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2|回复: 0

《东方时空》:明明白白来谈性 ZT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1-20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央视国际
: O: `2 ~4 Z8 h; i7 O. C* t9 F9 X. I# y) J
  央视国际消息(东方时空):最近,一套全新的青少年性教材《性健康导向》首次走进北京一些中学。该教材图文并茂,且在6个方面的内容相当有突破性:指导孩子如何面对性骚扰,如何看待毒品并且拒绝毒品,帮助孩子了解性病、艾滋病等病症,正确认识网恋和单相思,正确认识贞操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紧急避孕方式。开始试用的是《高中性健康导向》和《初中性健康导向》两部教材,由海淀教委、计生委、妇联联合编写,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共印刷了16000套,定价9.50元。据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介绍,目前教委已向海淀区内的所有中学,包括中专、职高、技校发出通知,希望学校能采用这本教材。 ! `- v' |$ ~5 w' A0 }  E/ c

: H/ @$ k* c$ J, N, L  《时空连线》连线三位嘉宾,共同来探讨关于青少年性教材推广的一些情况。第一位是出版新教材的副主编,北京市海淀区计生委的主任艾丽华女士。第二位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的讲师彭涛,他也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黑龙江二所中学开设了性教育的课程,第三位嘉宾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副总编卢情女士,她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   R) c2 \; w( C4 _' t- \/ ?! r5 A

: ^( r- a; b* Y+ L# X1 ]& b  主持人:这么多年来,一直陪伴着很多人渡过了少年时代。艾主任,一个中学生从13岁到19岁上完这两本书的课之后,能教给他们什么? # a7 u5 C  @* q- h! `4 r& P
& p- G/ n" t8 o
  北京市海淀区计生委的主任艾丽华:能教给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应该知道的有关性与生殖健康方面所有的问题。 6 g& l# j2 W3 _9 \! B
) f1 P+ r+ t" @6 j
  主持人:在没有性教材之前,您觉得他们有什么渠道接触到这些信息跟知识吗?
# T) [6 X/ P% o* Z% i
! u: t' Z7 i$ h) n; I5 y  艾:我曾经在初中做一个调查,你对性的了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的男孩说他对性的了解,性有区别是从小学开始,男生上男生厕所,女生上女生厕所,上中学以后,关于青春期性知识他们的渠道大概有这么几个,很多是跟同伴了解来的,同学们知道一点互相交流,还有个别的同学是问的父母,还有相当多的孩子是看的卡通书,还有影视方面的镜头。
0 @. }; F; a% l
5 l* y/ h+ P: {& W* S  主持人:这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很多孩子随手翻翻教材,这里面提的很多信息跟知识,我从别的渠道也能收集得到,我为什么要公开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学习呢,这个真的有那么大的用吗? 6 D( `) ~; S& a2 k; A9 c! F

/ |/ ?# _5 f% z: X% d" R  艾:在课堂的环境当中,大家能够共同的去坦然面对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方面,另外课堂的性教育,就可以把这些知识,放在很正规的环境当中来,由老师来讲这样老师所讲的内容,有教材的依赖,提供的知识就是科学性的知识,不同于其他同学,苦于以前想知道,无从知道。只能上一些不大好的场所,比如网吧之类,或者声讯电话,或者色情的影视作品,这样盲目吸取,我们说这样有一个不好的结果是什么,就会产生不良的诱惑,为什么会产生不良的诱惑,因为这阶段的孩子,他们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人格是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原本就很微弱的防范能力,都是很弱的情况下,就更容易抵抗不住这些诱惑,所以学校里面由老师来讲,有科学的教材来指导,那么这样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就是健康的科学的知识。
+ {- w# J3 f) \
* h  s- E5 i. J  主持人:我觉得你当知心姐姐这么多年,可能有这么一个体会,告诉孩子性方面的知识很重要,但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和什么样的方式告诉他可以更重要。
  y6 w& V# c, Z2 b% o9 C
& z8 X0 {( r' t4 x' ~3 Y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副总编卢情:是的,因为孩子在这地方认为比较隐秘的一些问题,愿意跟一些知心的人说,所以对象最好是一个比较知心的可信任的一个人。
; d% A, ^! T9 Q
* r" B+ W7 v, P- r5 z* ~: J  主持人:您担没担心过,这种公开课堂化的教学,50-60个学生坐在一起,面对着老师,他们很难说出自己的想法跟困惑。
" b9 f( d) W8 \% ]: [0 M; A0 j$ `$ ?0 Y3 f4 W, i8 |
  卢:这跟老师的态度有关系,因为我接触到很多孩子,他们向知心姐姐倾诉这方面烦恼的时候,常常带着一种恐惧,我们回答的态度决定他对这个问题的最后决定,比如说有孩子来电话问我一个问题,手淫怎么办,我跟他说手淫没关系,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把手放在外面,洗洗脸洗洗脚运动一下,然后再上床睡觉,如果醒了马上就起来,慢慢就好办了。我就讲的非常随便,就像我饿了一样的感觉,他并不觉得很神气。你每次的回答,让他感觉到别人也发生过,他就不会产生一种很神奇的感觉,甚至比这更严重的问题,孩子们通过信件告诉他,和女孩子接触以后,学习成绩怎么下降,然后怎么产生一种幻觉,情绪怎么低落,后来我找到这个孩子,我出差的时候就把这个孩子找来,跟他面对面谈的时候,他真的很感动,他说没有人跟他说过这些事情,他说他很想知道,但是他不知道从哪本书能得到,问谁能安全,所以我觉得作为讲性知识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最安全的老师,老师面对孩子提出所有的问题,都非常的平静,然后告诉他,什么样的做法是最科学的。我觉得孩子在青春期的成长中真的需要一个很信赖的老师。   a* j( O, J7 |$ [7 h+ Q  s
/ U6 M& }+ M4 y  v; z% V
  主持人:彭老师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台底下50-60个孩子看着你,你需要他们在课堂中公开的对你说出内心对性的看法,你觉得他们能信任你吗?
; F' S' k2 Q. i& g& n
! n# q& O  |. [; W0 f& H# P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讲师彭涛:是这样的。首先在课堂的气氛当中,要是一种轻松的很自然的状态,大家没有压力感,也没有不好意思的状态,比如我可以这样说,在我当时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有一方面关于涉及到性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当时我没有像大家这样,能坐在教师里面听我讲,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大家跟我肯定是一样的。所以肯定有这样的问题。这样倾诉的状态,坦诚的状态交流,大家就没有一种不大好意思谈的状态。
6 C! u( M+ j$ X; X4 A+ M; D! H  t/ z! c6 K" m3 q* A5 G8 c
  艾:我觉得彭老师讲的都挺对的。确实是这样,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相当关键,我们在有些学校试讲的时候,有一所学校老师讲的时候比较谨慎,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敢很放开,在有些学校讲的时候,我们觉得老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或者知识比较丰富,他讲起来非常自如,比如说到两组孩子谈你心中的偶像,男孩谈女孩子,将来的交女朋友的问题,谈到这样问题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热烈。包括我们请的是人民大学的原来性教育的老师,他本身也是学生来讲,引导他们来讨论一些问题,包括给他设计一个场景,两个孩子有点比较亲密,家长应该怎么样。让一些同学扮演他的家长,有些是他的朋友等等那样,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些学生扮演了家长,说出来的话,让我们成年人感到非常的吃惊,而且感觉比较成熟,也谈的非常到位,有些孩子自己就上去说了,我给大家说,作为我自己,在初中的时候,有觉得一位女同学特别好,我有这个想法,当时就没敢给她说出来,我有这种体会,大家就拍手,等于在那种情况下,讨论一种问题的时候,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真实的经历,所以不管这个话题谈得多深,但是同学们比较轻松,能放得开,能比较投入的讨论他们喜欢谈论的问题,这样效果已经起到了应该起到的效果了。
/ X3 [/ a; h" h) K! D8 h
7 W7 `& O( `  \5 M; H  主持人:孩子跟孩子坐在一起,讨论彼此心中的困惑,是不是能让他们分担心中的压力,并不是我一个人出现这样的问题。 ( b% J. W) A1 ^, t2 h- _; J  g
: E. U/ _; M2 R, D+ J
  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刚才艾主编说的特别可取,孩子的恐惧在哪里,我这样是不是有毛病,是不是犯罪,他这种心理,当他知道大家都有这个过程就很正常了。实际上说出来本身就是一个开始了,很多孩子就怕有一些困惑不说,自己慢慢琢磨,有时候琢磨出毛病,干出一些荒唐的事情来。
' `- A9 s) y) |+ M! C6 j  m: n! B2 H! @1 B
  彭:对。他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的孩子,不是有问题的孩子的观点非常正确,我们作为性教育的老师和工作者来讲,一定不要把性问题化。
$ w8 j( u2 T/ Y  U) B
3 y2 b- ~" P' |1 U6 q  主持人:那彭老师,您像卢主编说,有时候课堂公开的交流不够的。孩子可能需要单独的面对面的交流,在你的教授当中,他们有这样的机会吗? : N% S0 s$ F0 P, f& ?" \+ g2 a
6 H) c3 k; [: B6 S* ~& l0 b/ w; Q
  彭:有这样的机会,有些时候我们经常这样说,不光是教学同时也是教导引导。 3 m1 P4 c3 f0 @) {' N2 ^

8 o$ S. z3 ]5 w% g  M: Q" o  W  主持人:这两个词对老师来讲,意味着他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w+ |7 p6 b5 h( ^* w
  B. z+ z+ N" S( u$ m  彭:教学就是讲性方面的知识,我讲你听,我说你必须服从你必须接纳,但是教导就是引导孩子的性观念,引导孩子对性的态度,以及对性这方面的困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合理的方式来解决,所以作为性教育课的老师来讲,就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和预防者这样的角色。
, }2 k& q. ~. C6 g
5 D* [% j+ P% y$ W  主持人:这相当于说,性的教育或者性的信息跟知识,如果像一根火柴,如果只教给他信息和知识,等于把这火柴放在他手里,但是没有教给他们怎么使用,如果有这个性的观念… * g- \, U9 q. _: P
/ |, u& r/ N7 P/ V, A
  彭:我们教给学生怎么样使火柴,并不是让他们放火,所以我们除了性科学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以外,这是一种性知识的传播,同时我们在性教育当中,我们没有排斥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它不会脱离真善美和假恶丑,好多人担心给孩子这样的知识会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说这样的担心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性教育是全面的性教,可以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生活的教育。 ; d# F4 `8 L1 {- V2 O5 A' M
) K; w! H+ e0 B4 F8 a
  主持人:卢主编说到的这个问题,有时候课堂上公开的教学不一定能满足他的愿望,有一些特别隐秘的困惑,需要跟老师用另外一种方式交流,你有没有提供这样一种渠道? : T/ ]* Z  J% K! j/ _
1 h( O8 p8 k. C7 e
  彭:我们在开设这样的性教育课的时候,想到过这样的问题,因为每个孩子遇到的性问题是不一样的。因为受到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的经历,以及他掌握性知识的程度,他们产生性问题的时候,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讲怎么样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必须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调查和了解的。有的孩子提到这样一些问题,生米煮成熟饭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双性恋,那么这些问题我们发现是带有个别意义的。那么这种个别意义的问题,只能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不能采取共性的对待,要采取个别问题个别对待,采取个别谈话、个别交流的方式跟孩子谈,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自有理由和根据的。所以我们要进行孩子的引导那么我们说引导的时候,要讲究基本的策略,既要做到实话实说,要考虑适时、适量、适度和适当这个原则,不能脱离教育实质内涵。 ! z. {# ]6 J. E# B+ E" ]; w* }

3 \$ |; y$ k8 j5 C* m  主持人:彭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对教材本身的熟悉,或者对这方面的信息了解够把?以您的经验来讲,他们碰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B8 d) N7 K! o
( l. i+ ?; n+ s  艾:是这样的,在学校里面,开展这个课堂性教育,对他的结果来看,关键取决于师资水平,也不一定这样的状况,就是在课堂里面给学生讲的不一定是性学专家,那没有必要,那我们讲至少对性教育课老师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这个老师至少要具备善于跟学生沟通。 ! o1 Y; w1 c! |

2 Z  D$ i9 ]- e9 `8 P- t  彭:年龄和性别上,我个人感觉,因为讲过几次课感受之后,不要太老,因为面临的听课对象是青年人,是青少年,这样可以消除掉,这种感觉到我学生就是一个弱势的状态,你老师说的一切都是老师的经验之谈,或者比我大,我就这样服从了。这样有碍于学生跟老师之间的沟通的。
" I5 h" @1 q& c, X& r* G* G" m* F* _: z$ f3 J/ e. _  H
  卢:我觉得老师的选择,年龄大概是可以考虑的因素,关键不在这个地方,在于对学生的了解和信任,其实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两种老师,一种是心理的,一种是生理的。如果两个老师一起来上可能更好一点,当生理的时候就告诉他就是这样,心理老师就复杂一点,面对所有的孩子不同的问题,用一种很亲切的很信任的口气回答孩子种种问题,这样孩子就比较好渡过青春期了。 $ g% e& J2 \1 y) h, `3 ]- R

) V* j9 a/ ]7 d% P  F& P4 T  主持人:在节目的尾声你能以您的经验,提醒9月1号就要走上课堂,去给学生们讲课的老师什么?
$ g& e! Y, t0 o6 H
2 ]" F% Z/ l5 {# g8 z" c& w  `4 P/ o  卢:我希望所有的老师们都微笑的走进课堂,告诉孩子们,你们长大了。今天我们要认识我们自己,然后我们怎么与异性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怎么能共同健康的成长,孩子认为是生命的老师,人生的老师,这样的课程他们肯定愿意上。
& b9 o# v# \) b7 w/ B2 L
/ [  N' c9 h/ z  主持人:彭老师,您在黑龙江给学生们第一次开设了性教育的课程,您愿意和同行们分享的经验是什么?
2 z  |) I1 s; ^* G& k5 F! X
/ e/ Q! T+ Q# t3 p3 B  彭:我只说一句话,讲性教育课的老师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把肉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
) x# ?/ B4 x+ @8 C+ p) z+ Z% g% Z0 X1 k
  主持人:我能请您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 B5 M) s: H) d0 k7 W  `9 n

( J0 N9 ?; e" H% q9 `3 ~4 i; j  彭:就是性科学知识的传播要考虑接受的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的状态是成长状态,人格的形成,身心健康的状态,都是在逐渐发展的状态。那么他的精神状态,心理健康状态,我们说需要关注,不能单一生理知识方面的传播,所以性教育必须是整体的教育,再简单一点说应该是爱的教育和人格的教育形成一个网。
, z2 N! e8 e" C! L, J
5 |! a" j) a) d' I- z7 T8 J7 [  主持人:艾主任,这个教材现在已经全部编完,分发给需要这本书的孩子们,他们即将坐在课堂上即将跟老师一起面对,他们青春期性的问题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 E% q# t' A/ `
4 r' T! C- s) c2 z
  艾:我想跟他们说,首先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尽可能的从老师那儿学到更多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有一些什么问题,也要非常坦诚的来跟老师进行讨论,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在生理方面增加知识,在心理方面更加的成熟,更好的成长吧。
2 E' e1 ~  V0 Q1 y  v# d  t5 m9 u6 b4 C2 T# d# u6 W! k' B
  对于这些正要渡过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一本性教育的教材并不是他们学习怎么去面对性的问题的唯一的方式,也许不能帮助他们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性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可以公开谈论和面对它,这是他们未来健康生活的心理基础。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这么多年来一直为各方关注和讨论,北京市海淀区用了这套新的性教育的教材,对孩子们来讲这是新的一课对于家长对于老师其实也同样如此,让我们共同努力上好同样一课。
4 G0 Y. L% ?3 V2 k, N/ R& K2 G$ e$ k$ r( K1 u/ [$ N' _
责编:千寻$ L  |- x  ~7 z; R
5 {$ }7 @/ V( O. X7 R# s
 
7 N4 z1 _) q0 J4 d如何让老板给你加薪?有关人士透露秘诀/ G* c) g. F0 d) w* S, g
1 W5 _, K- W7 ~: J
# D- J5 a, S+ n8 x/ x
  1.使自己成为可以被托付责任的人 9 I& S3 E+ r4 c4 G7 X* L- W, @, t1 }1 J
  即了解老板的意图,对公司忠诚,能尽心尽力处理公司所交付的任务。 - y: t1 i7 J$ t* x; ~
  2.使自己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5 l1 T5 `" ]  p1 I6 d& s9 v& N6 f8 v, ?  而非制造问题的人,即具备相当的工作能力和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不排斥任何新观念,善于学习新技术。
3 u4 _0 Z7 _+ u9 {" Y2 M2 x' _" F  3.具备不断增进的专业能力
5 V8 B0 h3 O/ \" e  例如英文或电脑技能等,否则实在是太难为老板了! 1 l) E6 ?1 x' i- Y3 }1 Q
  4.优化时间管理
4 J( k; Q: W. [; t# W; _  你常加班,可是你也常迟到,加班到半夜3点,没人看得到你在做什么,反而,大家都需要你时,你永远不在,看起来很没责任感,其实你累得要死,却成为大家最常抱怨的对象。这样你该把时间管理切实搞好。 * |( J  A1 ~( Q
  5.让自己看起来有价值
3 q) p  I6 g7 \; j' w- `% N/ Y  如果你有加薪的内涵,却没有加薪的外表,永远看起来像个没睡醒的人,或衣着看起来很不像可以升职的人,加薪升官就不会想到你了。这个可怕的事实是,“外表给人的印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 |4 E  B7 c8 i6 R+ S
  6.成为体贴上司的员工
! h, H* _; C% H, S( G  如果以上几点做到后,还没轮到你加薪,请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否经常违背老板的意思?如果你这点做到后,还没有加薪,那可能是公司不赚钱或老板太小气。 4 M: u+ w6 c- M: m
  何去何从,自己决定吧。 # c- r4 i8 c1 N. ]# b- k
 
( d4 |* S4 q" t+ B3 k: N9 Y$ y孩子的好习惯如何养成
! a1 N; u+ x+ Z, I3 y$ K. `9 U: ` 1 v1 x( y, p, ^7 i9 n( H3 i0 s
  如今的孩子缺乏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干事拖拖拉拉,东西用完后不放回原处,接受别人的帮助不懂得要感谢,与人相处不懂得谦让。至于过马路闯红灯,不按顺序排队等等,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社会有序了,经济发展了,生活优越了,孩子们却不如从前懂事了?  : z5 K9 w2 `1 @8 l1 a/ i

1 p3 |+ \0 ^! o2 L7 E7 v' f  10月24日~27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举办了为期4天的“道德教育与养成习惯论坛”。300多位来自教育一线的校长、老师、教育专家就有关培养孩子们养成习惯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  
5 }6 x% H$ n- s2 R; ?3 j. U0 w; p' |- B" L
  有的老师说,现在德育有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对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实际效果不明显。还有人说,道德教育和养成习惯是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的,到小学主要就是纠正不良习惯了。因此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1 J  _4 e8 L, C8 |9 k  s* r

$ R/ C$ k) D  C7 q, o) x! A  究竟哪一个成长阶段对人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研室关鸿羽主任说:人出生后6个月是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8个月是学习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表达的第一个关键期,2.5~3岁是教育孩子学习做事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9~10岁是由注重后果变化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3~4年级是纪律发展的关键期。可见,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十分重要。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同样重要。  
; w+ N& T& ^4 J; w. h- m6 S9 h5 a2 v, E5 ?
  专家指出,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是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习惯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孩子的品德结构由4个部分组成———知、情、意、行———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而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范畴。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许多老师都举出这样的例子,经常有许多家长喋喋不休地对孩子讲做事要抓紧、要讲效率,但是行动上对孩子并不总是这样要求。经常有一些老师,一面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讲话要说“请”、“谢谢”,一面看到学生作业完成的不好,就一把将作业本摔在地下。更有一些家长一边斥责孩子没有学习的好习惯,一边每天在做作业的孩子身旁打扑克、搓麻将。还有的家长在背后商量怎样蒙骗自己的父母,转身又训斥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孝顺。所以,说教并不是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老师的一项不文明的举动就会将大量的说教毁于一旦。  ; r3 z) s2 D4 ?& D

4 K3 B- w$ L1 w5 N  p, `1 C  记者在道德教育与养成习惯论坛会场上看到了十分有趣的现象,日本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在台上讲怎样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怎样教他们懂礼貌、尊重人,而台下就有一些专职对学生品行进行教育的老师面对演讲者手端咖啡、大嚼茶点。一方面会场里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遵守道德秩序,讲究社会公德,另一方面老师们将吃剩的茶点堆放得到处都是。当有老师对会议上出现的这些看似小节的现象提出疑问时,会场霎时间鸦雀无声。多年研究家长学校工作的关主任感谢这位老师的一针见血,他说,这种会议上司空见惯的现象,提示了我们养成教育的难度。德育工作应该从培养老师开始。关主任提出老师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全场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 V* s: C! |: r8 f# f# m( t7 @$ P  m9 H$ m; j
做智慧型的父母
. i" \! B& @1 N% D0 E, a  D9 K6 I * [# y, _4 \$ S8 _- t8 M5 b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 胡玉顺
4 I9 C6 i/ E9 g( h
% E% j3 ~5 {' o* G. B  智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于提高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辨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父母的良好愿望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报;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感受到孩子的童真。有一位母亲曾对我说:“教育孩子的问题,正在成为我的心病,我不知该怎么办。”一位父亲也曾对我说:什么“长”都好当,惟独家长不好当。有一位少年非常严肃地站在父母面前说:“我要说一件事情,你们别嘲笑我,将来我结婚后不生小孩,因为我受不了负担一个小孩长大的责任,做父母太难、太累、压力太大。”烦恼、困惑纠缠着今天的父母,子女教育中存在太多的问题。
" D! ?8 G' Z- b2 V* ~, R" n3 ^: D; Y  p! [) J2 N
  作为智慧型的父母应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滋润和美的熏陶。重视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允许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给予孩子自我,鼓励孩子自信,相信孩子之间只有个体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把孩子的梦想当做是令人欣赏的志向,当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梦,鼓励孩子要大胆尝试。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应该说:“好,非常好。”因为,孩子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后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一个人连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推动自己?
; u  H0 b# Z- S! R
! \+ p7 A# H; b% n8 y- o- A  作为智慧型父母,重要的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当孩子需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父母是最可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们只有年龄的差异,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保护者与抚养者,父母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正因如此,智慧型的父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以身作则。他们认为:一定要趁孩子需要时,多教养和多享受他们的童真,有了孩子,就一定要享受做父母的责任和快乐。很多事业上成功的父母,都拿出很多时间陪孩子游玩、沟通和交流,他们认为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一天孩子长大离开你,这样的经历再也不会回来了。 ; H: `6 s  }* [. M
8 t6 Y# O: F+ `6 }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还有的父母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有的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好话不会好说”,当然也就没有好的效果。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缺少同龄伙伴,他们经常感到很孤独,一位读初中一年级的男生曾对我说,他很害怕放假。“放假在家里,父母都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很孤独也很害怕,没有人和我说话。爸爸妈妈回到家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这一天你都干什么了?’他们从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晚上睡觉我从不拉上窗帘,因为我要和星星、月亮说话。我很想上学,因为学校里有同学,和同学在一起我感到很开心。”我问他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他说:“我不敢”。听到他的回答,我心中很酸楚,既为孩子难过,又为孩子的父母伤心。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连想法都不敢和父母讲,这就是父母爱的结果吗?后来,在我们的帮助下,经过父母教育效能的指导培养,孩子的父母学做智能型的父母,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 s5 u/ J7 j1 B4 }8 n( a
! u6 v+ w8 l1 B8 E4 `" w  S
  一项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有44.5%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说,父母的观念和我们的观念有很大差异,我们穿的、用的他们看不惯;我们说的、唱的他们听不惯,觉得我们变坏了,弄得我们什么都不愿对父母讲。
9 z  w7 R2 t+ L' B( L0 |
! b8 \: k: L# O  那么,他们喜欢父母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呢?孩子们普遍希望父母具有多重角色,既是长辈,又是朋友;允许孩子犯点小毛病,尽量不发脾气;能多抽出些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经常讲述一些过去的经历,平等地和孩子交流;特别是在决定有关孩子的事情之前,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等等。孩子们对父母的希望不是苛求,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父母应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
# Y$ s) _7 H; w# D4 ~/ h. m( ?' M9 J: y% P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这个客观事实,两代人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不然怎么是“两代人”呢。但是,“代沟”不是不可以填充,“差异”不是不可以缩小。这需要父母有智慧,通过与孩子智慧的交流与沟通,达到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教育才能产生正效应,否则,就会事与愿违。为了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金色的青春和幸福而有价值的人生,让我们都来学做智慧型的父母。  / p8 T* o6 ^( ~+ o" H2 i
教儿子学做人9 _) I3 B6 Z! l; X, C

( O' S7 q( q5 z3 [9 S2 o我叫徐凤伶,今年35岁,是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南庄头村百盛花场经理。我从1993年开始养花,到现在已经整整8年了。是科学养花,使我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为现在拥有150万元固定资产,年养花收入达到30多万元的现代新女性。今年我还被市妇联、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人事局评为京郊十大“女状元”之一。在发展事业的同时,我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我曾暗暗发誓:在事业上我要做一个强者,在家里我要做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我的儿子柏乐,今年10岁,是李桥镇永青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注意用不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教育孩子时我不烦不躁,不指责、不挖苦,总是耐心说服、引导,我和孩子的关系非常融洽,他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我讲。成人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孝敬公婆,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当我外出买回好吃的,柏乐总是先给爷爷、奶奶吃,再让爸爸、妈妈,最后自己吃。孩子天真可爱、聪明懂事,在学校他还是电脑组、数学组的成员。为了更好地帮助柏乐学习,培养他学习的兴趣,我们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台电脑,现在柏乐不仅可以打自己的文章,而且还利用电脑学习英语和绘画。
9 F* D  w: O) T! h
% T" \# r. N6 B! i6 q" ~  h. R; x. L  我们的生活很富裕。但在生活上,我经常教育他要艰苦朴素,不挑吃穿。柏乐穿的衣服,大多是亲戚朋友家大孩子穿过的,他从来不嫌弃。一些知情的人都说,你们家汽车就有几辆,那么有钱,在孩子身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我想,在当今21世纪,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必不可少。我教育孩子在学校要爱集体、爱老师、爱同学,在学习上要勤奋好学,争优秀。柏乐是个勤快的孩子,一有时间就钻进花棚和大人一起搬搬这盆,挪挪那棵。记得去年夏天,一个客户急需一批鲜花,正赶上中午工人下班时间,柏乐放学回来看到全家人都在忙着装车,他没有去吃饭,和我们一起忙起来,爷爷、奶奶心疼地说:柏乐你先吃饭去,这里有我们就行了。柏乐却说:我不饿,等装完车,咱们一起吃吧。1盆、2盆、10盆……热得他的小脸通红,汗水不断地流下来。当时,我看在眼里,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孩子懂事了!
, K' W8 @; k( J  J2 c% f
9 t+ F( Z, ~. {9 h; g: d  现在柏乐可以叫出100多种花的名字,也懂得了一些养花的技术。在学校他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年年被评为优秀小干部和优秀学生。柏乐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下,正在健康成长。(徐凤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5 06:19 , Processed in 0.1515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