的衆生來說是最相應,也是最能得益的法門,大家一定要珍惜。就看自己的根基和意樂在哪裏,若是自己想修藏傳淨土法,讓自己臨終的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也是可以的。若是自己有這個根基和意樂的話,也可以修大圓滿法,讓自己即身成佛。+ d$ @( N& x: E3 \3 |
我們現在修大圓滿法加行,一共有九個加行,這都是爲了讓自己的相續成熟,若是自己的相續成熟了,到時候就會茅塞頓開,自然就會明白心之自性。這樣的話,我們可以通過光明大圓滿法讓自己即身虹身成就。
U: V" L7 H! T( | 大家珍惜佛法,珍惜緣分,好好地精進學修,這個非常重要。
1 W6 q m% a# S) U/ l+ T0 ~" S: c4 m7 R
+ N, v" \7 U4 v1 X $ E% }+ I9 g1 ^. B" O
【聖者的足迹17】一定要抓緊時間修行
; s# {# R( X# U5 s% m6 |, o5 P0 M8 P7 d
這裏車水馬龍,城市裏的人都非常的繁忙,起早貪黑,但是大部分人都在爲了世間的一些福報,爲了暫時的一些利益,這樣奔波,這樣辛苦。很多的時候會換過來的都是煩惱、痛苦。無論你有多高的地位,還是有多少財富,最終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煩惱還是依舊,痛苦還是依舊。大家若是天天爲了解脫、爲了成佛而這樣努力、這樣奔波的話,我們真的用不著好長時間,就可以承辦解脫,獲得究竟的果位,也可以說是成佛。$ n: g3 v& c L. n
珍惜生命,不要浪費,好好的去爲解脫、爲成佛去努力,這樣世間的福報自然就會圓滿的。火點上了灰自然就有。所以沒有必要爲了世間的福報、暫時的利益去浪費生命,也不要這樣虛度光陰。大家一定要利用一切精力、一切時間,讓自己去解脫煩惱,解脫痛苦,讓自己的福德和智慧當下圓滿。這樣的話,這才是究竟的,這才是真實的,希望大家能夠明白。
" O, ]& _9 j7 w4 b$ h0 k' Q$ ?2 v- M, m6 n
( k0 T. r9 n6 q% j, [( w
6 H) u* V$ q8 r2 f, m) g& k
, x4 C+ G7 M* J4 \
【聖者的足迹16】正確的取舍繁華和甯靜 2 _. h2 X& y4 h7 m* {0 ?2 m0 R
/ ~8 | i0 e6 A, ] 這邊是個佛塔,那邊是個電視塔;那邊很繁華,這邊很寂靜。我們追求這種寂靜,內心的快樂自然就會顯現出來。追求世間的福報,或者說這種繁華,雖然表面上看很快樂,但這不是真實的,不是內心裏的那種快樂。所以大家還是學會簡單點,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不要太追求世間的這種福報或者一些華麗的東西,這樣適得其反,可能讓自己更煩惱,更痛苦。希望大家有智慧,好好地正確地去取舍。( J9 E# j" {# m0 r. b2 f; c" G
- w* s. y& U q' z% J
* t6 ]3 L6 z( N9 L }# R# E* I1 W0 @* S( F
【聖者的足迹15 】修出世間的禅定
( n: @" A- p$ C! P: E
8 o% y% Y9 q3 P* Y. |+ G 這裏(廣州華林寺)是個禅寺,當時達摩祖師主要傳的是禅宗,也就是注重禅定。禅定有很多,有世間的禅定,也有出世間的禅定。但是我們想解脫、想成佛,就要修出世間的禅定,禅宗也是這樣講的。尤其我們大圓滿裏講,你找到自己這樣一個心之自性,也可以說自己真正回歸自性,然後安住,在那樣的一個狀態中、境界中,心不動搖,這就是出世間的,也是一種最究竟的禅定,我們可能就有即身成佛的機會。所以,禅宗很多地方和大圓滿是一致的,這方面也是。禅宗講的是你見性之後再安住,這樣很快就可以成佛。大圓滿也是,你找到自己的心之自性之後再安住、再去修行,才會即身成佛。所以大家也應該修這種出世間的禅定,尤其是這種最究竟的禅定。對我們末法時期的衆生來說,是最相應的法,也是最捷徑的方法。所以這也是非常值得重視、非常珍貴的一個竅訣。- x1 i+ v I/ J$ e0 v: o
1 O' w3 v: d) ~ n9 M; Y+ L2 E, ~0 ^" g$ \
+ E O1 j, s# x i4 S5 W1 }" M
【聖者的足迹14】華林寺達摩祖師 / i9 K1 {, M+ `1 }
) L8 C$ r, ^* ^0 l6 N; ?, x
這裏是廣州華林寺,以前叫西來庵,這裏是達摩祖師登岸的地方。當時達摩祖師用了三年的時間到了中原,然後傳法,經曆了千辛萬苦,我們也應該隨喜這種弘法的精神。
; s6 [" E+ f- U9 Q( l3 N5 r! m9 H; |$ j+ Z! r: C/ n9 |+ X
達摩祖師來到中原,大家都知道的,很多人在求法,但是當時菩提達摩就是什麽也沒有說,這個意義很多人都沒有明白。當時達摩祖師就告訴大家,真正的法,不是通過語音而傳的,真正的法應該是通過心來傳。意思就是他是來傳真法的,這個也是意義特別深。當時很多人特別愛著相,當時達摩祖師通過這樣的一個舉動,一個表法,讓大家明白:真正的正法應該通過心來傳,也應該通過心去領會。, w6 I0 s8 ?: \8 ^/ @0 E
我們有時候也是這樣的,也特別願意想一些事情,並且希望想明白,有時候也想表達,並且希望表達清楚。其實有時候這樣說,還不如不說好,這樣才能表達清楚,有時候去想還不如不去想,這樣你才會找到真正的真谛。7 v) A8 p! S/ n" Q v) G
, k) i7 X0 v) [# R
我們的言思是有限的,它是分別的,通過言思沒法找到真谛,也沒法說清楚真相,所以大家別太著相。盡量去往內尋找答案,盡量去用自己的心來體會這樣的真理,這樣才會圓滿。- l$ d: s v& F( x$ Z
& f. O m, c3 x m/ K+ ^
" n$ g+ I1 `# \
4 f% ]+ O v: v' ?' m 2 Z$ T7 P2 D% y8 E. _0 ^
【聖者的足迹13】要抓緊時間修行1 h' v) q+ Z8 ?/ u: E3 V* `/ m2 ?
9 r$ n# g$ r9 k
太陽早上從東方升起,現在已經到西邊了,快要落山了。我們的這個生命也是同樣,不停地減少,不停地接近死亡,所以大家要分秒必爭,精進地學修佛法,讓自己今生解脫,即身成佛。有一天我們的生命到終點,像現在的這個日落一樣。若是自己對死亡沒有把握,或者沒有一些真實的修行的話,到時候一定會後悔,一定會很痛苦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這個機緣,珍惜生命,精進地去學修佛法,讓自己解脫成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8 v( ]" Q+ w7 I& m: N
0 R$ G1 A% O+ ]1 s( d- Q z- o
/ \0 {; ^1 N8 l1 h- j; q) O" m& L ; t$ Z( h2 X1 O9 |' u
【聖者的足迹12】萬物都是無常的
7 `; L, B( o% U 萬物都是無常的。這些化石以前也都是一些樹木,後來變成了化石;這些化石在若幹年之後也會消失的。這就說明了無常的道理。我們的生命,包括我們的錢財、地位等等,都是無常的,都有一些變化。還有,我們的快樂也好、痛苦也好、感情也好,都是此起彼伏的,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這都是正常的一種現象,大家不要太執著,也不要太在意,一切隨緣。自己心裏明白這些真理的話,就不會有煩惱。1 B& h3 U) @; _
* m2 L- L* M% O6 a5 |- `- |4 b6 ^. {* c0 v. X
( P, ~: w. t/ L
【聖者的足迹11】功夫一定要下在四外加行上
5 D5 [" `2 `. p! F( O/ H. |
" i/ y1 l$ u2 \; E 大家現在學修停留在這樣一個層次,不進步,就是因爲還沒有更深入地明白這些道理。尤其是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和輪回過患這些內容。對這種真理生起真實定解的話,自然就會精進的,自然就會提高自己的修行層次。所以,希望大家都反複地學修四外加行的內容,更深入地去學修這些四外加行的內容。我們也經常講,就是聞慧、思慧、修慧。這也是有次第的,然後按次第來。自己有時候也可以觀察觀察,自己有沒有對這些真理生起定解?智慧也是有不同層次的,是聞慧、思慧還是修慧?自己在什麽樣的階段上?再去更進一步地要求自己,讓自己提高再深入,這樣才會有一些變化或提高。這個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把功夫下在四外加行上,反複好好學修。這些道理弄明白之後,其他功德等等自然就會在相續中産生。
) C: c0 s3 u. |- M
- d- w% m5 @9 p* u5 h1 F" V, M5 c7 X+ g/ l) Z
8 H" l, E7 V m; }. r

) ~7 ?$ P' L4 f: @+ f3 b: _【聖者的足迹10】佛真的是萬能的嗎 ( l1 X+ f- \ Z
可以說佛是萬能的,也可以說佛是無能的,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爲對有緣的人來說,佛是萬能的,佛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是對無緣、不具信心、沒有善根的衆生來說,佛是無能的,佛什麽也不能爲他做。因爲他自己沒有善根,沒有信心。千江有水千江月,你的江裏沒有水,怎麽會有月亮的影子呢?你的江裏有水,才能照出月亮的影子。有信心才有加持,這種信心、誠心本身就是一股力量。怎樣去做善事,怎樣去修福德,佛不會給你這些,也無法給你這些。能否解脫、能否成就靠你自己。佛只能教給你這個方法,你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就能圓滿。
& e9 \' j, V3 u. @8 F* a8 F5 j$ p9 E+ x
" p0 I8 q" W( c7 q! J
) M% h3 w2 g5 w9 J【聖者的足迹9】物質世界的發達所帶來的 7 U% N2 k* Z- A5 L
g6 P: _) I2 e; _) G- l1 }1 }; Z
現代社會,物質是發達了,科技是發達了,但是人的欲望也膨脹了,都不滿足了。空氣被染汙了,氣候變壞了,地球撐不住了,這都是人類自掘墳墓。雖然以前科技沒有那麽發達,物質沒有那麽豐富,但是人們生活的非常開心,非常快樂,以前家家都會唱歌跳舞,現在沒有了,都在追求物質財富。現在雖然科技發達了,物質發達了,但是精神落後了。精神沒有跟上物質,物質的發展就變成了精神的壓力。0 J8 K3 \9 D' \( i
佛在經中有記載,在末法時期,會出現戰爭、瘟疫和饑荒等災難。現在已經有預兆了。戰爭隨時都會爆發,國家與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雖然嘴上說和平,但是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有自己的欲望,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人與人之間也是只有利益沒有別的,互相都是這樣。這樣,這個社會能好嗎?社會沒有變,是人心變了。如果戰爭發生了,饑荒也會發生,瘟疫也會發生。現在空氣這麽差,環境這麽汙染,能不發生瘟疫嗎?還有地震、海嘯隨時都會有,因爲地球撐不住了,壓力太大了。
5 Z2 a2 j3 d/ U+ C z/ K4 U$ x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都知道這個道理,爲什麽去破壞呢?爲什麽明知故犯呢?那是沒有辦法。我們作爲修行人,作爲智者,就要勇敢面對。災難隨時都會發生,但是要隨時把握自己的心。心裏有所准備,“世界末日”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有一天肯定會到來。但如果我們自己心裏有所准備,就沒有什麽了。死亡並不可怕,若是你明白了死亡的真相,就不會害怕。因爲我們的靈魂不會死,真正有修行人就是換個軀殼,換個肉體,就像換件衣服一樣。對死亡無有恐懼,真正勇敢地去面對死亡的人,才是真正有修行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有些人講得很好,講得都是大道理,但是心裏對死亡沒有把握。若是真正要面對死亡的時候,心裏若是有恐懼,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成就者。
8 U8 l) a( G: k6 N7 o 所以,我們作爲一個修行人,作爲一個學佛人,作爲一個喜歡做善事的人,應該盡量去改變,盡量不去染汙環境,盡量不去破壞環境,盡量去克制自己的欲望。現在,克制欲望是最重要的。克制個人的欲望,最重要的是克制國家的欲望,這樣災難能緩一些,能少一些。大家盡量去做,去努力吧!
+ r; R/ [' s8 Q# j! T0 M& k& p" Q) g. Q2 B
% V- e- n7 G! c/ T1 n# v + o5 f- w- T# P L+ a& r: x
【聖者的足迹8】如何能圓滿財富 l8 D0 U6 |& T( s3 B& J4 ?0 D
佛講布施是圓滿財富的真正的因。但是人都不願意做布施,歸根結底就是怕失去自己擁有的,其實不會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舍的越多,得的越多。我們經常放不下,就是因爲已經得到的怕失去,未得到的怕得不到。其實不是這樣的,放下了就得到了,隨緣了就順利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不隨緣,攀緣啊!越攀緣越不順利。 $ A! k( D) T/ C6 n) D$ _
. ]. s" D4 E9 v- a: w E* Q" F3 f
布施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你不用拿很多錢財、拿很多東西做布施,哪怕拿一粒米、一滴水做布施,將來得到的福報都是非常大的。以前人間出現過很多轉輪王,轉輪王是統治整個四大洲的,他們也是曾經做過布施,比如給佛供養了七粒米、七粒豆,就得到了這樣的果報。
3 F' _6 S" o% N吃飯、喝茶等都可以先供養給佛菩薩,這裏面有一種恭敬心,然後當加持品吃喝。看成是佛菩薩賜予自己的,這裏有一種感恩心,這樣吃飯也是在培養恭敬心和感恩心,將來得到的福報和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還有剩飯剩菜,我們排泄的一些髒東西,都可以做布施。因爲惡道的衆生需要這些東西,扔了就浪費了,惡道的衆生也得不到。如果發一個慈悲心,發一個善心,惡道的衆生就能得到。比如我們洗澡的水,漱口的水,排泄的東西,要布施衆生,願惡道的衆生都能得到。還可以通過這樣的善根淨化他們的心靈。你發了菩提心,惡道衆生也能得到。 + g+ a- y, s1 K4 W
6 W( p7 ~/ s5 @
嘎達亞那尊者是佛陀的一位大弟子,經常到餓鬼道去度化衆生,有一次他碰到了一個餓鬼母,帶了好幾個孩子。她問尊者:“你是否去衛藏那邊?我丈夫爲了尋找食物去衛藏那邊好多年了,要是你碰到他,告訴他趕緊回來,我們母女都快餓死了。”嘎達亞那尊者說:“我怎麽能知道哪個是你丈夫呢?”餓鬼母說:“他具足了九種醜相,你一看就能認出來。”嘎達亞那尊者到了衛藏,見到了很多餓鬼,其中一個長得奇醜,他就是那個餓鬼母的丈夫。尊者就轉告了他老婆帶的話。這個餓鬼多年沒有得到過食物,他張開手給尊者看:“好多年了,就得到了一口痰。”是一個比丘吐痰的時候發了菩提心,于是他才得到的。
5 e. m3 C% ?' {# D
! E$ W% y( M# ^; X7 g1 z3 I! k$ a$ I 我們可以多做布施,真正的修行在生活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變成修行的方法,都可以變成行善積德的方法。是否有智慧、是否有方法,這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