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文章来源: 中评社 于 2008-08-16 00:00:41
, r, k# X/ q6 N7 U" s0 j$ F
& Z% J0 c5 P3 `9 s7 ^2 A* o: K: u6 h) O' F; o; x' ~/ b+ Z6 ]5 F. y! x$ a
$ J7 c4 `" c# v1 [北京8月16日电/在北京奥运会上,出现了一个令人玩味的现象:不少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印象“颠覆”了。
/ v! V; Q$ D. ?8 p
@ [2 x# G- B0 t' l4 A5 I1 L; q# c; q+ t
" a: h6 U! e2 a5 T. u8 s
人民日报报道,一对德国母女来北京看奥运会,临行前有人告诉她们,北京可能“不安全”。然而,到了北京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她们到什刹海观夜景、品小吃,玩得十分尽兴,觉得北京很安定、很有特色。 & W+ t* c2 z/ J% }+ A9 t `+ P
2 x7 t$ H* {, X* x: {, O# o3 Y1 a% D6 N
G# y: e5 q! N9 Z
$ F( h# ?% a+ `& e9 i- {. e0 Q
日本电子杂志《亚洲之波》编辑池田康看了开幕式后,印象大变。他说,以前感觉中国“问题很多”,“很可怕”,现在感到“中国时尚漂亮”,“很柔软、很温和”。 ! L9 e& ~2 u% C3 F6 v
& ^* x; E5 t( } ~$ K' s4 G
+ G$ T) f" C1 [* B$ g3 f
7 y# S; m, X. L% _' ~ 英国《卫报》网站记者安迪·布尔是第一次来中国,他实地考察了北京的道路、环境,接触了不少的人和事,对北京的印象发生了“颠覆”。他写道:“我原先的想法再次被颠覆,这座城市变化太大了。我对北京的想法落伍之极。现代中国正向世界展示自己,我们必须接受亲身经历的现实。” % T1 \- |& J; @. z
3 f0 x% L; p/ ]& z9 m, b
. g4 F1 I) l5 z8 V- h
/ u4 x# K/ c A5 @ Q, j1 @ 像上述有“颠覆”印象的人还不少,他们“颠”出了对中国的真实印象。 7 c3 g* u% W' p. b% q7 V
9 n, i( {! ?9 t; O/ Y* g# T
' b9 a& [3 l* g8 E& `* f7 v$ M! C/ Y) F# J! D
对一个人、一个国家,存有这样或那样的印象很正常。“颠覆”了老印象,用新印象取而代之也很正常。问题在于,那些原来的老印象、不好印象是怎么来的呢?这很值得探究一番。
$ q5 L) O) u' f! S% u2 D0 X0 {+ `1 {1 u$ Z8 ]
) a/ f5 v6 P7 u3 p; t
# J3 x- d2 c5 Q4 c7 h6 `8 { 印象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出现,不外乎由听人说、看报道、亲身经历等因素逐步形成。但事情怪得很,即使面对同一事物,印象竟大相径庭:有的印象反映了事情的本来面目,有的则完全歪曲了事实的真相。
/ N( A1 P0 J# V$ G- v$ [& n+ w' R9 j2 C( E
4 p! d! ]- w8 _3 q* X
8 F2 E l. `3 }% h, z 那么,这后一种情况是如何得来的呢?用安迪·布尔自己的话说:“我们的看法已经被千头万绪的海量信息所左右,我们得到的二手和三手消息越多,我们的想法就越脱离实际。”
* k0 ?, X" C& ~" ~; d2 R7 F+ C9 ~ O8 z+ L' T; Z, G- j: [
$ U% i- p9 c N+ T8 D
/ H: }- E' X) q7 `5 d0 t4 i
委内瑞拉阿拉瓜大学名誉博士兼《圣保罗报》专栏作家塞萨尔·本雅明说得更坦率,他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北京奥运会开幕前西方媒体制造了数量惊人的意识形态垃圾。很多西方记者在报道中总是寻找最负面的角度,以致让人觉得滑稽可笑。”他举例说,几个运动员带着预防污染的口罩抵达北京,但凑巧的是,那天北京的空气质量比他们的出发地还好。 2 F% i* r( k% J) M/ G* I
0 m) F* ]: P* H+ ?) o! A3 u
) X a' ^ A3 @" e" a& L
+ W& _7 J( [+ J4 Z. r. v: ]; ^1 s 问题的症结原来在此!一些外国朋友之所以过去对中国存有一些不好的印象,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些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误导了广大的受众。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这次来北京看奥运会的有40多万海外游客,他们在观赏体育比赛的同时,还到各处参观、购物、接触百姓。通过这些,他们感知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了符合实际的印象。这样一来,他们脑中原来的印象被新的印象所代替,“印象颠覆了”。这真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