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9|回复: 3

养生三戒,四损,五难,六害

[复制链接]
鲜花(662) 鸡蛋(0)
发表于 2013-4-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2011-11-23 18:04:24     古人将修身与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并以此达到保健养生,健康长寿之目的。其中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归纳起来,较有借鉴意义的有孔子的“三戒”、中医学的“四损”、王夫之的“四看”、嵇康的“五难”、老子的“六害”说。  
/ ^# I) Z4 [& w2 x% Q; P3 s3 k2 N& w" m
8 x/ C" V9 p1 ?; @1 F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等病了再去治,已经晚了,要在未病之前就要搞好预防。 9 U4 w; g$ }' G9 V
$ w: I1 Q9 K: p
    养生之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生活的细节应当符合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节律。 6 q' A; P- \& |( A, l
8 D- c; r  N( N1 k7 Q# X
    古人将修身与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并以此达到保健养生,健康长寿之目的。其中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归纳起来,较有借鉴意义的有孔子的“三戒”、中医学的“四损”、王夫之的“四看”、嵇康的“五难”、老子的“六害”说。
" b; V* e! w3 A# r8 w. M9 l! q! w; I& A3 t! S$ Y* F
    三戒 孔子曰:“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大意是:年少之时,身体尚未长成,气血不足,要防止纵欲过度。到了壮年,身体长成,血气方刚,气盛体棒,易意气用事,故要戒之与人争斗。到了老年,已经开始血气衰退,体力逐渐下降,此时就不要过于好强,计较得失。这里“老而戒得”的观点尤其值得老年人深思。“得”者,“获取、占有”之意也。老年人历经沧桑,深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的道理,更应珍惜健康。 3 u9 _: [8 [% f: z

  S, D  J5 [5 p* u" c    四损 即中医学的“四损”说:“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四损”说告诫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讲“和谐”,在外人际关系融洽,在家家庭成员和睦,工作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和节奏。同时,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尤其要防止暴饮暴食。这样才能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8 ]" B1 ?- Y  R1 s3 ?! l
: O% z4 t- \% ~& [3 R; X; @
    四看 即王夫之的“四看”。养生的高级阶段是将心理养生和生理养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心理养生,也叫哲理养生,它以孔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分析人生的各种遭遇,在处理个人得失及重大抉择等问题方面,给人以明确的目标选择,从而有益于养生。具体来说,王夫之的“四看”可作为哲理养生的目标:
. h" n/ |! m8 {0 `& V; t# D: \! C' T' ^# U2 Z! u
    一看:大事难事看担当。是指遇到大事难事能担当得起。
9 Y9 c' X, X2 V2 J+ C- F$ S8 S3 J7 {( M( d0 E
    二看:逆境顺境看襟怀。是指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承受。 : d( t5 t7 h* V% p0 H

3 f8 B* S/ v+ i- b5 [    三看:临喜临怒看涵养。是指荣辱之中能宠辱不惊。
/ k6 T& [/ ?- B0 l; F0 c$ a/ r5 U6 W1 M0 t; V
    四看:群行群止看见识。是指有远见和不随波逐流。
" x' {( J$ `# u6 O
$ i# D  S1 Z2 z; _0 n7 h" Z    做到“四看”,人们就能遇事不乱,宠辱不惊,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会上错船,走错路,成为仁者。仁者,明理之人。孔子曰:“仁者寿。”这正是中华民族养生之道的根本所在。
3 Z, o" T* R9 L# b4 C2 |0 E9 t& u( I& s8 }" d! ?) {
    五难 是三国时魏国的名士,玄学家嵇康(字叔夜)提出,嵇康著有《嵇康集》,其中《答难养生论》篇论及不少养生问题。“养生五难”是指五种妨碍养生的有害行为:“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以上五种行为都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不良行为。 * m1 J( p7 _6 ~* V; O3 u! c, D- f4 E
. i$ w$ O7 ?6 @
    六害 老子在《太上老君养生真决》中指出,“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除六害?一曰薄名利(淡泊名利),二曰禁声色(禁止声色),三曰廉货财(不贪恋钱财),四曰损滋味(节制饮食口味),五曰屏虚妄(除却痴心妄想),六曰除沮妒(戒除败坏、妒忌他人)。六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
- H" d. p8 _2 D
鲜花(17) 鸡蛋(0)
发表于 2013-4-2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言极是,谢谢分享!
鲜花(173) 鸡蛋(1)
发表于 2013-4-24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13-4-24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7 10:27 , Processed in 0.13106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