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9|回复: 3

中医释“疼、痛、痒、酸、胀、麻、疲”原因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5-11-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中医释“疼、痛、痒、酸、胀、麻、疲”原因
1 ]- n" M& ]; I* G; z  E
0 m  B: G0 o! h( S; R(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 i" s: k' `' \9 u( S/ i, L. H' F: e. L8 m' v: l1 L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m) f) e/ @$ ~6 b) u  D2 c9 V
. U( F) I$ ~8 q6 J! ]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 P* X* g; R6 n( N
- y: S( D/ h3 \% ~- r' R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7 _# Q4 o1 o: r$ _- a4 q$ s" ^* h! p' T2 q, V2 h3 Z+ a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5 j0 D; ^* H3 ], K  H1 G2 [+ D6 n' \) X1 o8 v+ h# }& s$ a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  O: J4 w& N, ]& Z
- ~8 B/ ?4 v' |- m
一、疼; Z* \+ v, G. K9 O/ R; c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是如何解释的?/ y; p. N" }4 X6 ^+ E
: N2 P9 M7 ^2 ^# R* d: Q: c
我们先来看看结构。疼,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黄帝内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灵枢经·刺节真邪》”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寒超过了热,而导致了骨头疼肉紧枯。这种感觉可以用“寒风刺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此,可以理解为,由过寒引起的身体不适之感觉。2 u% _! R& S7 R, s
5 X8 x7 h, I. j8 R; I. B
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法。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要用热来解决。通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大都与寒冷有关。5 G% A3 D& b3 n7 H9 l
+ C0 [( C7 Y$ g
二、痛6 c  R- @2 b2 ]7 a* a% R" e# n4 R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字形结构。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一个甬字,“甬”,什么意思呢,路也。我们这样可以理解痛这个字,它是由于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那这个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经络,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血管、淋巴等各种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经的问题,那这部分,大都是由于受寒凉,导致经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那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通把路打通。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 Y9 U0 S! C0 g( F$ b+ P/ e! f
) @, P3 C+ O) V& J2 W
三、痒& j' P/ B5 ]% g( f9 h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那阳在病里旁里,说明什么呢?阳气病了,受阻了。因此,我理解,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 T: Y/ J0 t) y8 B. n

7 _) b, S) L6 W' J; J; E1 h( U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还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也就有人发明了痒痒挠这种工具。那这种痒,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在顶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
/ W0 b1 U. t: u% h
# I) r3 W3 ?& G对于皮肤痒,很多人都爱用激素,其实,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对人体有危害。其实,人体很有意思,当你面对痒的时候,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挠,而这个挠的过程,其实也是疏通经络的过程。只不过,这是在表皮。而更深层、更好的办法,就是刮痧,让更深层的寒湿出来。如果原来痛,现在变成痒了,其实,说明你的身体在向好的方向转换。反之,原来痒,后来变成痛了,那就说明向坏的方向转换。  T* K  L8 [0 d( P' c

+ S& U/ p' J( u) e  J9 B四、酸
, g7 ?/ s- L% r酸字的左边是一个酉,右侧是“夋”qūn。酉,在天干地支中,对应的是17-19点,刚好是肾经当值。而“夋”字,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所以,在人体上,基本可以理解为肾虚了。
, Y* r8 K$ T5 e& k) H# Y" \6 D
' Q: M1 m7 _2 q2 |  N我们身体最容易酸的地方是哪,是腰对吧?在中医里,腰为肾之府。所以,腰酸,大体上可以找到的原因就是肾虚了,我们身体代谢缓慢了。还有一种状况,就是我们爬山之后,腿很容易酸,其实,这也是身体血液中乳酸堆积不易代谢的结果。而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造血,所以,还是和肾虚有关。
* t8 W; Z1 o" Z6 B. P0 y
0 V$ F7 S- }7 z/ M我觉得,酸其实和痒一样,也是一种身体的临界状态,往好的方向,就是健康;往坏的方面,可能就是疼痛了。对于酸,解决的方案,就是加温和加速,热敷和按摩,对缓解酸有很大的效果。同时,枸杞也是强肾的佳品。总之,强壮你的肾,才是解决酸的根本之道。因为,你很少听小孩说他腰酸的。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肾气十足。
  J) J$ e$ q; I$ G" ]: h( K1 D# z" f' a7 s' m  Y6 u2 H
五、胀: R8 |: p2 u1 J! _* I
胀是肉月旁+一个长字。如何理解呢?主要是指肌肉组织不正常的扩大。它和肿基本上是同意。肿,主要是表现在外观;而胀,经常会是外观看不到的情况。造成胀的原因很多,外在的,可能是外伤引起的发炎,或者捆绑造成气血不畅。其实大都也是由于管道受阻,造成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所致。要做的工作,也是疏通经络,解决淤堵。7 @1 n9 d. w# ^6 c4 N5 G: F
+ c, Z5 v6 Q( N# g( P
六、麻
3 ~% R) }  w) M' v麻,也是一种病态,病字旁里一个林。怎么解释这个词呢?我们什么情况下会感觉麻了?是不是肢体被压的时间过长以后,导致气血供应不上而使肌体产生不适之感。那和“林”又有什么关系呢?$ E3 _2 W1 f* e- X* G7 X) m& c0 d
; A4 b6 L2 r* T  n* S8 p
我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这样理解了,“林”字为会意字。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那在中医里,什么主木呢?肝藏血主木,因此,如果肝血正常汇聚,那到好。关键是加了一个“病”字旁,说明是不正常的汇聚。解决麻的方法也很简单,解除这种不正常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是外在的,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产生肢体麻木,也主要是肝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不正常汇聚引起的。
. c7 J! c0 Z2 W# m4 E- `! E9 P& T/ K( H- i6 P# N  @# y
七、疲: P/ d6 B, f( n( ~/ P( y% H
疲,也是病字旁里一个皮字。疲字的主义:懈怠,不起劲。皮在中医里是由肺主管的。而肺在中医里是管疏布血的,是相傅之官。疲多从外在表现出来,比如疲软等,是看得见和摸的着的。
7 [; g% p, H2 l  A/ \" j2 l
& |. |- T4 D# s# c# d" ]八、乏0 I- ~- P' J& P
乏字的主要意思是缺少和无能。缺少什么?当然是缺少气血啊。与疲不同,乏,多为身体内在的感觉。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今天很乏”,这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不能说,“我今天很疲”。如果说我很疲乏,则是指身体由外到内都打不起精神来。疲和乏都与我们气血不足有关。解决的方法,需要综合调理了。这与我们前面说的各种症状相比,相对严重些。9 [7 I* I3 i3 d4 p% v- ]7 E! I0 v
4 l" h: h( B. V4 D% D. f
总之,人体和各种不适症状,从汉字的构成上大体可略见一斑。基本都与病字旁相关联。而且多与寒、外伤造成的经络不通有关。所以,《黄帝内经》之所以强调经络,也就不言而喻了。
( J7 J% Y! a2 c: s) U: T7 e# r( ^" D4 r6 v2 |4 B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wC6#wechat_redirect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5-11-13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5-11-13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 W* j! q6 p% R. T  w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25 11:10 , Processed in 0.08674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