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6|回复: 1

ZT请问:如何破斥时下狂禅之流?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ZT请问:如何破斥时下狂禅之流?" T# A5 X: F2 K3 v7 U+ G

9 Q, \* g5 B0 M9 _( q0 T4 n6 E& C8 K' n
智诚法师:
; Y6 C+ c2 U. Y% v, f1 X8 \  q5 m
为了便于道友理解,下面分三条宣说:一、总答;二、别说;三、结劝。/ M- O- J, ?5 \5 r% S/ q& S/ Z
- I5 Z. ]: {) ]( o3 X& Y
一、总答:
9 v9 Q& P5 m* B$ B  w' q$ X' r3 M- K: K- ]
众生以无明实执漂泊轮回,没有如理取舍善恶因果、照见万法皆空的智慧,这样就需要依止大乘上师,长期薰习空性实相正理,如理通达世俗有、胜义空、二谛圆融的意趣,才能真实趋入佛法妙义。《中论》说:“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全知麦彭仁波仁在《智慧品释·净水如意宝》中说:“再者,倘若这种甚深究竟之法大众容易了知,为何说它‘超越一切世间’、‘圣者境界难见’以及‘难证不可思议’?因此,阿阇黎龙树说:‘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因此,不是遮破任一法后支安立另一法,因为破一切边后,最终将入于远离破立的法性真如。是故,对于本来无生而显现的缘起性空从本以来无离无合的法性大平等,乃至未生彻底定解之间,须要积累资粮,并且亲近具足法相的殊胜善知识后,长期串习具足真实的关要。”
: q# i0 a9 X' k1 o0 s) @& r% N* j. v- i
否则,如果有人看了几则公案,学了一些禅语,就以为行善无福,作恶无罪,并且“忠告”他人学佛不可著相,这样根本不了知缘起性空的道理,随顺自己的恶劣习气造恶无边,而不断恶行善,依靠佛法反而成为堕落的因,如噶举派冈波巴大师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 }8 Q. X9 j5 Z6 `, b- \
6 r2 b8 E0 J# C# p
二、别说有六:( W2 J# e) r9 O( }
% \  J+ x8 k. [* m+ i/ G& P! t+ L* }
1、世俗谛中不坏灭因果;2、胜义谛中一切都是空性;3、以圣教证成二谛之理;4、二谛双运;5、通达空性者决定不坏因果取舍;6、颠倒宣说空性的过患。
6 U2 s" p8 q0 _+ ^% F2 R1 V9 x9 ^' Q; [# L) G& h2 e8 z7 v! W0 M5 D
以下分别宣说:- G7 ^! M4 o( c0 u# s
& V- ]! v# ?7 p  `0 R$ n
1、世俗谛中不坏灭因果。$ k6 l/ A# h0 T7 T+ F$ d# A: N7 o
! c$ \+ s/ N* P/ e; p- [  D  j
在世俗谛中,一切色法心法、有情无情都是依靠各自因缘的积聚而显现,又依各自因缘的消散而坏灭。行善得乐、造恶受苦,都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佛陀尽所有智无误照见的,在世俗名言当中,颠倒执著一切罪福因果都不存在,就是毁谤因果,落入损减的边见中,等同于断见外道。) r* D. O* {8 m8 j0 C  m
& X. w  B& }  W* c: Y
2、胜义谛中一切都是空性。
. {' s9 `; ?% ?; D+ g5 H) Y# E9 c9 S1 I
再对诸法本性详尽观察,就可以发现,一切诸法依因缘积聚与消散而显现生灭,不观待因缘的法一个也不会有,这就说明一切显现法都是无有自性。依据正理观察,如果有自性实有的本体,应该根本不需要观待因缘,这样就可以得出诸法在胜义中无善恶、无罪福、无佛、无众生、无言诠、无思惟,一切都是空无自性的结论。如果在胜义状态中,仍然执著诸法具有实有本体,就已落入增益的实有见中,等同于常见外道。
  g) `' k( k* l% c) v' f8 m8 E& m( Q( F3 J# m! |! j" h9 Z( z
3、以圣教证成二谛之理。
( L% N8 \% O! j3 b1 V/ e0 k4 z8 i
* e- G# |( L$ P- i《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永明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中引用《大智度论》说:“佛法有二种道,一毕竟空道,二分别好恶道。若毕竟空道者,凡夫如即漏尽如,如来语即提婆达多语,无二无别,一道一源,是以地狱起妙觉之心,佛果现泥犁之界。若舍邪趣正,邪正俱非;离恶著善,善恶咸失。若分别好恶道者,愚智不等,真俗倏然,玉石须分,金鍮可辨;且约修行门内,升降位中,自有内外宗徒,邪正因果。善须甄别,不可雷同……。”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世俗中有,不一定胜义中也有;胜义中无,不一定世俗中也无。”
2 P5 ~4 R- N9 h9 ?! o1 W$ E0 E: Q5 K! @, s; D
4、二谛双运。  ]9 {/ G: m. z& \5 a

" X+ u$ m- h7 g/ H上面略说诸法世俗有、胜义空,不是说二者为别别他体,显与空仅仅是一法的两个侧面,原本无二。犹如水月,正在显现时,水月的上中下都找不到实有的自性;在无有自性的当下,又可明了看到它的显现。哪里有别别显、空的自性可得呢?因此可以了知二谛必定是无别一味。《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故自宗许观水月,水月本性毫不得,无而现见水月时,虽是无遮却可现。空性显现凡夫前,虽似相违于现见,诸智者以奇语赞,说此双运真奇妙!若从空性分衡量,无有丝毫不空故,虽可断定说无有,然而于无之自相,未曾失去之同时,不灭之中可显现,未失现之自相时,安住无基大空中。”
! K0 z7 |: q) w8 b3 a$ |7 Z) o- f% U/ K6 T' z/ X
5、通达空性者决定不坏因果取舍。! B  q, x4 d. Z$ t: K' I5 W' j
( y0 S/ l7 O1 w& R- g
通达空性的智者,不会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而是越深入空性奥义,取舍善恶因果越是细致入微。因为他们已经通达轮涅的本性确实就是无生大空性,只有在大空性当中,才能聚集因缘产生万法。正因为是缘起法,恶业决定是感受痛苦转生恶趣,障碍行者修行现证空性,所以再小的罪业也是障碍圣道的因缘,而善业却能得到增上生的善趣安乐,所以再小的善业也是行者修习空性的顺缘,这样就知道通达空性正见的人,决定会重视善恶的取舍。《万善同归集》引《华严经》说:“譬如虚空,于十方中,若去若来,皆不可得,然非无虚空。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皆不可得,然非无一切法,如实无异,不失所作,普示修行,菩萨所行,不舍大愿,调伏众生,转正常转,不坏因果。”又说:“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虽知一切法空,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莲花生大师也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业果较粉细。”格鲁派所传《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中也说:“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二互不违相互以出升,解龙树义现证求加持。”
4 K$ Q0 q; ]5 W9 T, v3 i5 Z% B2 ~3 c  D8 t# S2 o/ @
6、颠倒宣说空性的过患。
3 m: ]& U# W! I" r* o5 M. [
# @) J: S( @8 J$ v" V% y$ b有些道友不明白以上道理,看了一点胜义中一法不立的观点,就误认为在世俗中也行善无福,作恶无罪,如同上面所说,这种人已经堕入断灭见中。永嘉大师说:“豁达空,拔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大型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何人诽谤业因果,则为外道断见徒,谁执空见为究竟,堕于断边愈下堕,此等趣入诸恶道,永不解脱离善趣。”如果仅仅按照这种断灭见去修行,只是独自堕落,于他无损。倘若以此邪见去蛊惑他众,甚至著书立说广为流布,则会挑坏无量众生法眼、斩断无数有情慧命,乃至佛陀的正法——圣教如意宝都会因此而速疾毁灭。做为佛弟子,对这一点尤其应当慎重。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当中说:“若倒知此法,能损诸无智,由如是无见,沉没不净坑。若邪执此义,愚起智者慢,诽谤且粗犷,倒首堕无间。”
" }% X) F* w1 Q# h* h5 |- E% m4 N- T# Y/ Y# F
刚入佛门还不能接受空性教法的人,初次听闻一切都是空性会引发两种后果:一、认为既然一切皆空,造恶无罪,作善无福,修行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以这样邪见,他们抛弃世俗因果的正见,广造恶业,不积善业,最后堕入地狱;二、误认为一切皆空就是什么都没有,进而对甚深空性义妄加毁谤。正如全知麦彭仁波切于《定解宝灯论》中所说:“佛说诽谤双运界,如持虚空断见派,释迦佛法之盗贼,亦是毁灭正法者。”因为毁谤正法,犹如佛世的某些傲慢声闻一般,死后马上堕入无间地狱。《三摩地王经》说:“若毁此瞻部洲中一切塔,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若弑尽殑伽沙数阿罗汉,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5 f  S* }" }$ A: ^( v- y
* f9 x) h6 l, e

2 }9 R0 c- a+ m7 n+ d( @3 l- {. H三、结劝。
2 k, p' G) d* y- P1 C
$ \' f- u+ V7 ^" u' {7 _以上引用教理宣说了空性的正义,以及颠倒宣说空性的过患。诸位佛子都是以“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发心而入佛道的,如果在进入佛门之后,被错误知见误导,最终反而趋入恶趣深渊,岂不令人痛惜!所以,衷心期望天下佛子恒依善师善友,引发正知正见速证佛道。" S; _/ U7 r* E. o" `

" l) t: ^; Q6 T(如果要广明中观正理,应当参阅《大般若经》、《中观理聚六论》、《中观四百论》、《十二门论》、《入中论》等诸论、永明大师的《万善同归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等著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 ^8 x& r7 }; `/ F3 t
5 y3 Z+ K& K# d" P. L佛法要妙,唯在乎诚。汝能始终守之以诚,则更无可言矣。谈玄说妙,弄口头,求神通,宜置之东洋大海外,方可亲得实益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2-21 08:07 , Processed in 0.0759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