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 r6 R# q4 H. F2 M1 S! n
为了规避海外买家税等不必要的麻烦,不少人会找拥有加拿大身份的人来购买房屋,这样的操作听起来很简单,但却让不少人都陷入了麻烦。2 |0 [6 z+ F5 u) M0 f& h" K
- A+ y3 ^. ~) J' ~/ ?! F% ~
近日,安省法庭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一名中国男子在找了两名有加拿大身份的华人买房后,却出了大问题。: J0 G4 m- ~, ]! f! X; b* c
& u7 v, v3 L) ~4 N& A4 ]$ `8 ~
这名男子本想着把房屋装修一新之后再重新倒卖,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卖家居然拿着348万的购房款跑路了,而他也和两名合伙人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闹上了法庭。
$ y+ F/ E& W8 i* K
. D) W; Y# p0 @3 t0 Q& W法庭文件显示,中国男子梁先生(Yu Liang,音译)在2016年的时候认识了徐女士(Jian Xu,音译)和王先生(Yuchen Wang,音译),在2017年时,三人达成协议,购买了两套物业。
; y* G8 t1 M: G/ _7 y7 k, [) A; M( D# ^
三人的计划听起来很完美:梁先生投资348万买下房屋后进行翻修,接着再高价卖出去。
% X/ r! B# Z3 y" l
5 B7 Y, Y0 V$ A% _! L梁先生因为不是加拿大公民,再加上由于个人原因,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买房合同上,于是注册了一家只有编号的公司,2587830 Ontario Inc.,来代表他行事。
! X$ \9 [8 u% e6 Q9 z/ g1 \
, @( X1 H9 x0 _& h然而这时候问题却出现了,根据法庭文件显示,这两套房屋的卖家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样的花言巧语,说服梁先生、徐女士和王先生预先支付了购买和重建物业的资金,随后就带着这300多万溜了。) m4 f% H- m/ L6 }* m
D" t+ ]5 \ j9 C) l, J' d8 s
最终,售房协议并没有完成,这三人都表示自己是这场欺诈行为中的受害者。
9 u+ s) Q) ^9 k2 E z. r% {+ s) l
卖家卷款跑路后,由于梁先生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交易中,这两套房屋通过银行的强行出售程序转手,买家为徐女士的朋友。, j: d5 t; b/ u X( \: ?
3 U% u5 r6 r& g$ }5 z
徐女士和王先生之后想再联系梁先生让他提供资金,但梁先生对此却没有回应,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2 ~2 Q, y) j( m* ]- |8 w: l9 l
) |; x9 j# m; k$ U, q8 }" ]8 D没办法,两人只好找徐女士的另外一位朋友出资完成了交易。从徐女士和王先生两人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已经和梁先生没什么关系了。
. M7 T3 p: \9 T- F. t- R {6 }: Q/ ?- U6 S! u7 R y
对此,梁先生状告徐女士和王先生违反合同,违反信托责任的同时,还应当承担过失责任。
- l. w! @# i* |6 Z' C% T1 n( G; Z$ X8 |5 f
不仅如此,梁先生还搬出了徐女士和王先生先前的种种“罪状”,比如徐女士和王先生两人动用他的投资款,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隔壁174 Caribou Road的物业。
1 L! v$ L( m3 s' t
& `7 o( e: M! Z7 x0 q4 x不过对此,梁先生并拿不出什么证据,因此这些指控都被徐女士和王先生否认了。
8 N" o1 [) {! d6 q0 t" Z, v, F$ d4 o _- ?
徐女士和王先生表示,174、176 和 178号这三套物业,最终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资金进行了建造和开发,所以梁先生因为没能为176和178两套房屋提供资金,双方的合作已经结束。
2 e1 L9 Z5 m/ ]% d( o, o
9 E! J2 o0 v& Z. q' X+ I0 j z& o% A梁先生在这之后也做过挣扎,为这几套房屋申请了“未决诉讼证明”(certificate of pending litigation,CPL ),暂时冻结了房屋的转让,不过徐女士和王先生在之后又从法官那里顺利申请了取消CPL,随后就将176号房屋卖了出去。5 Z8 ?7 x: w- F( |+ s; L& d
* R9 D- G: ?1 \根据多伦多地产局的数据,176号物业在2019年1月时以185万买进后,分拆翻建为176、176B两套豪宅,分别以290万出售。
. l7 b, O/ E+ y q" |8 D, |! E F# H2 Y( V( |+ S0 ^3 e
在这起案件中,最受伤的还是梁先生,折腾了一大圈,不仅一毛钱都没赚到,348万还打了水漂,对此法官也没有坐视不理,从采取的措施上来看,还是相当同情梁先生的。; S+ V$ q' M% X3 o( ~$ Y; w
2 {1 f; d1 F+ E法官在解除CPL的时候附带了条件,174号和176号这两处房屋在出售时,命令地产律师将净收益以信托方式,自行保管或交给法庭保管。! z' B4 R) v7 @4 Z" @4 r2 n
) W2 I* h# K: y; f) m% B
王先生及徐女士对此提出上诉,但最终遭到法官驳回。换句话说,王先生及徐女士目前也不能指望从174号和176号这两套房屋里捞到钱了。
/ c* A4 G+ { ]" I
\4 I' E$ e; p0 X: O只不过,梁先生的这348万最终能否顺利收回,目前还不得而知。
8 c" L+ t$ }6 a! s5 a) n5 t6 R3 W5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