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点心
# ^ ~9 ^" B' J% P我平日里很少在图书馆读书,下课后要么留在教室内,要么把书借回家继续读,因为我有一个坏毛病,任何声响都让我精神无法集中。
$ m% T3 [( d$ K/ K
: K7 E, C0 z3 N& [那天因为两堂课中间的一节被取消了,为免舟车劳顿,我带书去图书馆,坐在同学边上。不知道为什么,周围每张桌子都在讨论,声浪一个盖过一个。这时候,工作人员来了,旁边的同学“报警”说:管闲事的来了!这位工作人员我进来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她好像有残疾,坐在轮椅上,头和上身朝一边歪着。平日里她的位置上坐的都是健全的管理员,那天换了她,很多学生似乎不习惯地张望,倒是她一次次地发问:要帮忙吗?她是一位30多岁的女士,身体因为长期坐在轮椅上而变得臃肿不堪。我心里充满好奇,虽然我知道有法律规定招聘中不许歧视残疾人,可是如此严重的情况却很少见,我不知道她是实习呢,还是做义工?
8 F9 V1 A) _; |1 j2 v& T& Y! }
4 I u, C+ M# \3 k- [; w- g6 s她宽大的轮椅驶进了,很不灵活地在桌子之间拐弯,前行,一张张桌子用细若游丝的声音告诉大家:这是学习区,虽然我知道你们在讨论,可请你们小点声音。我们桌子的四个同学都在紧张地学习,没有一个人讲话,她依旧把那句话重复一遍。周围说话的声音一下子小了许多,一方面是看到她身体的状况而不忍反驳,另一方面大家也有自尊心。
% K, N+ d8 r4 K, D3 F# C' e5 {0 K7 v
* n& q2 p" i1 s' R
+ D: C+ k6 c1 l( t% y5 F$ t2 K, \被经过的桌子反应不一,但大多数都很愉悦地说;好的,一定。虽然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是西方式的敷衍,她一走,马上又会开始讨论,但最起码的礼貌是有的。她艰难地驶向另一张桌子,把那句话又重复了一句,我突然听到一声厉喝:我们是在讨论,你没看见吗?那是位打扮很时尚的女孩子,她提高声音用质问的口气又重复一遍:CAN YOU SEE?!周围一下静得让人难受,几乎所有的人眼睛都齐刷刷地向那个方向望去。我没有抬头就知道,那是坐在我旁边的同学的朋友,她刚才的聊天,找我同学要吃的,我都听得清清楚楚。也许在那一刻她是在讨论功课,但她那绝对不肯吃亏的性格以及同四周格格不入的回答却让我羞愧难当。
! L! ^, G3 @' u/ r9 w* H9 K0 i% `& k( {7 E; b, y S1 Y- w4 L3 S
我后来才知道,那位女士是图书馆的全职人员,生下来就有残疾,在那里已经工作了13年。我不知道她从此后是否会对东方人有看法,我也不在乎她的真实想法,只一厢情愿地希望她是对事不对人。但是那天她微弱的解释让我反思,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学会激动的时候不要提高声音呢?只听她用微弱地声音回道:我不是说不让你们讨论,我只是想请你们稍微降低一下声音。说完后,她又继续艰难地巡视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