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4|回复: 0

闾丘露薇:在哈佛和丘成桐谈北大,他拿出一叠资料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和丘成桐教授约好了在他的办公室见面,他的办公室在哈佛科技中心数学系里面,到了的时候,他正在和学生讨论问题,让我们在外面等一等。
1 T9 Z0 L6 `: U% J4 b* G因为北大在沉默了二十天之后,对丘成桐的批评发表了声明,这使得原本已经淡寂的话题,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凤凰的“世界看中国”这个星期,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关于中国高校的人才引进,因为这次风波的关键人物,丘成桐人在哈佛,所以要我帮忙做这个访问。其实我也很有兴趣,因为这个话题和之前,关于北大清华是否会被扫成二流是相关的,都是关于中国高校的发展。 ( I2 a# L( O* Y$ ~" R4 v! D

' {( F; F, z2 h4 C3 K首先关心,媒体对他所说的话,有没有断章取义的地方,他很干脆地告诉我,没有,他拿出一叠资料,因为在知道北大做出回应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和记者聊过这个问题,于是上网找资料,来印证自己的论点,结果发现,北大的网站上的内容已经在这次争论之后作出了更改,不过他还是在教育部的网站上,找到了那些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的名单。 " r7 F" {! y& A+ Q& ^/ D: ^
8 M! u( R/ n( W7 {  b# N3 o7 f4 q

4 [2 ]$ Y0 ?! M7 v2 w: s- m. x, S; {* E$ I( i9 A
4 A* S8 s3 G+ I9 s
  \0 H4 H# @: N. T0 f* B- q

) C4 Y) C, g1 o0 Z( N( ]7 r9 ]  d5 N7 V0 E" o% \6 L. c/ u
7 \' |- u( y6 ]$ ?! c

0 R  o5 {/ f) M; A5 [8 X& ]: e4 d' f
4 e$ V. Z& \/ |9 h
3 V, o1 Q2 [; y. a丘成桐的矛头是指向北大数学系,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北大标榜的第一个引入的海外人才,长江学者,其实他在国外仍然有全职,而特聘教授的定义是需要全职在一家大学工作,他质疑的其实就是,北大的这些特聘教授里面,不少在国外有全职,全职的意思是需要九个月的时间在一家大学工作,那末一个人如果有两份全职,哪里有足够的时间?他说,引进人才当然是好事情,事实上海外的人才现在确实要比内地的人才出色,但是关键是要遵守规则,引进真正的,愿意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国内的专家学者,而不是用这些人来装点一所学校。
3 p3 ?. `* b5 N- j9 ^0 x$ x1 R& E. c0 j
看看北大的声明,其实并没有回应到丘成桐指出的问题,强调的是关于引进人才对学校发展带来的正面作用,其实邱教授指出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那就是诚信,以及职业操守。
; t' E8 o; q2 S5 S( A+ [' e8 S9 q& M5 G- A- G" k' r8 R# j) J
和他谈论中国高校的发展,他显得非常的焦急,他说,中国科研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人,而现在的局面是,这些引进的人才可能比不上内地自己培养的一些有潜质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却得不到应有的机会和待遇。 / i  [4 d6 O! g/ u1 S) s$ n
! w' c) M6 J6 G* [) K6 r. M
. `3 \2 X  v+ ]; o$ \
. T3 n1 ?  Z1 w% s# ~0 h$ A7 z
3 b$ n# l, y  S) t! _: {1 `

' C7 t/ F# a, ]3 A8 B  Q
9 L2 l: z$ @+ a6 `) T4 n# Y
# I) y5 v- M6 [# b3 O$ g) o: {. D' ~3 F4 n
& E# u* C3 K& ~6 d) J: ?
9 U# E7 F6 O/ `+ B+ h* Z
% R+ L7 ]( ^$ w1 u6 e( j
做完访问,我也到北大的网站去搜索有关的名单,不过不知道是自己的电脑的问题还是别的,没有办法点击进入,而上网搜索的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2005年,学术界就发生了过丘成桐和北大数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田刚之间的一场争论。当是丘成桐也发表了很多对北大的看法,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要老实,对于年轻人要公平。
) I& A4 s( v7 x8 q1 e* F  ^% N+ U- ~& r" S
那个时候发生过二件事情,那就是他让一位北大到哈佛读书的学生退学,而这名学生的成绩单也好,推荐信也好,都显示他是北大数学系最好的学生。而另外一名学生,因为在北大默默无名,没有北大的院士们认识他,并且他们建议不要收他,结果他丧失了在哈佛读书的机会,但是他到了美国另外一家大学,并且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名校的助教。他提的这两个例子,让我感觉,因为名声,派系,各立山头,风气等等原因,会扼杀很多年轻人的机会。 . P# z( w. R+ M- `( E
; m0 L5 ~: `1 [- {
其实北大不需要发出这份好像外交声明一样的东西,没有针对被批评的点的回应,只会把自己推上风头浪尖,不过这也是好事情,作为中国最好的高校,面对这样的批评,会让社会反省整个高校教育和科研体系的状况。只是希望,这次的争论,不要好像2005年的那次,很快就消失在媒体太多的话题里面,而一切的运作,还是照旧,没有改变。9 X5 L( M2 t# i, x& A
0 e8 S$ @: _) [) f$ T, [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0 06:46 , Processed in 0.3669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