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7|回复: 9

【原创】快乐的中文是这样养成的——小中男中文进境的时间线

[复制链接]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口味刁钻。一旦学非所愿,脾气来了立马造反,心情好的时候身在曹营心在汉。好在,凡事有了兴趣,坚持下去倒也不难。双语流畅、涉猎中西,儿子的中文,就是沿着下边这条时间线,悠悠然然走下来的。
& m! V' W  ^  I0 i  z5 Z+ |* g  J0 k# i/ \4 ^$ G( D2 a
1~2 岁 。   * X' l- M/ T& c) ^6 p
进入幼儿园,从此中英文兼收并蓄。
$ x4 Q; g3 x: m睡前中文亲子阅读习惯养成,并延续至今,仿佛吃饭睡觉一般自然。
1 V7 ^" O( H5 Y9 Y( _& y
8 \. u( {7 t$ Y) ]2~3岁
" L" r! W& C5 d5 @5 H8 M" L, U! L8 j7 C开始进行有效的双语交流——看见黑人白人就讲英语,见到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就讲中文。
' ]' t% Q  v& ?  R5 K/ Q8 h1 f4 b2岁半自发地背下600多字的《三字经》,并于3岁全部忘记。以此证明,不懂不用,认过的字,背过的诗都将是无源之水,过眼云烟。没有感悟的机械记忆,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但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i) Z  y" v8 I: ]+ l. T$ T; _" T  o5 L% f0 M4 q
3~4岁
' i  M+ F1 m' K# U+ `' W没有音乐细灵感、没有运动基因,就往博学多才的方向发展。亲子阅读时间极尽可能地增长。阅读范围迅速扩大,浅显的科学专有名词开始登场。交流范围跳出日常生活,向海陆空多角度全方位扩展。( N0 g5 g$ [1 O* ]0 p- N
迷上动画片《西游记》《三国演义》以及爆笑搞怪的《夺宝幸运星》。  e9 c2 U9 i7 V4 h" I( R* B2 r

) P7 @* ^; d( |# `2 o4~5岁
( x% J7 j2 y; V0 h3 ~+ e) k开始中文识字。9 k4 p1 s, D# l$ S( w1 L/ x% ~
正式入读公立学校的学前班。
0 \" q' f* m$ Z阅读内容向纵深发展,代表性的图书有:《生命的故事》,《就是爱恐龙——恐龙博物馆之旅》。因认的是简体字,而图书馆的优质图书多为繁体字的港台版,故识字和阅读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 H: b* D' @, I2 B: T. J
爱上了古诗词的韵律感,在洗澡上厕所时吟诵得如痴如醉。8 U9 f8 T+ B; [' D0 V; c* Q
1 K; h  B& j! q* z) `+ c
5~6岁
; f# t; u+ A! e+ k. b识字量大约600左右。儿子自学拼音成功。
& K% v) s7 O7 c0 `3 e无法独立阅读中文图书,但热衷纠正我故意读错的字,以获得小小的成就感。爱城图书馆的童书普遍低龄化,开始不能满足需求。, d1 _3 [- \  Q$ f. [
与妈妈(也就是我)一起在电脑上制作自己喜闻乐见的中文书,拼音从此得以学以致用。
& Q* a/ L4 a6 c7 X" T  Q3 I
鲜花(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6~7岁5 f. ]4 f" G2 b% F# d% j5 c
比较生僻的英文单词开始出现在中文口语里。被妈妈(也还是我)听到一个抓住一个,抓住一个解决一个。手边有字典,眼前有网络,这世上还有什么是谷歌和维基百科解决不了?!0 m5 \: K) a' @' [: z
第一次回国,语言交流上毫无违和感,违和感都是在行为和认知上的。终日流连于各大名胜古迹与博物馆,见识并迷恋上中国文字背后的那份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 V0 b4 R7 K( e, ]$ Z' X1 M搬运5大箱图书返回加拿大。
& R5 y' s3 L9 _" G0 \+ q! ]6 q( g% i- |' e
7~8岁( W" u3 S) ~# }: H+ d
将回国见闻做成一本双语图书(当然是在偶的帮助下),并被收藏于学校图书馆,自豪感自信心双双爆棚。
5 d! a- T" L. F5 T2 z# k5 a能读一些相对简单的句子,但不能独立阅读。图书内容向纵深方向的演绎开始加速。/ [- d) n: w4 ~# ]
听到《西游》开篇词,觉得很酷,稀里哗啦背下来,听到《三国》开篇词,觉得很酷,稀里哗啦背下来。从此《木兰辞》《陋室铭》《正气歌》。。。。一发不可收拾。
8 M# j4 S" Q# L+ }* C* o% |
( a, O! H- a' U8~9岁
# E/ o6 t/ q' I! U+ p( e1 P  @开始独立阅读。从笑江南版《植物大战僵尸》进境到李志清编绘的《射雕英雄传》,用时四个月。 " U  x/ b: Z5 h6 e( x' F* t
亲子阅读开始涉及浅显的古汉语。读通一个章回的《三国演义》耗时约45分钟。
8 o' R6 |# w' O; S# u" G  o* k' G第二次回国,继续走访文物古迹,再搬5大箱图书返回加拿大。
* w# p4 f3 l$ O3 ~: Z追《奔跑吧兄弟》或看看《爱情公寓》,以在语感语汇上与国内接轨。
) ]6 r4 f, A7 {6 C6 t+ F" v0 P
) D  e  W( [7 Y* e9~10岁
* k+ m/ X) i0 m" _+ l! I4 N针对性地扩大识字量。3 j- j# X5 K9 _& Q# j9 N
亲子阅读完成原版《神雕侠侣》,读通一个章回的《三国演义》耗时约15分钟。
& ^7 o5 Q9 N2 \+ I( s! I! y  l: E中文开始成为工具,用于上网获取资源,传送信息。* P, k& u4 f* h" {
享受中文阅读带来的快感,并开始与英文阅读相互促进。最近莫名爱上了哲学,英文读希腊三杰,中文读孔孟老庄(蔡志忠漫画版)。
6 [" i- u1 I7 s, G' }" Z" p
( G2 ]/ v1 c0 t* M/ s儿子的中文,依然存在一个很大的短板,那就是——不会写字。反正儿子很年轻,大可慢慢来。听、说、读过了关,单纯的写字,应该不再那么难。这句话立此为证,以观后效。
  R- b* ~6 S7 B( J* o$ \# J) A回望儿子的中文路,没有理论,只有操作;没有捷径,唯有坚持——与所有在海外学中文的孩子共勉。
2 M8 f6 S2 k; m, ]$ W- u
鲜花(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儿子个人的经历,抛砖引玉,只做交流,毕竟,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鲜花(208)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楼主太伟大了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9 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棒的儿子跟老妈!  儿子的英文怎么样  跟中文不相干扰吗 ?
鲜花(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鼓励。
' F4 e. i) s  v. j" mTo 城里城外,曾读过一本书,说如果孩子同时学两种语言,其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不过偶不是专业人士,对此没有发言权。不过就儿子而言,他的英语与中文应该同为第一语言,读写目前强于中文,老师的评语是above level,但他的小学很普通,没有AC班天才班什么的,所以他的英文应该是普通过的去的那种,中文的学习对英语肯定没负面影响。
大型搬家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16-2-19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向你学习,关键是在坚持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6-3-3 1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utureEinstein 发表于 2016-2-1 22:42
3 I! D# p0 G$ n# M谢谢楼上鼓励。" K5 o! T5 X' s9 _  w
To 城里城外,曾读过一本书,说如果孩子同时学两种语言,其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不过 ...

+ h& U1 y6 t& a) j0 G2 g- G多谢解惑。LZ  是不是有after school ? 能否站内私信我联系方式  了解下  谢谢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3-5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牛了
鲜花(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谢谢楼上诸位的鼓励,其实偶家真的就一普通大妈加熊孩子的组合。最近被朋友追问孩子用来独立阅读的字到底是怎么记下来的,还真问得我想了老半天。计划有空时把孩子从认字到读书的具体过程再写个小豆腐块再发上来,希望大家别嫌偶呱噪。4 ?" n, S- {$ P& J( w' k$ W
; h  k* U' i0 z
TO 城里城外:请查看短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4 19:53 , Processed in 0.9503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