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7|回复: 0

[中国新闻] 中国研制五米直径火箭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日前指出,在未来5至15年中,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等5项重大工程,其中5米直径的运载火箭计划于6至8年的时间完成,可实现中国运载的跨越式发展,满足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需要。 . G( s; ?6 D8 R* x6 I) }
' J9 X$ Z- g2 K; u
孙来燕在最新一期的《中国航天》杂志撰文称,该5项重大工程即221工程,首个「2」即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次「2」包括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二代导航定位系统,「1」即研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 Z# a. @8 y3 S3 @) `- w; F% t2 b

, m4 h# i) N( w5 W他说,载人航天工程方面,将实现太空人出舱活动及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重大技术突破,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载人太空活动奠定基础。
5 g/ E5 c2 z. e3 [2 O0 y# z4 q
  K" ~1 j" c) A; f月球探测工程领域,「十一五」期间实现绕月探测任务,对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进一步实施「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使中国具备开发利用月球资源能力,掌握开展深空探测关键技术,为进一步探索深空奠定基础。
) B" J: [& ~1 D  u  ~* W$ L% q) q! [0 }1 y) l" ]6 V
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要在现有对地观测系统稳定服务基础上,针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需求,利用10到15年时间,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平流层飞艇的先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立覆盖全球天空地一体化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系统,全面提升国家对地观测系统整体能力。 ( T3 Z5 `9 }2 Z# k
) p+ }; g  F# j: X) n
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要在2010年前,建成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具有报文通讯能力和一定抗干扰能力,并能向全球扩展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建成由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及相应的地面站和用户终端。
( e/ f6 k* b' }1 {4 k3 d' O8 `' e7 }; G: o2 G  M+ V+ U2 t! ?
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方面,计划用6到8年时间完成5米直径运载火箭的研制,具有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任务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覆盖10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覆盖6至14吨,满足中国航天事业后续发展需要。
+ z: L( n4 G0 k9 C- q' [- @5 Q2 [
# {) n7 v, |2 p9 j" Z风云三号今秋发射
* X" Y1 D9 v; p0 `- u! g) D5 b2 n: q0 o
另据上海航天局透露,上海航天今年的头号工程──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有望于2007年秋季发射。发射升空后它将可以获取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气象与环境探测资料,执行预报气象、环境以及减灾防灾等重要任务。
% u+ ?9 I* W" b0 Q
, R9 a( u& e5 J. [3 z$ @" H风云三号发射升空后,每隔102分钟可以沿南北极环绕地球飞行一圈。风云三号发射升空后,将接替目前已经超期服役的风云一号D星,与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风云二号D星相互配合,形成中国新一代气象卫星观测网。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2-25 13:15 , Processed in 0.0802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