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我已经和大家分享了路加福音第15章中的两个人物,那个小儿子和父亲。今天我们要来思想一下那个大儿子。
9 N3 a9 M8 g; }# n& K6 _6 v3 f, [7 d3 M- p
这个大儿子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角色,我们也很少觉得我们跟他有什么关系。根据圣经,路加福音15章1-2节,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传统上认为,耶稣所讲的比喻中的小儿子就是指众税吏和罪人,大儿子就是指法利赛人和文士。法利赛人和文士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当时掌握了圣殿以及圣殿中的一切事情,并且教导以色列人关于神的律法、如何敬拜神,但主耶稣如何评价他们呢?主耶稣说他们是假冒伪善的人,有敬虔的外表,没有敬虔的实意,用嘴唇尊敬神,心却远离神,就是说他们说的和他们做的不一致,或者他们做的与他们应当做的差距太大。我们很容易就和比喻中的小儿子认同,我们是一个罪人,我们在外流荡,神的恩典临到我们,让我们悔改信了耶稣,回到神的家,作神的儿女。但我们如何作神的儿女呢?我们是一个怎样的神的儿女呢?我们是否明白神的心意?我们是否讨神喜悦呢?殊不知,我们很多时候就像这个大儿子,不明白父亲的心,还常常和神生气,抱怨神,你可能说,这怎么可能呢?, T9 }# k0 V/ f) @5 h2 F
0 W+ S8 ] S9 n' ~, ?
如果在一个主日的早上,你看到一个很久没有回来守主日的弟兄或者姐妹回来了,你就对她/他说,你今天怎么也来了?仿佛他/她不应该来似的,如果是这样 ,你就有点像这个大儿子了;如果你听到一个人愿意来寻求耶稣或者决定相信耶稣了,你心里就嘀咕了,他/她也信耶稣了,他/她还不如我呢,或者他/她过去所作的那些事就别提了,这样的人哪能信耶稣呀,如果是这样,你就有点像这个大儿子了;如果你看到神特别恩待某些人,特别是那些刚刚信耶稣的人,很多人说神特别愿意听刚刚信耶稣的人的祷告,有时神甚至特别恩待一些不信主的人,因为我们的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你看到这些,你心里就不平,甚至对神生气,那么你就有点像这个大儿子了;如果你信主已经很长时间了,也在教会辛苦服事了好久,但你觉得自己好像什么好处都没有得着,神好像并不记念你为他所作的一切,你心中就对神发怨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如果是这样,你就有点像这个大儿子了。( g W8 O: o0 d3 [! Q) d
2 n( G) [6 P" \6 z [) O7 A这个大儿子到底怎样呢?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属灵的功课或者得到什么提醒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路加福音15章。
( ?; p) |: ?. N: |5 I/ _4 @2 e) Z( | Y7 l$ @8 e5 l8 l" }- x b7 g1 E
这个大儿子第一次出现是在路加福音15章25节,当小儿子提出要分家产的时候,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大儿子怎样反应的,他没有说,我们现在不要分,父亲还健在。如果小儿子得了他所当得的,剩下的自然就归这个大儿子了,按照以色列人的传统,长子在父亲的产业上是要得双份的,在这里,他们就弟兄二人,所以大儿子应该得三分之二的产业。当小儿子带着自己产业所变卖得来的钱离家出走的时候,圣经也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大儿子是如何反应的,他没有说,弟弟,你不要走,我们一起在家和睦相处,一起经营父亲的产业。从这个大儿子和他父亲说的话中,我们知道当小儿子离家出走的时候,这个大儿子留在了家里,服事他的父亲。
2 {# x4 B( B/ f8 A7 C, p: d8 l2 s* U9 U- I
现在离家出走的小儿子回来了,路加福音15章25-27节说,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麽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如果你是那个大儿子,听到这些话,你要如何反应呢?你是否会很高兴呢?我失去的弟弟终于回来了,赶快跑进去,和他拥抱亲嘴,并且和父亲、家里的人一起欢喜快乐;你还是会马上心中盘算起来,这个小子以前提出分家产,已经让我们家蒙羞了,后来又带着自己的钱财离家出走,他现在想必是钱财用尽,走投无路了,所以又回来了,他回来要干什么呢?是不是又要分我的家产呢?你可能还有你自己想得到的反应,圣经告诉我们这个大儿子如何反应呢?
! w$ ?: ?4 o/ m) u/ z$ m# W0 d9 f b5 Q) E( H: ~" W) U- } }
路加福音15章28节说,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大儿子为什么生气呢?下面我们就知道了,大儿子觉得父亲不公平,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因为小儿子回来了,心里极大的欢喜,叫仆人把那肥牛犊宰了,家里充满了快乐,但现在大儿子从田里回来,生气不进家门,家中的喜乐场面眼看就要泡汤了,于是那个父亲就出来劝大儿子,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 |/ S; g: [* H6 {. ? d1 ~4 `2 a- P9 ?9 t( Y
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个大儿子和他父亲的关系和他和他弟弟的关系。) G9 b2 Z$ d, Z4 c, E7 v; M8 m
w* l7 I8 ^ a$ o: K
路加福音15章29节,大儿子对他父亲讲话的时候,并没有称呼他的父亲,他直接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中文圣经这里有一个字没有翻译出来,原文应该是,听着/Listen,Behold,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相反地,我们知道小儿子虽然悖逆,路加福音15章2节,他对父亲讲话口气也不好,他用的是命令的口气,但他至少还称呼他的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连那个仆人也知道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而这个大儿子却不认自己的父亲和弟弟。. O7 L g' m- s
2 c3 ~* [$ ^1 B
你可能说,这个大儿子可能是因为正在生气,所以忘记了称呼他的父亲。我们可以理解,人在气头上,什么事都可能忘了,什么话都可能说得出来。所以圣经告诉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舌头,不要急躁发言,不要生气。 : o3 I+ J W* a2 {, M- q/ P N
1 K4 s# d+ b/ \6 y# I
这个大儿子为什么生气呢?可能是因为他心胸太狭窄了,我们的心里容不下别人,特别是我们认为不好的人,那个大儿子心里容不下自己的弟弟;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太自我中心了,什么事情都是想到自己,我们的得失,我们的名声地位。那个大儿子在父亲面前说,我这些年在家里辛辛苦苦,你并没有奖励我什么,你这个小儿子这么不成器,他回来了,你倒好好的款待他,那个大儿子关心的是自己。6 d' D# ]) T$ y& d) [3 J: L3 d
0 W q6 d$ c6 _9 }/ G; V
我们很多时候生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恩典,我们本性都是靠自己,靠行为,作工的得工价,一分钱一分货,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如果我们付出了,我们却没有得到我们认为的相应的回报,我们就生气。辛苦读书读完了,书也读得不错,但却找不到工作,我们就生气;找到工作了,辛苦作了一年了,老板却不给红包,也不给提工资,我们就生气。那个大儿子也是用自己的功劳来和父亲论理,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所以我要生气。' q3 l- z8 y$ \0 t4 C7 L; l) y
1 i# X- v- v) P" d: I+ U0 w
在神的家里,恩典的原则胜过一切。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於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靠着神的恩典得救了,我们要在神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靠着神的恩典过一个得胜的生活。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7节对那些自高自大、结党纷争的哥林多信徒说,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麽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彷佛不是领受的呢?我们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我们应该为自己所蒙恩的而感恩,不是为别人所蒙的恩而生气。
+ Q+ l! X) j0 {
4 `+ p7 u3 {/ t5 F3 X0 c那个大儿子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这里“服事”这个字在原文更表明一个关系,他是说我像一个仆人,一个奴隶一样在家里作工,我真是苦啊,我努力遵守你的命令,我一点欢乐也没有。这里我们看到这个大儿子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他不知道他是作儿子,而不是作奴仆;他遵守父亲的命令,不受受苦,乃是甘心顺服;而且父亲的命令是让我们得益处,我们的心应当以神的话为乐;他并不是一无所有,乃是他父亲所有的都是他的。
) \6 o/ B( p. _$ l' U3 ^0 I( b
" H! |0 k8 g/ ]0 {儿子和奴仆是两个不同的关系,两个不同的身份,两个不同的地位,同时也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奴仆是从外面雇的或者买的,儿子是父母所生的;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儿子可以穿袍子,戴戒指,穿鞋子,仆人都没有这些权利;儿子长大以后可以管仆人,仆人却不能管儿子;儿子可以继承产业,奴仆只能得自己的工价。
6 f$ p$ v; |1 v( J* J+ P1 _8 O' B# Y8 z
那个大儿子有儿子的名分,但他没有作儿子的心,认为自己是奴仆,他的心是一个奴仆的心。我们若否认自己是儿子,就是否认我们的父亲;我们若认为自己是奴仆,就不能享受儿子的权利。那个大儿子说,他的父亲多年没有给他一只山羊羔,叫他和朋友一同快乐。我想那个父亲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有很多的雇工,那个大儿子一定是没有告诉他父亲他的这个要求 。 8 c: I; M2 H0 e3 g, `- b
$ t8 Z; ]) \/ c) w; a/ I) V( O; c
路加福音15章30节,那个大儿子对父亲说,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他没有说,我的弟弟,而是你这个儿子。父亲就纠正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那位父亲说,只是你这个兄弟,他完全可以说,只是我这个小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但那位父亲特别提醒那个大儿子他们是弟兄,并且邀请他进去一起欢喜快乐,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3 b0 e( Z- `5 X! z0 e我们要作神的儿女,就注定要有弟兄姐妹,因为神的家很大,神有很多的儿女,我们不是独生子女。在中国我们受计划生育的影响,我们有很多独生子女。俗话说,独柴难烧,独子难教。其实不是独生子女才难教,人生来就是一个小罪人,生来就是自我中心,什么事情都是我的。% ?* s1 C% S* b$ v& B. y
4 T( n3 A/ _& C, `1 o一个讨神喜悦的儿女是一个知道神心意的儿女。做过父母的都知道,父母是希望每个儿女都好,父母的心特别在那看来软弱的儿女、有特别需要的儿女的身上。我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读书都很少,唯独我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但我深深地知道我的父母并没有因为我一个人读书好就满足了,他们不知花了多少心血要使我的弟弟妹妹能够成家,能够立业,能够让他们放心。" W/ U. d( c- ]
( r, o, a4 T' j& h
反过来说,我们这些看来有出息的儿女,看来是刚强的儿女,岂不也应该像父亲那样的儿女去帮助我们软弱的弟兄姐妹吗?我们能够自夸吗?我们能够自满吗?我们能够自义吗?甚至我们可以抱怨神好像不管我们,而专门照顾那软弱的弟兄姐妹吗?我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我们一样,使荣耀归与神。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w1 m- q- n7 H$ [0 O8 O `0 S( e
; H/ ?1 p+ F3 v7 N5 J
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有人说,这个牧人太笨了,去找那失去的一只羊,要是那九十九只掉了岂不因小失大吗?说这样话的人,我只能说他不是牧羊人,那不是他的羊,或者我可以说那是因为他不是那只失去的羊,失去的羊是不能自己回家的,但它又是多么盼望回家呀!因为失去的羊遭受饥饿、遭受干渴、还可能遇到豺狼,哪一个牧羊人不心急去寻找呢?我们这些已经在圈里的九十九只羊,岂不应该好好呆在圈里吗?当那只失去的羊被找回来的时候,我们岂不应该一同欢喜吗?9 A9 G4 b9 G# ?0 F, O6 y
' }* n, v* P, N6 E
故事的结尾,耶稣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个大儿子如何回应父亲的话,他是向父亲认错,欢欢喜喜地进去欢迎回家的弟弟呢?还是依然生气,不肯进去,甚至离家出走,让父亲再一次等待儿子回家呢?耶稣让我们自己作决定,小儿子悔改了,回到父亲的家中,大儿子也需要悔改,体会父亲的心意。4 ?! f. B- ]9 o% {
( f6 j. \! }( F! t亲爱的弟兄姐妹,但愿我们都能够在神的家中,作一个合神心意、讨神喜悦、蒙神祝福的儿女,和弟兄姐妹彼此相爱,和睦相处,让神的心欢喜、满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