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华声报渥太华消息:移居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潮由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数由最初一年的1.7万余人,逐渐升至去年的4.2万余人,然而10年的兴旺期,在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之下如今也出现了阻滞,如同处于一个瓶颈位,在潮涨潮落的关键期,加拿大未来的移民政策将是左右变异的最大因素。# Q5 V% x, L' [9 |
4 p: J4 |; g, K' K b: K 移居加拿大中国移民潮渐陷瓶颈 人数下降- r- n+ t! M% y/ |% i0 e
1 e. ]7 M# ^) h/ z3 [ 据加拿大加中时报报道,虽然近年中国抵加移民人数还维持于每年3-4万人水平,但据该报获取的加拿大移民部内部资料显示,中国移民近年来申请数量正在大幅减少,以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的情况为例,在2004年7月正在审核的移民申请人有3.7万多人,但到今年6月已大幅减少至1.9万多人,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香港等中国移民较集中申请案的移民办事处。
. q" f! z8 @0 ^) J. A3 f/ \* d8 u$ T! f* E$ b% U' U. y5 B& u% Y' }* C
近年所见顺利获得签证的新移民大多都已等候多年审批期,许多都是陈年积压案,并非是新近提交的申请案。: }0 H% x" s: v% X; H3 s: E B6 l _
" m. O. W: B" R; y 移民服务界普遍反映,2002年新移民法出台是转折的关键,由于语言、教育程度要求的提高,造成了中国移民兴趣的下降,曾经有移民专家分析称,不适时宜的加拿大移民法例如不加以改变,中国移民申请案数量可能还会下滑到更低的水平。例如,以技术移民为高比例的中国移民申请人数下滑就已是不争的事实。* w3 T/ v7 N" v8 L8 e) W7 V
5 V$ f/ p5 [6 s+ x2 V
尽管很多分析认为是中国本身国力强盛,造成国人移民兴趣的降低。但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潜在移民资源仍足以达到加拿大移民吸纳容量,问题还是出在加拿大移民政策能否吸引中国移民。
+ \- ?9 s6 y7 o3 D' Y
' C1 e! I5 r( h 中国现今拥有加拿大所需的劳工资源,包括蓝领劳工、保姆、农业技术人员等等,但依照现今移民法例,这类人才移民加国却是困难重重,而高层次技术人才在国内经济高速成长的环境下,出国的意愿已大幅下降,这就使中国移民移居加国的走势卡在瓶颈之中。
: ?) l! i2 I b7 w% C5 _6 k7 ^1 `/ l2 x" M" Y/ g
从另一层面来看,这也是加拿大近年政局不稳定形成的困境,喊了多年改移民法例,始终未见大动作。通常加国移民法例的大幅修改需要由在一个强势政府来推动,如九十年代自由党政府就曾推出过一些新移民政策,但最近几年联邦自由党不稳,保守党脚跟未定,只是一个少数政府执政,估计明年大选很快再临,所以即使移民政策专家都意识到移民法例必须修改的现实,但在政界仍没有推动力,僵局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大改变。
8 M6 L! v) [$ n* B7 j2 A
5 @7 U& N$ `8 v$ y q) r华社提建议书 揭示中国移民关注的问题
+ d0 O: O. Y! F, Z+ }( a& ]5 q, r
最近当地华人参政联盟向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提出建议书,其中揭示的问题恰是中国移民最关注的问题。建议书针对技术移民政策提及,现今移民审核标准过高的语言、学历要求,与实际加拿大劳工市场形成脱节,一方面造成高学历者移民后找不到合适工作,另一方面加拿大急需的劳工找不到人手。而对于已抵加的新移民在就业、居住方面的资助仍需加强。
' Q5 H' V5 e, f2 o: s, l! f
+ H. X' F5 p0 w* S5 ? 建议书提出的主要建议还包括,允许能有足够应付工作英语能力、在加拿大已找到就业职位的蓝领工人移民加国;雇用更多移民官清理移民申请积压案;认可海外学历资格;允许海外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在境内申请移民资格;对商业移民降低资产来源证明的要求,并减短审核时间;将父母、祖父母列为与配偶及子女同等家庭团聚首要地位;增加新移民定居就业资助等。
' `9 J; R3 r) J% p% I6 p4 @2 f% ^7 L+ z; W
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索伯格在回函中,虽只是原则性阐述既有的政策及说明,并未提及政策改变的具体意见,但已应允将这些意见未来提交国会讨论,并就移民法例改革举行更广泛的咨询活动。
" s) d# i I$ f! T) t% q8 a9 K/ F* p2 N; Q( K/ R% x0 f6 ]
中国商业移民潜力强大 未来人数可望大增
7 `0 {2 n5 X4 w$ b
( {2 F5 a2 m' }4 {& K: f 吴先生是湖南一家大型国企分公司的总经理,年过40,企业已开始由下至上的裁员,自己下海经商在经验、资金上都有顾忌,正值高二的儿子,考上国内名牌大学的希望不大,考虑送子出国留学。而加拿大良好的社会环境、医疗体系等吸引着吴先生一家,算计一下,送儿子出国留学,几年至少也要花10多万加币,不如同样花差不多的钱,全家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不仅儿子学费可大减,自己也可重新创业,即使打一份工也能平安生活。) p; t8 E8 Z3 \
+ M+ t" O7 Z5 m. M( w 经过2年多的申请程序,吴先生全家终于以投资移民身份顺利抵加,而且吴先生还利用国内关系,成为国内一名牌商品的北美代理商,现在生意越来越兴旺。
( d# G2 S; h. m |, ~0 K! Z
& b H$ Z2 M, n' k- j5 a 黄先生在广东一侨乡做服装生意10多年,由于国内业内竞争越来越大,成本翻升,这两年生意连年亏本,而且两个孩子都快临高考,黄先生考虑让他们出国深造,在种种困境及子女前途考量下,他决定申请加拿大企业移民,希望在自己仍是精力旺盛之时再创一番事业,同样也可节省孩子留学费用,给家庭安置一个出路。
* N; X8 q& y0 B2 Z6 e
$ {" i0 n* R- A 在南京从事餐馆业的李先生,近年生意本想扩张,但遇事不顺,他一直有想海外发展的念头,今年也在考虑以投资移民方式在海外立个脚跟,只是目前还在权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不同的移民要求及环境。
! I$ T4 ^9 {6 u& j" Q0 A2 v9 p: M3 G3 {2 C |: a9 T# Q" J; m
以上情景,目前在中国大陆越来越普遍,经济的富裕,各自未来出路考量,都使他们将投资海外移民作为一大考量。而且目前在中国家庭至少有百万美金且具商业背景的人才不断增长,加拿大也成为他们商业移民的一条良途。近年来中国商业移民在总体移民中的比例正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不断增长。
& \: ~- M; c6 X) E# i) \
& g8 \# T8 O" {业者指出:技术移民潮现瓶颈 中国商业移民潮更强兴起
, \; s- P3 [& f- e
, |9 n2 x7 f# [4 q' j* R 近年广泛接触中国商业移民个案的加华移民中心总裁官国荣认为,中国商业移民的趋势将会越来越强,这是与中国经济成长有必然关联的,参照新加坡等商业移民的惯例,华人经济区发展越强,有钱人越多,申请美加商业移民的人数也会越多。
7 {/ m" V4 @/ F
3 _; z% z' O D 他指出,现在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家庭资产达到加拿大商业移民标准的5、6百万人民币的家庭非常多,他们是潜在的加拿大商业移民资源,如果加拿大能更放开政策,中国商业移民潮完全可形成。4 S) p7 H/ D9 q& }
: A. {% r% b0 }1 j2 D 对于其中的原因,官国荣表示,加国吸纳商业移民的优势在于:加国教育质量高、医疗体系完善、法制严密。作为中国有钱人面临分散财务的风险,有些商人也有海外发展的急需,他们希望有外国身份,再回国投资可以有更佳的税务等政策优惠。
# D: q% B& N6 i- n6 ]5 @0 K
% D" M. F% F) h) l8 }; x- w 但目前全球发达国家都在竞争吸纳中国商业移民,加拿大有何更佳的吸引力?官国荣表示,从大环境而言,加国政治稳定,法制健全,拥有多元文化政策,较少种族歧视,具有优质教育及居住环境,同时紧靠美国强大市场。比较其它国家的商业移民标准,美国移民难,代价高,且不够积极及透明;澳大利亚在教育上比不上加国,更缺乏美国的庞大市场;新西兰除气候较适宜外,几乎无超过加国的优势可言;欧洲缺乏加国的多元文化政策及英语环境,且在华人稀少之地少有移民成功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