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疫情闹的,房价上涨,不似以前容易出租。广告刚刚调整了一下价格,女人晚上就来看房子,房间宽敞,干净,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少,清净,除了自己,再就是汪先生。女人手机视频让母亲看了房间,转身就把老太太搬过来。
" |+ Q' I0 f" v; ?. o' P
3 Y' E0 ]9 G: L- @/ K& V4 ?3 T3 Z6 a女人介绍情况时闪烁其词的说过去住在亲戚家,不方便才搬出来,仅仅是短租,交了一个月钱,虽知老人事多,容易出麻烦,怜悯和同情,短租就短租吧,总比空闲好。
* j) L; `0 i# Z4 Z- W7 K6 i* [: {! N2 R$ O2 p
老太太已过“古稀”,南方口音,但凡受过教育或者有工作经历的人都会普通话,可她努力说出来的话仍然有百分之八九十让人不知所云,然,逮着说话的机会她就没完没了,不管你听不听,不管是你忙和闲,有时让她纠缠的从中午到天色渐黑。
; n( _0 i' q: `
; y0 Z. H4 a c* }* X9 m4 O老太太孤独和寂寞,除了女儿没有其他任何人来往,不会乘坐公交车,也不会买东西,不出门,也没有朋友,鼓励她出去走走,没有效果,公寓后面就是公园,而且两幢大楼不乏同龄人和国内同省份的人,一个平板电脑就是她每天空闲时间的全部。8 Q# E1 O' f+ f; B) V( Y1 a) |
) a- }- H8 C" \: [" W
女儿孝心,按时送来吃穿用的东西,有时还来陪妈妈住上一两个晚上,这个事事先商量过,子女孝道,支持。后来女儿又说要来住一个月,这是后话。吃穿用有人买又送,老太太所要做的仅仅是收拾和整理。有时在冰箱跟前一蹲就是一二十分钟。
$ f/ u4 d* J2 s; v7 K% }
8 p5 d2 \( R/ v N" C3 a( F人是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但是她有些习惯还是让人不舒服:进出不换鞋,房间里切菜剁肉,卫生间刷碗涮锅,残汤剩饭直接到马桶。有时午夜前后微信视频,耳背,说话声音尖且有穿透力,加拿大房屋墙壁隔音效果大家清楚,尤其夜深人静,隔壁汪先生从来没有说一个不字,虽然他早晨七点多一点就要起来上班。
9 g" o! U j' _, s! z; g; m
! o3 o3 l0 g" s- N她晚上总是睡的非常晚,有时凌晨三四点钟还在点灯熬油,自从她住进来以后电费屡创新高。让人欲言又止,算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老人家了,宽容一些。
5 O1 `, G( q! ~9 u M2 M7 Z
1 V: `6 q1 C1 M* Y% B! \1 O0 |0 V这夜,外面狂风,自己去阳台抽烟,开启推拉门,大风灌入,贯穿整个房子,门窗震响,好像隐隐约约听见老太太在房间叫唤什么,也没有太在意。1 T* c" }% V! V* g D
. Q( \' h* x, [2 W) ~5 L- e T这一日女人又来陪母,夜深人静,女人悄悄地找来,先说其他,然后入正题,“星期三,星期三晚上”,重复了两次时间,说汪先生推她妈妈房门,老太太叫起来,推我的门干什么?是不是他酒喝多了?老太太害怕,两个晚上没有睡好觉。
* l1 o# f5 E' q6 t0 m9 e2 r& r) q# k
我第一反应并且确信老太太肯定误会了,便叙述当晚情景,大风作孽,瞬间吹动门窗,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处于公寓高层,不足为奇,甚至曾有的家纱门被大风刮掉,从阳台飞了出去。
+ J, T. ^: Z% J1 u! k) r! ?
2 d9 D( c- k: r8 ^8 w) W1 D当初汪先生刚住进来,初遇这样情况也曾经疑惑:房门咋响动。现在已经不以为然,顶多拿个东西掩上。
% l; p: z8 F: _6 S% u W8 [& G7 |( V5 m
重要的是汪先生住了几年,了解他的为人处世,人品不错,忠厚老实,懂道理,懂礼貌,对他有足够的信任,是绝不会做出格的事,人家坦坦荡荡,自己的房门从来不关不锁。打扰别人之事更是不曾发生,无论冬夏,有时怕影响别人,宁可穿戴整齐二十楼电梯下去抽烟也不到阳台,在自己房间里看电视都是带着耳机。9 T$ O" s: P" W1 F6 ~
9 f/ ?% @3 b. `6 @! u0 Q, {他是喝酒,很少且低度,餐馆喝完,下班路程又一小时,那一天到家后时间已久,酒劲早过了,退一步说,即使他有什么非分之念,按照常理分析,也不会选择那个时间,房子里面又不是只有你们两个人。
3 [. j' p! d+ f+ K7 y7 l8 h" e" a% x" Y' I7 z. k2 ^- [4 O0 {
以前有过女性居住,中年,汪先生甚至都不愿意和她多说话,拉开距离。所以,相信他不会有这样的举动,老太太您是不是有些神经过敏。后来大家议论起这个事:说实在的,老太太如果是有些姿色,或者是哪怕年轻一点,或许会刺激不良之人非分之想。4 Q1 X$ Q e( ?- f& ?
1 b) K7 h5 g7 k- Q3 o8 N女人仍然相信自己母亲的话,虽然她不在现场。老太太也加入,坚称不是大自然的风,是人在做鬼,甚至说每次开关阳台推拉门她都知道,拉窗帘的声音也听得见,言之凿凿。不想呛她,二十米又是拐弯的距离,还隔着一道门,你是传说中的顺风耳?8 ^3 M( \/ M- V% o, B
! w) T3 ^, b8 d$ c母女提出安装一个门拴,显然是商量再三。门上有锁,何必多此一举?没想到老太太怀疑汪先生有钥匙,有些让人匪夷所思,怎么想得出来的,你永远不知道女人脑袋里有多少奇奇怪怪荒唐的想法和念头,哪怕是老女人。* o- [, N! |2 `1 C
- w! q2 \ }4 A4 W' J7 c我正色道:汪先生不可能有钥匙,只是我有钥匙的,备用,就如同管理处有我家的钥匙一样。
/ K9 N& x& f, t5 R
4 _ B' H" Y% h* y; }( [( B解释和说服毫无效果,花钱麻烦事小,不符合公寓防火规定,公寓经理也提及这一点,但是我坚持,房子里我们两个男人,我也不想担嫌疑,没必要让这个老太太还有不放心的地方,绝了她所有的担心和怀疑。经理说那就安吧,发生意外的概率不大,真有情况就砸门。
* e! G9 D, ]4 R8 v+ Y5 {9 W( E2 @4 X0 a" H: @' R( R* R5 K
她为什么不和女儿一起住?租房子时自然要了解一些基本情况,这个问题顺便也问及,她们说一直住别人家,不肯明说。咱就没有继续往祖坟上刨。
8 \' }: L' t% Q3 { k! q/ _/ P" x0 r) z
发生此事之前,老太太商量女儿来住一个月,问她,家不管了?孩子谁照顾?老太太支支吾吾道:女婿带孩子回国了。正是疫情非常期间,飞机票难求且贵不说,进进出出许多的麻烦。大人有事不得已,孩子不上学了?
7 ?# }2 k1 B' ?% N- ]4 `) r' A9 ?5 @; ]7 |9 t+ k
现在既然感觉不“安全”,疑神疑鬼,为什么不搬走,换个地方?老太太只言片语流露过,许多地方人多杂乱,大人吵,孩子闹,矛盾冲突多。难得这里清净,舍不得了。但是,钱还是一个月一交,终不肯按照规矩交押金,仅仅商量女儿来住一个月时才松过口:也可以交押金。老太太不懂得规矩,当女儿的也不明白?不得不两次告之:如果要离开,请提前通知。) C& t8 B; J8 s9 Q
8 b0 b& f2 l- S6 M' P# b
公寓房门是木头的,门框却是铁的,螺丝刀对付不了,管理处去借工具。
( W' v% O7 S ?; A% S& _) T
& J$ ~# T2 x0 P0 t4 Q+ m管理处经理好心:这个事情就不要和汪先生说了。但是后来汪先生却有些不解,数月老太太从来不和他说话,甚至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不说就不说吧,我也很少和她说话,听不明白。, l+ z9 M( W" E/ X! w
8 n; W# _" S) s+ W7 r5 S1 V) \少有交流,但是每天听见门栓哗啦哗啦响,不舒服。就像你去谁家,刚刚转身离开,就听见重重关门落锁声,不甚礼貌。
, P' {/ A7 m1 k* Y7 r3 q: X H- ?4 W/ f7 b+ u
这些年加拿大政府有针对性的调整移民政策,提高父母,祖父母团聚类移民的门槛,今天“随机抽签”,明天变化“先到先得”,推行“超级签证”,“担保人数年最低的必要收入”,“被担保人也必须符合一定的资格标准”,等等,应该是考虑人道和亲情等因素不得而为之的办法和策略。
+ ?# ~) i: y p4 _6 l' t! y5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