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孫悟空是山東人”話題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由齊魯文化研究專家劉德增著作的帶有揭密性質的《解讀山東人》經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該書從山東人的体質、正統的中國人、禮儀之邦及傳統性等諸多方面對“山東人”進行了剖析,給備受社會關注的“山東人”現象又投了一把火。" e8 I6 _# ` u Y% K. {% a
9 T0 o$ E2 a A l 書中認為,山東人的体質招人喜愛。書中分析,小說家寫山東人,總免不了要描繪山東大漢的陽剛之美,他們筆下的秦瓊、程咬金、李逵等等,個個虎背熊腰,一副豪邁神威。考古學家吳金鼎曾花了兩年零九個月的時間調查研究山東人的体質,寫有《山東人体質之研究》一書。 % T1 ]3 {/ \; C: m% `( p- ] 0 ~ b! ~' k/ k7 R8 I6 ~ 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個觀點,稱山東人是最正統的中國人。該書從禮義文化、地域性文化、山東對曆史的貢獻等諸多方面,對山東人的正統性進行了分析。誠實、尚義、節儉、好客、粗獷、豪放,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山東人”。具備這些特性者,不獨山東人,晉、陝、豫、冀乃至東北人等,亦兼而有之。但是,若在這樣的人中推選一個代表,首推山東人。 6 r" h0 x" c: d+ Z3 j. s, N 6 S! x' ]& a8 P. L8 v6 b5 o 書中分析道,從遺傳至今的文獻与考古發現來看,東夷人已具有粗獷、仁義之特性。齊、魯建國后,東夷人的性格發生地域分化,齊人重利、善辯、豁達、剛烈、奢侈,魯人忠信、尚禮、儉約、謹慎。隔了一座泰山,齊人、魯人的性格如涇渭一般分明。自秦一統后,齊、魯文化逐漸合流,齊人的性格趣同于魯人。這個過程到隋末唐初基本完成。到了元代,就有“齊魯禮義之邦”的說法了。山東人逐漸聚合在“正統”這面旗幟下。4 [# o; _+ m" {4 M2 B0 K, 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