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江慧生
4 Q- O1 u5 a' D# r* a我们老两口从中国踏上加拿大国土已经十年多啦!与儿女孙辈团聚,其乐融融。加拿大蓝天白云绿草地,空气清新环境美。但是我们老年人时常想:已经七十多啦!人过七十古来稀,为时不多矣!可是多伦多政府对老人特别关怀,每年都要检查身体。平时家庭医生还负责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感到特别亲切。虽然大家都说加拿大的医疗制度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是我们的亲身体会是加拿大的医疗体系让我深深受益。 $ d) [: \0 P8 a9 Y3 f5 P
8 O8 k4 G G& e0 G! Q0 ?我的老伴儿高血压、高血脂,还曾得过脑栓塞,高尿酸常犯痛风病。由于家庭医生的关怀,随时调剂药物,目前身体很正常。我本人呢?身体欠佳,一生中经历过几次大手术:如软骨瘤,让我摘掉了右胸第三根肋骨;胆结石(鸡蛋黄大小)又摘了胆囊;急性阑尾炎又切除了盲肠;又有两次手骨折、脚骨折……多次手术的经历总让我感到心惊胆寒,一想就怕。经常感慨:七十好几的人,晚年没有疾病的折磨真的是很幸福的。 ' \" q# v" ?1 k) i
5 |! {% w( x; [4 t但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体检时,查出来我的尿中有潜血。这个现象我们都不在意,因为我们认为老年人血管硬化,所以易出现出血现象。但是家庭医生很认真负责,建议我做一次CT。CT的结果是右肾上方有4厘米的硬块,当时家庭医生Amy Wong怕我经受不了,很含蓄地用英语告诉了我的女儿。但是我环顾着她们谈话时的面部表情,也看出来点门道,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
[1 d5 X3 L7 |/ |" Z# [# G4 ?# F$ f! H
他们瞒着我的病情,将我推荐到了肾专科麦医生处做进一步检查。做了核磁共振还有B超,最后确定是一个4.5厘米大小的瘤子。麦医生耐心地却说我应该及时摘除右肾。如果我同意,他负责提前安排手术时间。我一听,头都炸了!又要做手术!我当即表示“岁数大啦!保守疗法吧!”麦医生又嘱咐我女儿做我的工作。我一路茫然,下决心宁可将病灶带进坟墓,也不再开刀。 & i: m0 X3 Q2 I
2 [2 B/ C8 b& M之后,听多人传言:摘肾需切一尺多长的口子,必要时还要断两根肋骨……还有人说若是恶性肿瘤,做了手术还容易加速扩散,更加危险……这种种更坚定了我不做手术的决心。我女儿将检查结果刻了一张光盘寄给北大医院泌尿系主任(我表弟),他认为我我问题较大,劝我不能保留,建议尽早切除。表弟的“权威回复”动摇了我的“决心”,最终我不再固执,同意请麦医生安排手术。 2 E; [( S: P! H* B& o' I1 i
7 h0 C S2 e: s. n( q* T2007年8月24日早8点到达安大略省医院,换好病服,躺在病床上,推到手术室,由护士给打一针,然后将大口罩捂在嘴上,可能是麻醉药。这时我开始两腮吹得鼓起来,我下意识地用手挪动了一下口罩,就一下子失去了知觉。 $ H, G% L0 a' U3 B- U3 P5 b& |, d
+ L e7 m7 h! L$ m1 h2 S当我醒来时已是下午,近5个小时过去了。我已经身在病房,旁边竖着输液机,并备有一管吗啡止疼,由自己掌握。感觉痛时,手按键即可滴入。我自始至终坚强忍痛未敢用吗啡(因为怕上瘾)。我不知手术后刀口如何?试着用手摸一下刀口,肚脐处用粘贴的刀口不大。右侧三个小口,提醒我这是用微创手术摘掉了右肾。
( g" G1 d% B) G, J( n' N3 u- E2 k V
麦医生曾经为缓解我的疑虑,玩笑地说过“手术后,你穿比基尼服装都没问题,您也不会穿比基尼吧?!”意思是伤口不会大,创面也不易看出。确实如此,加拿大的医生真是技术先进、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医德高尚。 + {) o7 r) l A6 r! Y5 C( t5 v
) Z! {' I% { v* d% J最后我才知道,在摘除的我的右肾内,有4.5厘米的恶性肿瘤,因为发现的早,所以尚未扩散。治疗及时、消除隐患,又延长了我的寿命。为此我特别感谢我的家庭医生Amy Wong和肾专科麦文勇医生。是他(她)们挽救了我的生命和家庭幸福。手术后一年多来未有任何症状,我的心情一直很愉快,身体到现在也非常健康。 & ]( _" @1 I9 q) [ C, [) [2 K
, q1 j# q j3 P r3 Z在此也告诫老年朋友们,应该相信科学。如果发现病情应该及时就医,将病灶消灭在萌芽期,如果要是得了什么病,更不应该放弃治疗,也不能认为病情是老年人生理的正常现象。因此贻误了病情就不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