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迅雷 5 b! g3 f+ A2 Y( w8 W6 x: Q* {# E9 |5 ~& {; r
都市农业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地区悄然兴起,包括后院养鸡运动也在逐渐推展,有些城市为此专门制订了养鸡法例。主因在于满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需求,有利于城市居民获得更营养化的蔬果鸡蛋。多伦多家庭后院种菜养花情况不少见,但地下家庭养鸡情况仍极少数,即使目前有提案,可是未来能否普及则大有疑问,而且法例监管家庭养鸡业是非常头疼之事。 8 c1 y; H) y& k 4 t& m% Q# W. k试想像一下,在一个大都会城市中,家家户户后院养鸡,「咯咯」声中收获天然营养的鸡蛋,多么一派田园风景,再配种些蔬果,那简直是城中世外桃园,城中小农庄。但多伦多到底是一座现代化大都会城市,当回到田园式生活环境时,市民就会问,社会需要为此付出多少成本? : E% x6 q; G% v: |" A2 J* U: o" y# R& g' _, E4 g5 z
家庭养鸡可能在市内某些地区小?围试行有效,但如果立法在全市?围内推行,必须考虑到计划的可行性及社会成本的支出。如同大多数市民置疑一样,家庭养鸡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健康卫生顾虑,鸡粪的处理,养鸡的噪音及气味,瘟鸡可能造成诸如禽流感、SARS、H1N1等传播隐患,而且养鸡很容易招来野狼、狐狸等动物上门,另外市民还置疑市政如何监管鸡生鸡,养鸡泛滥的情况。 / I) U w# N. f, l( N 5 V5 |. |# _( `. S: F这些问题必须是提案者应该明确告知市民的,而不应当以一小部分人的简单养鸡诉求而漠视大多数市民的利益,轻率的语出惊人可能造成鸡飞狗跳的后果。如果制订法例缺乏全面社会管理措施及成本计算,那最终只能是让人不感兴趣的鸡毛蒜皮小事。 ! p8 G1 a( _. C7 P: s
0 g) b, H* Z/ P! k家庭养鸡在任何大城市都是很严肃对待的问题,因为这不是鸡的问题,而是市民健康的至关重大问题,历史不断证明瘟疫的传播将对城市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允许家庭养鸡,市府要雇请多少卫生督察员来监管?如何制订卫生条例?如何应付瘟疫发生危机?这都是系统性的城市管理问题,巨大的社会成本不是几只更营养的鸡蛋所能承担的。对于简单化的提案,难怪有市民称之为「鸡脑袋」(Chicken Brain)的想法,按此逻辑,为了营养肉食,家家户户都应在后院养牛养猪? T3 p ~3 V' f1 o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