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 鸡蛋( 0)
|
6 Z/ Q: F, b( I7 u9 S3 g
. \( u1 L- g; }$ k1 U# m) y, O
& b) P4 m' {4 W' d0 H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讲,众生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都是有恩于己的人,都应该爱护、帮助。我们不仅是发菩提心的人,还是已经进入密乘的人,众生都是自性清净的佛,都是我们恭敬的对象。如果有这样的发心、见解,就不会太分别执着,自然就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
8 f1 |5 Z! G, C& _' I * L& S/ f/ w' ^6 g0 D7 h+ p% E1 \" i
我们在发心见解上不可有分别,要平等,但真正去帮助和利益他人时,不能不随缘。这些众生之中,有的与自己的缘分深,有的与自己缘分浅,这种区别肯定是有的,我们先从缘分深的众生开始利益。缘分上可以有不同,但发心上不能有分别。" v! E; `6 a1 J, x% A( Y2 N# M
8 I; G( i9 d% c8 T( Q
利益、帮助他人是圆满自己的方法。如何在做人的基础上做菩萨、做佛呢?就是去掉自私自利。做好事,做善事,要真正落实。还有要改变,从心态上改变。之前做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做菩萨就是要把自私自利去掉,以无分别、无执着的心态去行持善法。
, {; A) c. D) ^9 }, R9 X8 v + X; |6 a' s0 s
布施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对方也不知道感恩,甚至恩将仇报时,你的内心是否在动摇?是否有抱怨?按大乘佛法的教理来说,这一切都是为自己做的,不是为别人而做;利益他人,实际就是利益自己。只有这样转念,才可以积累善根和功德,才能获得成就。$ F2 l4 D" U/ y9 m% Z8 G H8 `
* D4 S, k2 S0 N1 Y ——摘自《修心七要》讲记16
, Q ?* N. ]* [1 g: c3 q; C5 E7 V' L4 X7 }+ G$ ^$ Y6 E: c; o&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