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8 h/ n+ f6 ?) x" }" p' z满地可银行高级经济师陈蔚纯相信,其实加元贬值带来的成本压力,早已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今年1至8月在油价低企的情况下,全加通胀率是1.3%。带动通胀就是食物、家具、家电、运动器材等进口份额比较大的商品。 5 P& I G# ?9 `! I7 b 1 h. k/ u3 T1 A5 N% D* O消费者记忆犹新的是,当加元和美元币值相当的时候,许多零售商也并没有下调美元结算的商品的价格。为何加元币值时,他们要提高商品价格呢?: I2 t- V7 n" e p
3 D9 }5 j4 T `7 Z陈蔚纯表示,道理很简单。商户总是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加元升值有好处时,只要市场环境允许,商户就会把好处留给自己。加元币值时,只有商品卖得出去,他们也会涨价,把压力转给消费者。 - e' M2 i2 |3 Z u6 c( D % Q5 _- D+ |. C1 R% ?8 g& ^7 l' N受调查的公司,从商品面广的「加拿大轮胎」,到打折连锁店「Dollarama」。这些商号都有众多商品使用美元订购。为了消化加元贬值的负担,他们必须想办法,比如解雇员工,或者加价。& s& l' D, y. \# ]
/ A8 P F, n- B% a6 F「加拿大轮胎」CEO梅德林(Michael Medline)表示,为避免涨价,他们需要提高效率,从竞争对手处争取市场。今年第2季度他们减少了3500万元外国资源的商品来源。他说∶「我们尽力不要将加元贬值造成的价格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因为这样做不是真正改善生产力。我们需要做得更优胜,扩大市场占有率。」 $ ]7 i! f0 Y- m4 Q! G, O8 t( t7 a8 o2 c+ T4 f
他说,部分由因加元贬值令该公司零售部门今年第2季度的毛利下降0.75%。 $ Q+ D5 e& \. S0 K. N. P5 e7 r9 e3 t# K1 I k
Dollarama公司的CEO罗塞(Larry Rossy)称,如果加元继续低位,到明年他们也许需要将商品的最高价从现在的3元,提高到4元。但食物的2元最高价仍会保持。 7 D) j5 L' o9 }( _* |5 v) y; k! c- |0 H" _( U/ K# ~' B
记者昨天来到士嘉堡一处Dollarama采访。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店内华裔消费者众多,当时可占到60%到70%。被问及对店内商品价格的感受,有的人表示并未追踪;也有的说,发现有些商品涨价,但此间始终是多伦多最便宜、实惠的购物处,所以不管怎样,别无选择。 9 T, Q5 h# D5 m9 }$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