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Andy Bao
T) m# ^. }# D" D
; Q6 t9 e# v6 K6 s; y很多人都留意到,在听广播时,经常会听到竞选广告,在看电视,也有各种竞选广告,甚至在网络,竞选广告也无孔不入,再加上满大街的各种广告宣传旗帜,很自然地让人感到竞选的氛围。 ! [5 g0 h! Q7 f1 E$ E
$ q* e( B( P; g O0 b! M+ B k6 s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为何这些参选人员不惜投入重金在广告上面呢?广告对于其拉票起到多大的作用?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的效应——曝光效应。
% J2 V+ P( D. ^& t9 Y% i
% F7 [7 |* c7 l2 M所谓的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 ]* L2 d2 {6 A( S( c% E
/ w% u, l* f( X/ v2 p/ Y3 r* h0 J2 a/ T. k
0 h; w$ ]! p8 m2 X0 O( n! U! b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扎荣茨(Robert Zajonc)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证明只要让被试多次看到不熟悉的刺激,他们对该刺激的评价就要高于其他被试没有看到过的类似刺激。研究者在这些实验中采用的刺激有英文单词、中文汉字、绘画、面孔图片、几何图形和听觉刺激。在另一项改进的研究中,通过速示器以非常短暂的时间间隔给被试呈现图片,由于时间太短被试根本无法有意识地知觉到图片的具体内容。& y% [4 y! k X2 u. A3 D
2 p/ v8 t# [8 Q) z; X这种阈限下的曝光同样会出现此一效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真实的情境下,没有了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环境,这种阈限下的曝光效应通常很微弱,不太可能发生。扎荣茨认为人们在无意识的认知情况下,仍会发生曝光效应,即“无需推论的偏好”。+ ]6 I( W; Q$ @1 H
. H! l, K$ u& D3 `0 Q
扎荣茨(Zajonc)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肯定受试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 l6 `: J/ [9 `% n3 ^* i0 ~
; d/ M, v7 T9 ]! Y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果”。本实验显现,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b* z+ {0 X) v
5 i3 `1 z% G) W; Q$ Z3 j研究者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来说明简单曝光效应。在一个学期开始时,研究者让大学女生在某些课堂上分别出现15次,10次或5次。这些女生从来不和教室里的其他人交谈,只是坐在那里,她们出现的次数有多有少。然后,在学期末让该课堂真正的学生看这些女生的照片,并询问他们的反应。结果非常清楚:越熟悉的女生(即出现次数越多的女生),对学生越有吸引力,比那些从未看到过的女生更让他们喜欢。 : j0 u5 Q6 ~" H3 S A
# ^7 K* `* r/ A% ]% @% q
必须提及单纯曝光效果的限制,它其实没有那么“单纯”,其中至少还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 z+ m- M4 p1 R4 o3 H$ @' P( B+ J6 I. d# p. a. [
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作用。
2 A/ @9 a7 U" w
2 x2 F9 Q" Q2 Q, i6 S3 f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1 u2 c& r' k, G: C) V5 g; k0 h
+ n. H! ~. q2 M5 O6 G# {3 e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 S7 {% f- L; Y9 D( y" e) K; A4 O v9 E$ ~. h0 }2 f7 l
回到大选这个话题,就拿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来说,他在参加2008年总统竞选的时候,他所拥有的政治资本比起希拉里和麦凯恩来说,都远远处在下风,但奥巴马最终战胜了两位对手,得以入主白宫,这和他的竞选团队对心理学的运用有很重要的关系。在奥巴马当选之后,人们称呼他为“互联网总统”。因为奥巴马是第一个广泛运用互联网进行总统竞选的候选人。在互联网上,奥巴马的团队不惜重金,在google、雅虎等平台上投放了大量的竞选广告,在一些网络游戏中,都被团队插入了奥巴马的竞选内容。 加国无忧( k- i% d3 n9 V. ?3 H
+ ^2 |5 D7 h8 h4 l: g" |/ O t因此作为一个选民,在了解这些可能影响我们的因素之后,要更加理性地行使我们手中的权利,把票投给你真正欣赏和信任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一些基本的功课:& G1 R% Z7 I7 c2 c6 ~
' @, ]2 M( V1 J' s( c, s: ]1. 了解该政党及其主张、政策,尤其是在过往执政中的表现,其主张、政策与你个人所持有的价值观、信念是否相一致,比如在移民政策、经济政策、同性恋问题、性教育、大麻管控等问题上的主张;
: v+ t' o5 X+ u4 t4 h$ ?7 ^0 D; c" w: a! a
2. 了解各政党的候选人,对大多数人来说,要第一手接触到他们比较困难,但是通过阅读新闻,观看电视,收听广播,出席公众论坛或辩论,可以了解很多关于各候选人的信息。 i, k7 v8 A5 n2 N* p
9 Y# Q/ V1 E8 V& r0 M% x面对选举,你准备好了吗?/ J! P- f; @- B" G( [7 r
; Y( m7 [0 K( ~! \9 U) B9 z |
|