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十大巧合暗指2000欧洲杯 意法决赛克隆还是颠覆?
( S- ?7 J; V2 `7 I( Y9 G+ X7 s+ p, i+ ]8 U& H- T! }- [
: N9 o6 n. I: V. _. ^! M1 t
法国!意大利!两支蓝色军团在决赛中聚首,这一幕当然让人很容易想到6年之前的欧洲杯巅峰之战。既然世界杯已经变成了欧洲杯,那么就干脆“让欧洲杯来的更猛烈些”,对比本届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人们会发现除了决赛参赛队之外还存在着颇多令人惊讶的巧合。不知这些巧合是否意味着意大利与法国的决战将重演当年一幕,当然,意大利人也不必为此太过担心,6年前的金球制度如今已被取消,而决赛中两支蓝军的球衣颜色也很有可能与当年完全相反——2000年决赛法国穿蓝色球衣,而本届大赛他们对白色客场队服独有情钟。
, Y+ |2 i3 z4 n9 x4 D' c% n) s( l3 b 以下便是2006世界杯与2000欧洲杯十大巧合,决赛中这种巧合将被克隆还是被颠覆,让我们拭目以待。 O8 ^) h5 p. Y6 _4 O: ~
( ^9 B# p' O1 m8 A 1.四强走势巧合: c. u& @% F0 k5 B
# W( O; S _7 ]$ O" G- b4 n3 N 从四强产生开始,人们便已经发现“2006欧洲杯”与2000欧洲杯的惊人契合,法国对阵葡萄牙,意大利对阵东道主(当年荷兰如今德国)。而两场半决赛结果也惊人相同,法国将葡萄牙淘汰,意大利将东道主挡在门外。' g. V8 W- Z' L3 ]$ I
0 ~/ h. P6 r) e6 x6 l) }' o 2.意大利克东道主巧合
8 x5 u: D+ z2 N3 o; ~& }( O5 t1 U) m* w/ `- }% o6 O; M
与六年前相同,意大利再一次扮演了东道主克星的角色。本届半决赛中他们将德国挡在门外的成绩并不奇怪,当年他们不仅点球大战令荷兰无缘决赛,同时在小组赛中还曾经2-0击败另一支东道主比利时队。7 y/ x, q. O' t( K6 u A1 d
- h+ z9 z6 w8 S! k* ^ 3.传奇门将巧合7 O' z. L. y3 d8 k: n
# o7 n# ]7 h# b' K% `. E- D 一场比赛扑出三粒点球?这样的场面在国际大赛中很难上演,但六年前的欧洲杯和本届世界杯就都奉献了这一幕。当年托尔多在半决赛中两次扑出德波尔的点球,并将博斯维尔特的射门拒之门外;这一次则是里卡多在同英格兰的比赛中连挡三球成为又一神话。
. A1 U* M1 C6 F+ o2 H' [. x/ d
8 k4 a p& E4 D( d f& m 4.最佳射手巧合
- {9 X7 a- ]* }" R' ` K# m; `8 M) X/ v0 w; f3 ^, D4 \* K
尽管比赛尚未结束,但德国人克洛斯夺得金靴奖的势头几乎无可改变——如果不是克洛斯后面停止进球并且亨利决赛上演帽子戏法的话。有趣的是当年欧洲杯东道主荷兰队也捧出一位最佳射手,克鲁伊维特独进五球与米洛舍维奇并列金靴头名。
[: [( S1 m6 c* b6 J1 k6 a3 @& \; m# g+ _7 o6 i$ F" f2 t$ Q
5.葡英对话巧合
( P# |) x3 b( A) c8 d( [9 u1 }; q- N9 s- l0 U x8 Y
葡萄牙是英格兰队克星?似乎是这样。两届大赛中两支球队都曾经对话,最终结果也都是葡萄牙击败英格兰。只不过当年是小组首战葡萄牙3-2获胜,为英格兰此后出局打下伏笔,这一次则是八强赛中葡萄牙将英格兰直接送出局。" ?. ]0 f9 `' E
6 Q5 M# }: X; I( `. o! W7 K$ _9 R
6.南斯拉夫悲剧巧合, S* w7 g8 u1 k& s0 v" b0 I8 d0 f
! s: b( Z, e- s! T# {. u 一届大赛中被对手攻入六球,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在同一支球队身上发生便更是蹊跷。2000年欧洲杯南斯拉夫在淘汰赛中被荷兰6-1狂灌,这一次以“塞黑”这个名称出现的同一支球队又遭到阿根廷6-0羞辱,对于经历过这两届大赛的米洛舍维奇来说,除了悲剧还能说什么?
4 Q+ @8 T, G! t+ A* X, n& O' Y" R2 t* s6 w! u% E- N2 j4 s- q
7.“法拦西”巧合7 T1 I$ A4 Q5 Q$ I$ G% S( d5 ` q. j
2 k7 N& C5 c8 V2 i* M9 S$ i% B 欧洲杯上法国队在淘汰赛中第一个对手便是西班牙,最终齐达内和德约卡夫的进球上演了“法拦西”的一幕。本届大赛中这样的对话再次在小组赛之后上演,不幸的依然是西班牙人。所不同的只是此次的法国队在巴西队中又一次让“法拦西”重演。7 w" r. e8 W- P4 o4 D- q# V: i6 o
) Y1 W; k$ `! u0 n* r* E# q 8.致命点球巧合% {& d7 w! L& H7 H3 H
6 K8 y: |5 M+ q A: u, b 最后时刻,一记点球,罚入则比赛结束。这样的“致命点球”一幕在2000年半决赛中曾经上演,齐达内一箭穿心将葡萄牙人送回家,也引起了对手的强烈抗议。尽管如今的世界杯取消了金球制,但意大利同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主裁却送上了一个压哨点球,托蒂的射门令对手猝死,澳大利亚人甚至没有去中圈开球的机会。
! U3 e/ b# M5 ]' w+ y* Z) f/ p& E/ O
9.亨利齐祖绝杀巧合4 Q. r5 h' k" V; F9 B; X- \
" r& S. y. X- y* J% }* f( s 法国同葡萄牙的半决赛还有颇为相似的一幕,当年欧洲杯是亨利的禁区内扫射将比分扳平,随后加时赛齐达内一击致命。本场比赛立功的依然是这两位故人,亨利制造点球,齐达内罚入。相同的结果,相同的功臣,只不过2-1变成了1-0。
) Z" I, p. a, c6 k3 u/ l; Z; [' }% J. n, A* O" A# I- d4 Z6 ^: y4 V
10.意法进球队员巧合
& a; L. _: f7 n' j) F; U/ T: ~
) ~9 V& U! L b( h 统计决赛两支球队的进球分布,我们也能发现巧合的存在,法国队当年决赛前进球最多的是亨利,他在同捷克、丹麦和葡萄牙的比赛中各入一球。而今这一幕再次重演,目前进三球的亨利是法国最佳射手,而且三粒进球同样两球来自小组赛,一球来自淘汰赛。意大利进球的“均摊”情况和当年也颇为相似,当年决赛前意大利的8粒入球由6名球员贡献,最佳射手仅有2球在握;此次意大利则由10人完成11粒进球,“人人有份”的风格与当年惊人相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