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ICLL
% |: s7 s' w3 l* ~, P. t7 c* f' | E4 w' _( i
0 {2 Z* L( T2 n6 D$ B" d# A8 i
6 V3 n) v. @, O6 {4 f( P任何事情都有原因的,我的朋友。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理所当然”。这是写在前面的话。
I9 n- l: C( C8 E4 u) m# z7 U* m/ |
那么,我们来问一问,为什么基督徒要尽一切可能,来把耶和华说得完美无暇,绝对不犯错误,绝对没有矛盾和后悔呢?
/ S7 ~% s9 Q' n9 h3 F/ D/ p+ I% e8 j" | }) a
是因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 g+ u/ ^( V* S- C3 S9 Y( V1 k
+ f0 D* _' R% a* V2 R9 i0 S) P肯定不是,因为即使基督徒自己,他们都承认,他们对上帝并不完全了解,他们说,没有人是完全知道上帝的。7 s; {" S% K; d- r) B6 G. k
$ ?) w% O9 [& C& c0 p那么,既然不完全知道,怎么又能肯定他完美无暇呢?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肯定,是十分牵强的。是预先设定了一个目标——耶和华必须是完美无暇的,然后从这个目标出发,去修正一切不利于这个目标的事实。比如,把耶和华后悔说成是没有后悔,把耶和华的残暴说成是人类应该得到的惩罚,等等等等。
, _8 y! w, o' h8 h3 }3 s( {) {8 I% @% q5 W, x9 R2 E
但大家别忘了,正是他们自己,一再声称没有人是完全了解上帝属性的。
- h2 u" Z) [6 L9 e J' L' M
1 I8 g' C* l+ x7 Q" |0 G是的,我的朋友,没有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r" d3 O* C' d5 {
+ [7 B# z; V" L) g7 f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耶和华不是那么完美,那么他们失去的是什么?我坦率地告诉您,是永生。
4 J8 T! ?6 i8 x+ v9 g% ^8 o- p- p1 G; h7 U `
我们来举个例子:0 A {7 D6 a0 e9 `" U. r% \
4 q! \$ C J' A3 U6 K+ Y您想学习一首钢琴曲,你的朋友答应把这首曲子的谱子送给你。你在和家人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这样说:JOHN 答应把谱子给我,但谁知道呢?也许他很忙,会忘掉这件事情的,希望他能记住。7 f" D( S* r6 e- b0 L
4 ?' J' ~4 q1 |& L% X
好,我们再来看另一种情况。! t8 f, ?5 A- {" \
V9 E/ k4 d8 G% T5 h2 K3 L你在申请买一栋房子,但你的首付不够,你的朋友答应借你一笔钱来付首付。如果这笔钱到不了位,那么您将失去您心爱的房子。您在和家人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您会说:JOHN 是个守信用的人,他一定会把钱按时给我的。我要是不相信他,也不会找他借钱了!4 ?1 c" _' ~/ i% o! v6 H. D/ O
$ s$ P$ Q* {- |
请大家对比这两个例子。
( j" g7 \; O K4 a& z( `4 Y4 ^4 g' [0 Q- L. } Z
为什么前者会显得比较轻松?会不太在意JOHN 是否守信用,而后者则一定要把赌注下在JOHN 守信用上呢?3 |9 F7 U+ ^: V0 m% _
1 v' i. K: U& d5 {0 @这里只有一个区别,就是利益损失的大小。一个谱子,这种利益太小,我们完全不必要动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减少失去这样利益的痛苦。而一栋房子则利益很大了,这使我们必须动用一定的心理防御来避免想到利益万一丧失而导致的痛苦和紧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自我暗示自己,JOHN 肯定是守信用的,他一定会按时给我钱,我不会失去那房子,我是安全的。
6 r1 g9 D4 g# H$ u$ I: E# a2 z
! w; P, S5 i& J$ g( k" ]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永生这样的概念和一栋房子比起来,又是什么呢?: U3 D4 Q4 ]+ h( q. _" V% J6 z
3 s% h$ @% g$ d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基督徒必须把耶和华放在一个完美无暇,绝对不出错的地位上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