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f% [. G- l2 J+ b0 G回忆令人沮丧 l7 O) w) e* S u
& A! c# [. U5 m& Q( M5 w
另一方面,能够毫无悔恨地回忆往日时光的人,真是有福。但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除非他刚患上失忆症。回忆,对当事者来说永远都是沮丧的。人会有美好的回忆,但是这些美丽的回忆岂不是对今时今在的我的一种不满的表达?这种回忆岂不是让人堕入更大的痛苦?惨痛的往事带来的是一道道的疤痕;美丽的回忆所带来的则是一行行的眼泪。0 d5 Y6 M9 I4 b9 z
! q: I8 q6 q' ?! L
唉!人生确是一场悲剧。无论有无回忆,依然需要去承担它的无奈和痛苦。如何才能从悲痛的记忆中寻求出路呢?在人的回忆中,回忆的内容肯定不是物或景,而是人。所谓“触景生情”,也只不过是当初的情景有“我”和“你”所已经培育的感情。所以,除非“我”和“你”可以相聚,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们才能从悲痛的回忆中释放出来。基督教的圣餐就带有如此的意义。& P5 B K+ Z- A+ O
; p2 f) N* L1 ^! z4 a& z
回忆的出路; r6 Z* M/ a- d* ^! ~
P) m7 |0 s5 ]% `. [5 c+ K耶稣在最後的晚餐中设立了圣餐。圣经如此记载∶(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後,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3-25)# n) f1 ]1 G) ]5 \9 j' ] T
0 F; J1 a x4 u: Y% Y, O圣餐是一种“记念”的行动(这是圣餐的意义之一)。所谓记念就是回忆。透过肉眼所能看到的饼和杯,我们回忆耶稣的受难、被钉死; 也向我们显明 的爱。# O: Z7 v$ R" \6 d
+ ^) K9 v& f; ?0 f( d* y正如以上所言,人会记得,也会忘记。耶稣基督被挂在木头上是为了表达 对我们的爱。即使这是确实的事件,无情的岁月也会冲淡事件的真实性。漫长的日子会使人对陈旧往事深感迷惑,似真似假,又如一场梦,一个幻影,导致有时我们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是否是真实的呢?抑或这只是我本身的一厢情愿?: b+ d r4 S' z/ `5 l
% P, ?4 D7 A8 g6 A圣餐中的饼和杯就在回忆中提醒我们。这并不是虚构,也不是虚幻的,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饼和杯就成为了信徒与主耶稣相互亲密关系的保证信物,又如一面镜子,需要我们常常去擦亮它,让它来激发我们的记忆,启动我们的思绪,一次次提醒我们∶“因 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 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5)" [0 B. E7 r. Y&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