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 鸡蛋( 0)
|
15。伤寒病之诊断
; P% z2 n6 Q4 l1 E3 i6 g5 h; K1 t+ e$ X6 K
/ @. n1 E# U, M# E6 n8 H, i. r“人体可以被风邪,寒邪,暑邪,温邪,湿邪,燥邪,火邪等邪气侵袭而得病。”
2 A! v: z( W' ~' V6 K) L, e- ?
7 j7 t. \! _# h, f. ^, X4 l“伤寒论将人体被风邪或寒邪,或同时被风邪和寒邪侵袭之后,所得的病称之为伤寒病。人体被温邪侵袭而得的病称为温热病。伤寒病和温热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疾病最初的阶段。治疗的区别也主要在与疾病的最初阶段。我们见到病人后,一定要,也首先要将这两大类疾病区分开来。”
2 Q. W1 ^* S6 g" |/ Y: d! D6 { I8 W' k5 Y# w( Q/ B8 o
“伤寒病的表现分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分别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这几个病可以同时存在,比如说太阳和少阳病同时存在,被称为太少两感; 如果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三者同时存在,就称为三阳合病。如果太阳和少阴同时得病,就常称之为太阳少阴两感。”. N% @/ {9 }* a3 ^
; t6 j2 ]. V7 {“伤寒病可以从一个阶段发展过度到另外一个阶段,比如从一开始的太阳病进一步发展到少阳病阶段。也可以从少阳发展到阳明,从阳明发展的太阴,少阴; 太阴进一步发展到少阴及或厥阴阶段。从太阳 – 少阳 – 阳明 – 太阴 – 少阴 – 厥阴的大致方向变化可以称为正向发展。这种 病情的变化也可以逆向,从少阴到太阴再到少阳等等。正向发展表示病情在进展和恶化; 逆向发展预示病情在好转。明白这种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很重要,有助于明白病情是在进展恶化,或正在好转趋向愈合。不至于在临床上碰到病情变化后不知所措,不明就里,而乱了阵脚,慌了神。”: S' B# ^7 g0 f
/ b$ B* q7 ]+ J6 l4 R: M" R# W“由于太阳 (膀胱) 和少阴 (心肾) 为表里关系; 少阳 (胆囊) 和 厥阴 (肝脏) 为表里关系; 阳明 (胃) 和太阴 (脾) 为表里关系。中医将膀胱,胆囊,胃,大肠,小肠称为脏腑中的腑,而将心,肝,脾,肺,肾称为脏腑中的脏。病在表层的腑时也容易传到相对应的脏,当然病在脏时,也容易传到相对应的腑。”. f, q' m3 E/ {
; G! c; a6 p; g! [4 O( J“以上是疾病传变的大致规律。” z( X7 d& o _, F
5 Q" }' C, M# [梁宁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看了看李燕宁。李燕宁正在忙着记笔记。西方人,或者是在西方上过学的孩子,都有听别人讲东西的时候记笔记的习惯。* {* y! p& s% T1 W0 N
0 h9 a8 M2 _$ X9 r L7 |( |“你注意到没有,在这个对应关系里面,心,肝,脾,肾五个脏器里面的四个都有,却没有肺脏,也没有小肠和大肠?” 梁宁不等李燕宁回答,他知道李燕宁回答不出来,就接着说:" q% X- b4 k- o+ m1 p, u# ~
|( l: T/ h! T0 b, ?4 c# c: l“这里要提一下,先辈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的用词含义未必和<<黄帝内经>> 里面的意思一样。先辈胡希恕就是这样认为的。在这里,我们先不去讨论伤寒论和黄帝内经是否来自同一渊源。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对于伤寒论里面的太阳,少阳等阶段的理解,就按照伤寒论本身所提示的来理解。不要急着去将伤寒论和黄帝内经互相联想。同样的,也不要将伤寒论中的这些名词和针灸里面的太阳,少阳,等经络名词联想。这些联想是必要的,但不是现在。” 梁宁说道。1 d. c ]' \2 w
$ o2 t, g" } @& ?/ J
“另外,伤寒论是介绍人体感受寒邪和风邪后所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它也同时也适用于各种杂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不是仅仅适用于前者。”; d' ^1 b0 Y g7 z! c
4 F5 Z l# |' |+ g# }; G
“现在我们先来看如何诊断这六种疾病,或者说是伤寒病里面的六个阶段。”
! J% D! J% O, n
$ U g: \% i0 x, X# q7 D“张仲景老前辈告诉我们,
. K5 X" z. T- q* c) t3 r9 a- ?) _
* v4 `& S2 K+ x) z' X诊断太阳病的依据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M8 M; s# G* o0 t诊断少阳病的依据是: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4 \5 c- G0 L+ l2 E) V! v9 Y
诊断阳明病的依据是: ‘胃家实,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脉大。’4 O- _# q* h& g! ]6 D1 }, q
诊断太阴病的依据是: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不渴。’# f+ a6 I3 X. q0 O
诊断少阴病的依据是: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脉沉,但欲寐。’
6 h( T1 h' V2 u7 G- R诊断厥阴病的依据是: ‘厥阴之为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或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 ?3 x) u2 X2 w- B* _6 y U
2 d" }; v, q/ ]2 V9 d
“在这些诊断标准里,只有诊断厥阴病的依据是有很大争论的。本来的诊断主要指标是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但是,如果仅以此为指标,会漏掉许多临床厥阴病。所以,将厥阴病一章中的 ‘或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以及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 加入。这样,诊断厥阴病的指证就更完善了。
+ [" N5 n* h t- R$ W; y% G: L ~ |3 U% J
疾病的死症多在少阴和厥阴阶段。特别是在厥阴阶段,病情危急而复杂。单用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 是概括不了的。”5 F) _& m) _'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