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远远超越了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的意义,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春节晚会有着和年夜饭一样重要的意义。虽然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春节晚会都备受争议,但无可否认,二十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它制造了许多流行语,捧红了许多原来名不见经传的明星,产生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电视现象……在这里,我们归纳了“历届春节晚会之最”,不一定全面和科学,但从中亦可管窥春节晚会二十年之变迁。
4 w i( j. y' P/ S+ L* Q! n
7 U9 `! T7 h2 Z: u: L( j ●最让人难忘的话5 R5 Y7 h2 G; \' d7 g6 i$ I. j
0 R, ^6 h3 b- e" W$ | 1987年“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费翔不仅成了全国男女老少都热爱的大众情人,还背上了制造大兴安岭火灾的“黑锅”。3 d: V1 r3 ~( T$ {4 X
8 u. e: u0 ?) ^( {
1994年“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由于文华和尹相杰这对黄金搭档唱红,当年街头巷尾的录音机里放的几乎都是这句歌词,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哼上几句。" w& |- ~5 o1 X Q
4 ]# [7 r! n( C! h 2000年“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你咋连这个都忘了呢?”宋丹丹和赵本山又为“魔鬼词典”里增添了一个新名词,很多人在春节晚会之后,竟然把这句话当作脑筋急转弯考验其他人的记性。2 _" ]- @+ Q4 `* J, ]/ k
, i& J: W h& o1 i: P/ r
2002年“大忽悠”经过赵本山在《卖拐》中的演绎,一下子成了骗子的代名词。7 C/ i( `: M1 I+ }4 L
5 ~$ N9 b4 f* Z0 k8 S2 A3 K0 c ●最流行的晚会歌曲:《相约1998》# c& I: L/ C" B4 n- T- J) a% K
0 F" B$ {+ b: g% @
晚会上的歌曲多不胜数,通常是唱过就忘,《相约1998》是个例外,除了旋律动听外,还要归功于王菲、那英两位“大姐”级歌手的演绎。
6 S1 H& A* d" i" e1 h( Q& [' E A! L4 Q
●最勇敢的“挑战者”:陈佩斯、朱时茂、李春波
4 y5 D! o( ]1 y6 J8 R* p
! K. w+ y* s3 j! p7 u# ] 因为一场侵权官司,曾经是春节晚会上最炙手可热的两个人———陈佩斯和朱时茂从此以后与春节晚会无缘。对于这样的结局,潇洒的陈佩斯似乎并不在乎,人家忙着拍电影、演话剧,照样活得很滋润。在这番较量后,对于观众而言“春晚”上少了一份期待,剧场里多了一种选择。. @2 x9 H; |7 h9 \
, F5 j$ l1 e7 |3 {! @! [; A8 L+ X& f 曾经登陆“春晚”的李春波如今和春节晚会已是形同陌路。是不愿丢掉独唱的原则,还是因为别的什么,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最早的原因,但事实却很残酷,李春波的人气已经大不如前。
6 s$ i+ s$ M) R6 u8 G0 q5 _* O6 @, O8 l4 \
●贡献笑星最多的年份:19908 V0 ]2 N: I( K) V. E" R, `, g# _: N
# X9 G o) m; w: Y4 p/ j8 c
首次在春节晚会亮相的赵本山和第二次登台的黄宏、宋丹丹先后走到了全国观众的面前。
7 }3 f/ g1 V( X+ D- O
7 E3 w( N1 v; R 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相亲》一下子把赵本山推到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演员行列中。此后,赵本山成了每年春节晚会最受期待的演员之一。' V8 I, ^( E- S3 `4 t4 [
5 R o! G' e" O( Y5 R3 V
最出色的是黄宏、宋丹丹表演的《手拉手》。假冒伪劣的胶水不该粘时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粘在了一起,该粘时却又让黄宏失望,构思巧妙。自《超生游击队》让观众笑破了肚皮之后,黄宏和宋丹丹的名字也像用胶水粘在了一起。! l: l: b5 ~. F7 i; x4 m9 Q( P
% s E. g- Q. J1 q. o ●参加次数最多的演员:彭丽媛
% s: e$ `0 v+ b/ _6 {6 N/ m- `- a" e* v4 F, }0 S8 e" Y" Q4 ~& H9 |7 x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女歌唱家,从1984年第二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历经二十年,每年除夕之夜彭丽媛都会在CCTV一套节目和大家见面,在今年的演员里可算是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最多的一个人了。
6 o( W& J/ [9 m2 j- p( u% n3 s$ P6 c6 }. M
最具争议的话题:现场真唱1995年的晚会,导演提出了一首好歌、一个好相声、一个好小品、一个新人、一个好形式的“五个一工程”,虽说只是部分实现了,但晚会第一次采用现场真唱,不对口形、不用录音,还观众一个真实的晚会。然而此后的晚会上,录音和现场的结合却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选择。; F0 ]- q- }7 L# U. q) F
( |( R( A4 A) e5 W ●演唱次数最多的歌:《难忘今宵》; Y+ K7 s t4 s1 W
. R6 B3 F. x% I1 h" ^! k9 G' F7 f 《难忘今宵》是由乔羽和王酩创作的,因为旋律优美、歌词隽永,1984年第一次在春节联欢晚会和观众见面之后,这首歌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春节晚会的固定结束曲,只是版本不停地变化,有时是李谷一独唱,有时候是彭丽媛独唱,有时是童声齐唱,有时是大合唱,今年变成了一群新人联唱。歌声虽然经常被窗外隆隆的鞭炮声淹没,但作为央视晚会经典,就好像吃饭时最后的果盘,歌声一出,人们也就自然知道晚会即将结束了。4 W# [7 l2 o4 {
7 Q, p# |" P% c w: c9 m. i ●最幸运的歌手:张明敏、费翔、毛宁
7 d0 C! z U3 t! @5 v0 d: V
5 K* o- O% f2 u7 r1 a6 T 1984年春节晚会首次邀请了香港歌手——张明敏。“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身着中山装的张明敏一张口,《我的中国心》立刻风靡了大江南北。当时只是业余歌手的张明敏一下子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巨星。1986年,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费翔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的专辑压根儿无人问津,但当他1987年在春节晚会上唱了《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后,盒带竟狂销160万盘。
% m& |* w. F/ L% X+ E( i1 I2 Y7 K- O# A& q3 H
毛宁用一首《涛声依旧》从中央台走向全国,红遍大江南北。这条出名之路后来被很多南方歌手效仿。他们发现只有在北京唱红了、上了春节晚会才算真红,于是引发了歌手北上的潮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