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妈妈最担心的,宝宝那些发育问题,有哪些呢,这七种问题是你想知道的吗?6 r9 ^2 d4 J& H5 Z1 H
3 c1 }6 q; m( i% ?( x7 U; X

l a# \8 v* s; n, b 1.牙没长全,怎么就停了
4 E3 E J ~& @) R. ^' } K6 k- s M9 ~# t- D
“牙齿长长停停、时快时慢是很正常的。就像孩子有些长牙早,有些长牙晚一样,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即便长到一半停了,三四个月都没动静,也基本没问题。因为很可能过了这段时间,牙齿便一下全冒出来了。”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朱虹说,不管长牙早晚,只要在2岁半到3岁之间长齐20颗乳牙就行。
. H# l( z/ q# H7 B% B" a; Z( K
/ S o2 F& [) v/ B) e$ A: u* i 2.说话为啥这么晚$ t9 u: ^, e6 P0 @7 q
1 W8 V' y2 X1 s* U6 i& s 虽然孩子发育有个大概的时间表,但也没必要拘泥于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教授表示,一般情况下,孩子应该一两个月能笑出声,三四个月会哇哇叫,六七个月发单音,八九个月说叠字,1岁左右可以用不一样的单词表达意愿,1岁半以后则能用短句和大人对话了。9 O4 S& ~& u7 p: Y, d5 V/ l9 Y
$ `3 p0 k7 ]( Z
但每个孩子周围的环境都不一样,如果带孩子的人没有经常教他,孩子说话自然会晚些。而一般男孩子也比女孩子说话晚。此外,还有些孩子是不肯说,到了他愿意开口时,你会发现他的进步飞速。这类孩子通常都能清楚地知道大人说什么,反应也很灵敏,家长不用担心。2 n8 R* v* B, ~: Y' y
3 W$ b0 ] z. o# v9 l6 D
罗小平特别指出,如果孩子的语言发育落后于正常标准超过半年,最好去医院查查是否有问题。对于说话晚的孩子,还应特别注意一下他们是否有听力问题,能否对大人的话做出正确的反应,此外还要注意有无舌系带异常。
8 t# R0 @. k; C( \( A. x+ z$ x 9 w9 ?$ T9 x+ S; t
3.1岁多为啥还走不稳& S! ]: d: H: @1 V
' k6 d$ F# Q/ \2 Y$ @) V4 w+ T
走路属于孩子发育过程中“大运动”的范畴。罗小平说,1岁的孩子应能扶着东西迈步或独走,1岁半走稳。但这个标准同样有浮动范围,晚两三个月都是正常的。此外,还要注意有没有其他因素导致孩子走路晚。比如早产儿发育可能会慢些,冬天衣服穿得过多,也可能影响到他们走路。/ j( E* k+ A q4 `1 H4 q0 a
% ?! t4 H5 J& w9 T1 ?, e 4.怎么还不能自己穿衣吃饭
+ E- G8 G2 X7 L) o: K6 W& v! X1 e/ p( u3 q
1 M! N3 i! D1 b- Z7 I 穿衣、吃饭都是精细动作,这些能力需要从小训练。因此,训练的多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
$ c) [+ {. s y1 }/ P. ]0 d8 e8 I5 n( g2 X2 Q1 C' V
建议可以半岁以后训练孩子捡东西,1岁多让他学搭积木。可能开始时,他们只能搭起一两块,但只要坚持,2岁左右就可以熟练地搭起五六块积木了。通常来说,这样的宝宝,抓勺子、舀东西基本是手到擒来。
/ w" E) O [- i: U6 {% |
1 ]5 W# `1 o/ m3 N5 @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较明显的落后,则不能掉以轻心,应带孩子到专科医生处咨询、评估,如有问题,可尽早进行干预。
3 j' c/ c7 @' q8 P1 A: E( U+ z
) b- L1 C" e% u' Z" f6 F7 Y% D9 C 5.认生是胆子太小吗
- T; s; T2 A, w0 b. s! G
. m* E0 V* a+ M6 A8 O 认生是孩子心理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一般发生在五六个月大时。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教授指出,这种对熟人依赖,对生人躲闪的行为,属于认知度、记忆力提高的一种典型表现,家长没必要担心。
( w. P/ Q& N- s: z2 C) l& k0 v. ~0 M" T+ L o
需要提醒的是,认生有个度,如果孩子一见到陌生人就发抖,应引起家长重视,要多鼓励他与人交流。比如,在他发抖的时候给个拥抱,告诉他“一定没问题”。千万不要过分顺着孩子,让他躲在身后,外人碰不得。要知道,这不是爱,而是放纵。
) d( T' F/ s- Y: a5 k$ S: z
% I h; F$ u( C F 6.为啥孩子变自私了9 l; J: @6 A/ Z, |6 d
- w- h6 A( ~7 E$ f
2岁半到3岁是孩子占有欲增强的阶段,这时的他们会变得相对自私,不愿与他人分享。在孩子的脑子里,没有“交换”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不管食物,还是玩具,只要撒手,就再也回不来了。; _4 b) F% ?5 H# i& L
8 X# Z( J9 T/ h1 W4 n6 N. {
对于这些行为,家长需要给予正确指引,教孩子懂得分享和合作。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懂得“交换”;也可以跟他“讨价还价”,先许诺一个较短的时间,比如告诉他:“玩具拿给别的小朋友玩一会儿吧,2分钟肯定还回来。”2 D F5 \ R! w0 o& m: [: l
; S& c" t+ Z, n( z P 沃建中提醒,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同情心的重要阶段,平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心弱小,帮助他人。有条件的家庭,不妨让孩子养只小动物。2 b7 L* S* @+ `8 Z* P
1 ~6 k9 d2 P# P- S3 |; a2 U) b
7.怎么突然爱打人了 L, X" i0 u7 | _& U' P' ~% \; q
' {2 r1 }4 ~8 r; R, A: k+ c( m8 _1 G+ w “孩子的攻击性,多出现在4岁左右,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明显。”沃建中说,孩子的认知水平较低,是非对错观念也都比较弱,他们的行为更多地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 Z+ n3 l/ ^% z) ]4 M8 _! D; m9 i6 {0 H' `
如果突然发现孩子爱打人了,家长切忌以暴制暴。可以把孩子晾在一边;或是找个宽敞明亮的房间,让他“闭门思过”,直到愿意道歉;也可以用不让他吃喜欢的食物,不满足他玩的愿望等作为惩罚。6 X8 |$ q! J; J% ~# G
0 M$ ?% M) K+ w/ t# f0 E 沃建中说,不同于认生等行为,孩子的攻击行为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家长需要做到的是尽可能避免孩子接触暴力环境,如电视节目等。如果父母之间有了矛盾,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大声争论,要时刻记得为他们树立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